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血汗海鲜工厂”刷爆朋友圈 深度调查促社会进步

“血汗海鲜工厂”刷爆朋友圈 深度调查促社会进步

2016-04-21 15:46:00

来源:羊城晚报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里,一则《你吃的每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的文章刷屏了。文章说的是在美国当地时间18号,刚刚获得2016年普利策奖“公共服务奖”的一篇美联社的新闻报道:四位女记者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跟踪调查东南亚“血汗海鲜工厂”用工行为,共形成10篇调查报道。

  在东南亚的渔港里有这么一群渔工,他们被关在船上昼夜劳作,被迫与家人分离。船主赚取暴利,渔工们却拿不到一分钱,生了病还会被关在笼子里,如同现代奴隶。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当地官员却装聋作哑:“还有这样的事吗,我们正在解决问题,现在正在解决。”

  为了解救这些悲惨的渔工,一群美联社的记者历经一年多的明察暗访,终于将这个惊天的秘密公之于世。而这篇解放两千多名劳工,促使东南亚渔业全面改革的报道,当之无愧地获得了今年普利策金奖公共服务奖。

  在得知获得普利策奖之后,这篇报道的其中一位记者罗宾·麦克道尔代表整个团队发言:“这是一个盛大的庆祝,我们十分高兴。全体工作人员都很高兴,但是有一点小悲伤,因为渔船上还有很多的劳工即使是被救的渔工们也可能会重蹈覆辙,很多人都很贫穷。”

  凤凰卫视美国记者庞哲介绍,在美国,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日子并不“光鲜”,他们薪水不高,而且往往需要直面生命危险。调查新闻从业人员的平均年薪不到3万,最高也是10万以下,属于低薪阶层,这些新闻从业人员在很多极危险的环境下,也只能是只身进入险境没有任何保护。但是最终正义得到伸张,罪恶受到惩罚,就是对新闻从业人员最大的奖励。

  《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彭伟祥指出,媒体的这种监督和对社会进程的推动和改变应该说是不变的,只不过现在我们的心态太浮躁了。现在应该站起来,回头看一看,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央广网)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