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贸易和价值链关乎全球减贫

2020-07-24 11:00:44

来源:光明日报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的脱贫任务增添了新的挑战,但中国30年的减贫经验仍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现在只有不到1000万人被认为是“极度贫困”。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每日收入低于1.9美元被视为“极度贫困”。2015年,中国的极度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0.7%,而这一比例在1981年高达53%。在此期间,中国依靠高效的发展战略,使约6亿人摆脱了贫困。对于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样的脱贫速度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各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最新的统计,现在全球9%的人口生活在每天1.9美元的极度贫困线下,而在1990年极度贫困人口比例将近36%。今天,全球仍有7.8亿人生活在贫困中,这一数字高得令人难以接受,说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并未在各地区和国家间均衡分配。亚太国家在消除贫困方面最为成功,其次是南亚和拉美。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采取减贫措施方面仍表现不佳。

  不管发生在何处,贫困都像是一个诅咒。全世界的穷人都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缺少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充足的食物、住房、教育和医保等。当前,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总共近8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一事实给过去几个世纪人类文明取得的所有成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国家和全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阻碍了社会进步,使得大批人生活在贫困中。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失衡、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收入和机会不均、气候变化、国际关系日益脆弱、冲突加剧,这些因素进一步阻碍了减贫工作和包容性增长。

  因此,国际社会应当最终认识到采取行动的时机已经到来。但从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的工作进展并不平衡,同时也缺少到2030年实现极度贫困清零目标所必需的条件和资源。根据最新的预测,这一目标可能无法按期实现。联合国2019年度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度报告发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36%下降至2018年的8.6%。但是,随着全球各国疲于应付深度贫困、暴力冲突和自然灾害,减贫工作的步伐开始放缓。此外,全球饥饿指数在保持长期下降态势后,最近又有所回升。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又加剧了这些挑战,疫情在卫生和经济领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阻断了全球的经济活动,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收入和粮食产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疫情可能会使减贫日程表倒退几年。我认为,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期限调整到2035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

  那么,一项成功的、能有效消除贫困的发展战略,应包括哪些关键因素?在高速发展、创造就业和减贫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学习借鉴哪些经验?

  将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为某种战略未免过于简单草率了。在诸多因素中,中国采取的对外开放和贸易导向政策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太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贸易主导型发展模式。中国采取改革开放政策,较“亚洲四小龙”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中国很快意识到,国际贸易和知识转移是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源。通过向国际市场开放贸易活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为其制造的产品开拓了巨大的需求,同时还引进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知识。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遵循了正确的工业化顺序:首先,与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行的违背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战略(CAD)不同,中国的出口和工业扩张是建立在其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这是一种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CAF)。其次,通过从世界各地引进思想、技术和技巧,中国得以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总之,中国引进了世界的知识,输出了世界所需。同时,来自世界的需求为中国的工业带来了国内市场所欠缺的规模经济。

  中国采取的另一项战略是谋求结构变革,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和创造就业机会。从历史上看,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现代化之初都是贫穷的农业国家。只有少数农业国家转贫为富,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采取变革,将农村农业经济转变为城市工业经济。中国也效仿了以上做法,但稍有不同。当人们从农村地区来到城市,他们的身份只是从农村贫困人口转变为城市贫困人口,贫穷的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中国的决策者们制定了相应措施,确保农民工能在城市的工业企业中找到工作,而这些企业也满足了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果非要将中国从贫穷到繁荣的过程总结成某个发展战略,我认为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通过开放贸易拉动了全球的需求,二是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了结构变革,从农村农业社会转变成了城市工业社会。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历史上任何地方都快,同时社会各阶层的贫困率全面下降,这使得繁荣成果由全民共享。在中国收入最低的40%人群中,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快得多。

  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从贫穷的农业国家成功转变为繁荣的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全球价值链建立并完善,二者共同推动了这一繁荣景象。经济体之间相互关联,也称贸易依存,使得全球数十亿人成功摆脱了贫困。然而现在,人们正受到世界上某些国家经济民族主义和单边主义邪恶势力的威胁。

  过去70年间,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制暴露出一些治理框架方面的缺点。全球多边机构需要实施有效的改革,使机构更加现代化,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正如一些成员国所暗示的那样,迫使全球多边机构逐步解散的做法无异于不分良莠,全盘抛弃。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这些机构最终解散,那么世界上8亿多穷人中的大多数将是最终的输家。

  (作者:扎伊迪·萨塔尔,该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协调供稿,王灵桂统筹,赵江林校译)

  • 相关阅读
  • 世卫组织总干事:中国等国已控制住大规模疫情

      当地时间7月27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尽管世界发生了变化,但应对疫情的支柱没变,即政治领导力,通知、参与和倾听社区,以及遏制病毒传播的基础措施如发现、...

    时间:07-27
  • 美国抗疫愈发严峻 特朗普态度急转、怪招频出究竟用意何在?

      世界周刊丨美国抗疫愈发严峻 特朗普态度急转、怪招频出究竟用意何在?   本周,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每日新增病例超过5万,累计病亡人数超过14万。用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拉德菲...

    时间:07-27
  • 美国新增病例攀升 专家称近期难见疫情拐点

      自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已有超过14.6万人死于新冠病毒。而美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称,随着疫情继续恶化,美国死亡病例数字仍在快速攀升。  美国流行病学专家表示,从目前趋势来看,美国近期不太可能会迎来...

    时间:07-27
  • 进入百日倒计时 美国大选悬念多

      新华社华盛顿7月26日电(国际观察)进入百日倒计时 美国大选悬念多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邓仙来 孙丁  7月26日,2020年美国大选进入一百天倒计时。谋求连任的共和党籍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和已锁定民主党总统...

    时间:07-27
  • 泰国猜也蓬府抗疫见闻

      “我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泰国猜也蓬府抗疫见闻   截至7月26日,泰国已连续62天无新冠肺炎本土感染病例。疫情防控期间,泰国政府迅速出台一系列严格防疫措施,取得...

    时间:07-27
  •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 将为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目前已有超1600万人确诊,64.8万人因此丧生。新冠疫情将给世界经济留下持久的印记,带来永久性的变化,给人们重要的教训。 当地时间7月25日,...

    时间:07-27
  • 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

      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发布信任度调查显示——   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25日电 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日前发布信任度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

    时间:07-27
  • 边旅行边工作?日本政府提出“升级版远程办公”

      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日本《东方新报》报道,近日,日本新冠感染者以每日约800人的速度增加。日本政府呼吁企业积极实施远程办公,疫情最严重的东京更是呼吁民众减少外出。即便如此,政府仍于日前正式在东...

    时间:07-27
  • 多国专家反对美国搞“新冷战”

      新华社伦敦7月25日电 (记者王慧慧)“反对新冷战”国际会议25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与会多国专家表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言行越来越激进,任何针对中国的“新冷战”都危及世界和平,不符合人类共同利益。 ...

    时间:07-27
  • 日政府将出台法律允许男性休“产假” 提高补贴金额

      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日本《东方新报》27日报道,日本政府拟从今年秋季开始设立一项男性休产假的制度,同时提高“产假补贴金”的额度,相关法律的修订将在明年的国会期间提出。   报道称,此举是为了让...

    时间:07-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