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国分化:疫情冲击下 “居者有其屋”更难了

2020-10-30 15:53: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美观察丨美国分化:疫情冲击下 “居者有其屋”更难了

  《华尔街日报》27日报道,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已有数百万房客拖欠房租,随着禁止驱逐令将到期,他们可能将面临被赶出家门的危险。陷入挣扎的租房市场,也许会引发下一个住房危机。

  ·租金拖欠现象恶化

  费城联储银行上周发布的一项关于失业人口的研究显示,房屋未偿租金将在年底之前达到72亿美元。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估计,如果没有额外的经济纾困计划,到年底,未偿租金将达到近700亿美元。届时将有1280万美国人拖欠房租,人均欠款5400美元。2008年次贷危机曾造成380万户居民的抵押房屋被银行收回,不少分析人士警告,这次因房租拖欠造成无家可归的规模可能要远超上次危机。联邦政府估计,一旦驱逐禁止令取消,有3000万至4000万人面临被赶出家门的危险。

  美国普查局的调查显示,现在约四分之一有孩子的租房家庭拖欠租金,少数族裔欠债的比例更高。加州大学的调查发现,在疫情中,非洲裔和拉丁裔交不起房租的可能性是白人的两倍。

  一些人在为下个月的房租挣扎,另一些人却在追赶房地产的快车。由于抵押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一些在疫情中未受明显冲击的中高端人群纷纷出手置业,房屋建造商信心指数在10月创下历史新高,而9月份二手房的销售达到14年来的最高水平。可以预见的是,经过这场危机的洗礼,有房者和无房者之间的贫富差距,以及住房不平等现象将会进一步加剧。

  ·住房不平等现象存在日久

  在疫情前,美国的住房问题就是发达国家中最严重的。美国政府2019年统计,全国有超过50万人无家可归,近20万人每天睡在街道上。与医疗一样,住房不平等也是美国社会的顽疾。

  首先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缺乏保障。在当今的美国,超过4000万家庭租房,数量已接近二战后的最高水平,有17%的家庭房租占收入的一半以上。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房租是日常最大的一笔开销,低收入群体的压力更大。但是,美国没有一个州能为低收入者提供足够的平价住房(affordable homes),全国范围,“廉租房”短缺近700万套(据“全美低收入者住房联盟”)。

  住房压力更多地落在了少数族裔身上。美国普查局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黑人家庭的住房拥有率最低,为44%,比白人家庭低近30个百分点。黑人家庭购房价格也在各族裔中垫底。黑人贷款买房通常要付更高的利息,且被拒的概率更高。根据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去年有超过13%的黑人家庭申请住房抵押贷款被拒,相比之下,白人为5%。

  实际上,美国种族贫富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住房的分化。美国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报告认为,如果住房能实现平等,种族贫富差距就会缩小。

  另一方面,住房不平等还来自隐形的居住隔离。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出“新政”,试图重启经济,其中扩大新建住房是其中重要部分。联邦住房管理局(FHA)和房主贷款公司 (HOLC)相继成立,为普通家庭提供住房抵押贷款及担保。

  房主贷款公司创立了“住宅安全地图”(上图),其中绿色为“最佳”区域,对应的是商人阶层,蓝色表示“不错”,面对白领,黄色表示“工薪阶层”,红色表示“有害地区”,对应的是底层民众,尤其是黑人。联邦住房管理局也推动了居住隔离,将黑人区定义为“风险区”,并拒绝向黑人买家提供政府抵押贷款担保。类似赤裸裸的居住歧视一直延续到1965年《公平住房法》通过以后。如今,尽管公开的歧视已罕见,但受历史沿革、文化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美国都市地区“富人区”与“穷人区”仍界限分明。

  ·解决住房难题难觅中间道路

  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试图通过修建公共住房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上个世纪修建的集中公共住房逐渐沦落为贫民窟的代名词,毒品泛滥,社会问题集中,居住条件恶劣。美国联邦政府逐渐退出直接开发运营公共住房,转而通过补贴、减税等措施,鼓励私营企业建设开发。

  但是实践证明,完全通过自由市场经济解决公租房并不可靠。例如,联邦政府通过低收入住宅税收返还政策(LIHTC)给私营开发商抵税,不到二十年,公共成本增加了66%,但新建住宅数量反而下降了;政府还向低收入者提供“住房选择券”,直接补贴私人房东,但也是杯水车薪,“全美低收入者住房联盟”的报告显示,要申请这样的补贴,等待时间的中位数是1.5年,有些人排队长达7年。

  随着疫情导致美国陷入经济衰退,住房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对联邦住房政策进行系统改革的呼声也愈发高涨。很多改革活动人士认为,私有化的住房市场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要求“社会化”住房市场;一些活动人士要求政府遏制飞涨的租金,进行调控;还有一些人提出,应该向大企业征税,用于修建公共住房,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不过,这些设想与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右翼思维背道而驰,难免被扣上“极左”的帽子。在当下美国左右意识形态高度对立、两党政治极化的情况下,想找到一条中间道路,从而根本解决住房平等的问题,让人难以乐观。(央视记者 王逢治)

  • 相关阅读
  • “素媛案”罪犯出狱在即 住所附近再增35个摄像头

      中新网11月2日电 综合报道,韩国电影《素媛》原型罪犯赵斗淳预计将于12月13日刑满出狱,返回其住所所在地京畿安山市。为消除受害者及当地居民的不安情绪等,韩国当局日前公布措施,拟在罪犯住所附近再增...

    时间:11-02
  • 摩尔多瓦公布总统选举初步结果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1日电(记者林惠芬)基希讷乌消息:摩尔多瓦中央选举委员会1日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现任总统伊戈尔·多东与行动和团结党候选人马娅·桑杜得票最多,但...

    时间:11-02
  • 美单日新增病例近10万 专家称12月或是“最艰难月份”

      中新网11月2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全美24小时内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99750起。这是美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纪录,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国单日新增病例纪录。专家警...

    时间:11-02
  • 监狱拥挤:居高不下的监禁率 工业化的刑罚

      监狱拥挤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黄孝光   发于2020.11.2总第970期《中国新闻周刊》   听起来这像是一个编剧虚构的传奇故事,却在非洲国家乌干达的卢奇拉女子监狱真实发生了。2002年,23岁的苏珊...

    时间:11-02
  • 多家媒体预测“意外”,美国人担心选举日生乱

      极端分子讨论“内战”,多家媒体预测“意外”,美国人担心选举日生乱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林日 特约记者 任重】“随着选举日的临近,一个焦虑的国家听到了暴力的声音”。《华盛顿邮报》11月...

    时间:11-02
  • 爱琴海强震后发生上千次余震 已致土耳其73人死亡

      中新网11月2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爱琴海海域发生强震,波及希腊与土耳其部分地区。截至11月2日,该地区已发生上千次余震,土耳其方面遇难人数升至73人,另有961人受伤。   据报道,2日...

    时间:11-02
  •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被确认为新冠阳性患者的接触者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被确认为新冠阳性患者的接触者:没有任何症状,正自我隔离   【环球网报道】路透社刚刚消息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月1日表示,他已经被确定为新冠阳性患者的接触者。他表示,自...

    时间:11-02
  • 让法国陷入麻烦的《查理周刊》,究竟是怎样一份杂志?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姚蒙 潘亮】5年前,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因刊登数幅伊斯兰教先知漫画遭到恐袭,造成12人死亡,震惊世界;近日该杂志再次引发关注、深陷全球舆论漩涡:一名法国教师因在...

    时间:11-02
  • 为反法声浪灭火,马克龙首次接受中东媒体专访说……

      为反法声浪灭火,马克龙首次接受中东媒体专访说了这些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潘亮】自上月中旬法国一教师因上课时展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画而被当街杀害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于“伊斯兰极...

    时间:11-02
  • 阿亚在纳卡地区交火持续 俄美土伊加紧调停

      阿亚在纳卡地区交火持续,俄美土伊加紧调停纳卡冲突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1日继续在纳卡地区交火,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仍在加紧调解双方冲突。   俄新社1日报道,纳卡地区“紧...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