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10月26日晚,在纽约布鲁克林华人社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一家五口灭门惨案,死者为37岁的华裔女性李巧珍和她4个不满10岁的孩子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刘丹
美国时间10月26日晚,在纽约布鲁克林华人社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一家五口灭门惨案,死者为37岁的华裔女性李巧珍和她4个不满10岁的孩子。据当时警官描述,嫌疑犯陈闽东双目圆睁,面无表情,手里提着的菜刀还在滴着血,嘴里念念有词地说自己干完了。
面对法庭的审讯,他表现冷漠,丝毫没有忏悔之情。令人意外的是,来美国生活近十年的他竟然不会英语,在录口供的时候,他突然发狂袭警。在被问及杀人原因时,他的回答竟然是因嫉妒表兄幸福美满的生活。
灭门案凶手的十年偷渡生涯
陈闽东,福州长乐人。2004年,年仅16岁的他只身乘坐飞机来到美国。落地即向美国政府提交庇护申请,却遭到拒绝。
不合法的身份加上语言的隔膜,他只能像其他偷渡者那样过着隐形人般无保障、无人权的生活。他曾到唐人街的多家中餐馆打工。在华人餐厅打工几乎是所有偷渡客的共同经历,多数人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许多人挤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工作。
十年间,他打工的足迹从最初的纽约曼哈顿到芝加哥,后因今年6月17日的庇护申请彻底失败,而被芝加哥的一名联邦移民法官下递解令。为了逃避驱逐,他再次回到纽约,投靠了表兄卓仪林一家。
卓仪林与妻子李巧珍11年前来到美国并成功获得绿卡,4个孩子均在美国出生。一家6口全靠卓在餐馆打工所得的2000美元薪资度日。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华人社区的人多是工薪阶层,他们整日忙于奔波,鲜有来往。
陈闽东在纽约的朋友汤尼·陈说,陈闽东经常去曼哈顿华埠的就业中介机构寻找就业机会。他们常常一起前往装有电子赌博机的非法场所,靠赌博打发时间,而陈闽东情绪非常暴躁,每次赌输了都会愤怒地对着赌博机一顿拳打脚踢。就在凶杀案发生前几天,汤尼见到了陈闽东,当时陈情绪激动,称自己没有什么钱了。
陈闽东一直收入微薄,居无定所,他渴望像表兄一样安稳地生活。
为了能够重新获得庇护,经济状况一直拮据的陈闽东也筹备起了婚姻。陈的长乐同乡说,假结婚是偷渡客惯用的招数,这种状况已经在华人社区屡见不鲜了。为了结婚,陈向亲友借贷,通过表嫂李巧珍牵线步入婚姻殿堂。但好景不长,婚后不久妻子便携款失踪了。人财皆失的他开始向表嫂追问起妻子的行踪。
有邻居反映案发前,陈曾多次与表嫂李巧珍发生争吵。最后李巧珍对陈下了“逐客令”,让当时无家可归的陈闽东离开自己的家。
偷渡客破碎的美国梦
嫌犯“偷渡客”的身份曝光后,这一特殊群体的艰辛生活逐渐浮出水面,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多数偷渡客来说,来美国的目的一般都是“淘金”。他们背负沉重的债务,幻想能获得绿卡,成为“幸运儿”。
上世纪80年代偷渡浪潮兴起,大批中国人偷渡到美国,但偷渡客主要来自福建省,集中在福州的长乐、连江、亭江三地。
那些成功偷渡的人,并非是成功者,他们大多身负巨债,过着薪资低、无保障的生活,常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在美国找工作一般都有3个渠道,第一是靠亲友介绍,第二是找职业介绍所,第三是看报纸的招工广告。而言语不通的偷渡客们首选的就是第二种方式。美国唐人街华人开的职业介绍所异常火爆,每天清晨都能看到排队等候工作的“人龙”。
其实真正生活在美国底层的偷渡客,才能体会到“梦想国度”如同地狱一般。缺少政治庇护,没有人权保障,加上语言障碍以及对法律的无知,使得偷渡者们在美国被人任意摆布、操纵。他们在偷渡集团、无良律师以及亲人的受意下,向美国政府申请政治庇护,成功几率却十分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