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北京市的规定,室外温度连续5天低于5摄氏度,就可以提前供暖。北京本周末开始出现雨雪天气,经过会商,从今天开始北京正式供暖,11月7号前要能让室内温度达到正式供暖标准的18℃。这比往年提前了一周以上,而居民不需支付提前供热产生的费用。北京市区两级财政将为提前供热买单,其中市财政将支付近30亿元。
这些年国内冬季取暖不断出现新的改革措施——从污染严重的煤炭供暖到清洁能源,从集中供暖到零星的居民自供暖,计费方式上也从按面积收费到新小区的计量收费……围绕改革话题,供暖的报道常见诸媒体。
同处北半球的不少国家也都开始进入供暖期,下面我们通过海外记者的讲述,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
韩国流行“地暖”供热
韩国和我国东北省份纬度相近。据说,我国东北最喜欢的火炕在韩国也很流行,不过在城市里,火炕被改良为城市里流行的“地暖”供热。
《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韩国的家庭取暖分不同的居住形态主要有两种,单独住宅的取暖烧柴油的家庭不少,因为城市里主要的居住方式是高层和公寓,一期两户的这种形态比较多,公寓住宅的取暖主要是烧瓦斯了,地暖也就是火炕,就是韩国自古以来一直保持下来的一种取暖方式。地暖有很多好处,因为遍布整个房屋因此不会过于集中某一小块地方,扩散比较均匀,韩国人家庭取暖是每户单独的来控制,每家都有一个按纽贴在墙上,只要调好温度感应器会自动的按照预约的温度开关阀门,控制室内的温度,每个月住户把取暖表的数据填写在门口的表格上,物业就会定期来索取数据,然后按照取暖表的数据来计算取暖费,一般比如说一个一百多平米的公寓,平均标准的取暖一个月的取暖费会在5万韩元左右,也节是300块钱人民币左右。
一个月300元人民币的取暖费对于中等收入的韩国人来讲不算贵,于是不少年轻人穿着短袖短裤,大开暖气,秋衣秋裤是属于老年人的专利产品。这几年能源紧张,韩国政府开始限制供热的温度了。
南黎明:韩国近年来面临能源的短缺,两年前政府倡导国民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让大家在冬天尽量穿秋衣秋裤,公共机关和设施的室内温度冬天设定在20度以下,而且还会派专人去抽查,如有违反将给予罚款,因此这个商场等公共设施每到冬天都会贴出告示,也会广播说鉴于国家的节能倡导室内温度较低,请顾客谅解,以节约能源为荣最近成为韩国学校里教育一个重点,因此很多小孩子们在家里夏天不让开空调,冬天不让开暖气,比大人的节能意识更强。
英国人多喜欢独立供暖
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那里的冬天说不上寒冷,但是阴沉的天气还是需要暖气和热咖啡来驱走湿寒。
《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在英国没有明确的供暖季,只要感到寒冷随时可以打开暖气,也就是说英国大部分地区是采用独立供暖的。目前英国的主要供暖方式有天然气和电力两种之前大部分房子供暖是用气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租房是用电,据说是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而房东的房屋保险业也会相对少一点。在英国你可以自己决定用哪家供电公司,因为不同公司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公司每天不同时段收费也不一样,此外电费因为地域也会有分别,在英国是南部高北部低,而近几年随着煤气的价格越来越高,所以相比而言电也更核算了。不过现在一种被称为经济型储热器的设备在英国家庭生活当中越来越普遍,这是一种充电七小时就可以持续放热一整天的节能装置,居民们通常在电费最便宜的时候充电,然后用以维持平日的供暖,虽然英国大部分地区是采取独立供暖,但在伦敦一些较为现代化的居民区和学生宿舍当中还是会采用集中供暖,其主要能源就是天然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