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9年的大选中,她赢得议席,成为芬奇利市的保守党下院议员。
在爱德华希思执政期间,撒切尔夫人曾担任教育和科学大臣。
1975年2月,她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1982年4月,撒切尔夫人派兵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从阿根廷手中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赢得马岛海战。
在1983年和1987年的选举中,撒切尔夫人连续两次在选举中获胜。因保守党内部分裂,她于1990年11月宣布辞职。1992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
在政治上,撒切尔夫人趋向于“新保守主义”。
在经济上,她趋向于“新自由主义”。她主张强调放松金融管制,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出售国有企业。撒切尔为此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在外交上,撒切尔夫人支持里根的对苏政策,她就任首相期间见证了冷战的终结。她对欧共体以及欧盟一直持怀疑态度。
撒切尔夫人曾四次访问中国,并在其任期内确定了有关香港主权移交的时间。1982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访华,并于24日与邓小平举行会谈。1984年,撒切尔夫人再次到访中国,与中方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承诺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移交给中国。
从2001年开始,撒切尔夫人因健康原因逐渐退出公众视线。撒切尔夫人曾撰写过两部回忆录,分别为《通往权力之路》和《唐宁街岁月》。
撒切尔夫人语录:家是没事做时去的地方
撒切尔夫人生前快言快语,很少隐藏自己的观点。她曾在当选英国首相后表示,“任何了解持家的女人都对管理国家的问题有更多了解”,也在卸任后表示,“家,是个你没什么更好事情做的时候去的地方”。
1979年:“我不是个谋求共识的政治家。我是个有信仰的政治家。”
1980年:“我喜欢说理。我喜欢辩论。我不愿意看到他们只是坐在那里同意我的观点——他们的工作不应该是那样。”
1980年:“我不在乎我手下的部长们说多少话,关键是他们要说到做到。”
1980年:“没人会记得那些只有善心的人。他必须还得有钱才行。”
评论1984-85年矿工罢工:“在外部,我们得对付在福克兰岛的敌人。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内部的敌人,他们更难对付,他们对自由的威胁更大。”
1987年:“根本没有社会这个东西。只有单个的男女和家庭。”
1969年,在伦敦北部做反对党议员:“在我一生当中女人不会成为首相或外相——她们得不到最高的职位。反正我不愿意当首相,(当首相)你得100%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1979年,该年她成为英国首相:“任何了解持家的女人都对管理国家的问题有更多了解。”
1980年,都柏林欧盟峰会:“还回我的钱!”
1991年5月,离开唐宁街10号6个月后:“家,是个你没什么更好事情做的时候去的地方。”(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