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将于8月30日至3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届时,两国总理将共同主持第二轮中德间政府磋商。此次中国之行是默克尔自2005年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六次访华,也是她年内的第二次访问中国。一年之内两次访华,默克尔此访引人注目。为此,本台记者张晨专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健,对默克尔此访的目的、欧债危机以及中德关系等问题进行解读。
今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建交40年来,两国各合作机制从无到有,双边贸易额从小到大,人文交流从少到多,中德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张健对中德关系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并指出,尽管中德关系在施罗德执政时期之后经历了一段相对困难的阶段,但目前的双边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
“现阶段的中德关系应该说是处于一个自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之后最好的阶段。双方两国领导人之间来往密切,经济上联系紧密。中国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在政治、经济以及各个领域的合作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今年2月访华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默克尔曾一致表示,要保持高层交往,并全面落实第一次中德政府磋商达成的协议和共识。张健认为,默克尔此次访华以及将要举行的第二次中德政府磋商,一方面是推动落实第一次政府磋商所达成的协议和共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德国对中德关系的重视进一步增强。
“从默克尔今年两次访华来看,德国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此次访问)对于落实去年两国政府间磋商,确立新的合作议程,明确两国新的合作领域及合作重点,化解双方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摩擦都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政府间磋商这种形式本身,既是两国之间政治互信、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的表现,同时也会推动双方进一步加强相互理解,为中德两国未来关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目前,持续的欧债危机已经对中方产生了不利影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消息,中国7月份出现外贸增速特别是出口增速的急剧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当月对欧盟出口的大幅下降。张健认为,此次第二次中德间政府磋商将继续围绕此项议题展开讨论并将研究相关政策。
“现在欧债危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欧元区的几个边缘国家,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的影响开始逐渐明显。两国将会探讨如何合作应对欧债危机,以避免欧债危机在经济方面的影响继续扩散,防止其冲击到中德关系以及中欧经济关系的发展。”
今年中国共产党将举行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德国明年也将举行大选。张健表示,中德两国关系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为双边关系未来的走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府高层的人事变动将不会改变中德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应该说这几年,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因此,明年德国大选之后,不论是默克尔继续执政,还是社民党和绿党重新上台执政,都不太可能改变当前中德关系发展的整体基调。当前中德两国之间经济领域的合作,对于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这不是默克尔个人或者她所属的联盟党的(所能左右的)事情,因为其是符合德国总体的、国家的利益。”(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