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特稿:美国威胁全球安全“七宗罪”

2020-11-01 15:20: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特稿:美国威胁全球安全“七宗罪”

  新华社记者

  “美国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威胁。”不久前举行的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一席话引发共鸣,“它煽动冲突,发动贸易战,大搞单边胁迫,制造军备竞赛,拒绝合作应对新冠疫情……”

  作为超级大国,美国本应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却执意奉行本国优先,推行单边主义,不断退群毁约。这让越来越多人认清,美国已成为当今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盘点美国政府所作所为,至少犯下威胁全球安全的“七宗罪”。

  罪之一:干涉他国内政,威胁全球政治安全

  今年9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问拉美,四处拉拢和胁迫委内瑞拉周边国家对委施压,这是美国对拉美干涉的最新例证。这些年来,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国燃起战火,在西亚北非助推“阿拉伯之春”,在亚欧地区煽动“颜色革命”,已成为全球政治安全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说,华盛顿不惜“打破一切规则”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

  美国著名保守派人士帕特里克·布坎南撰文指出,美国不应充当“十字军东征之国”。也就是说,美国应该改弦更张,放弃干涉别国内政。

  罪之二:挥舞制裁大棒,威胁全球经济安全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仍不断升级对伊朗制裁,实施金融和贸易封锁,使后者的抗疫行动面临更大困难。多年来,从伊朗到叙利亚,从朝鲜到古巴,美国利用自身在世界上的经贸主导权和金融霸权,动辄对别国威胁、制裁、讹诈,已将自己置身于公理和道义的对立面。

  法国参议院议员菲利普·博纳卡雷尔说,美国的“长臂管辖”行为从亚洲到欧洲都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和金融制裁已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的常用工具。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刊文指出,美国“不分青红皂白、非法和不道德地使用制裁就是一种战争行为”,“是时候结束美国的经济战,废除这些违反国际法的单方面强制性措施了”。

  罪之三:沉迷军备竞赛,威胁全球军事安全

  距离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的时间越来越近,但美国依然消极对待与俄方的续约谈判,导致旨在限制两国核弹头和运载工具数量的这一重要军控条约命悬一线。据美国媒体披露,美军正谋划在未来数十年内完成对核武器的“几乎全面更新”,预计总成本逾1.2万亿美元。

  从退出《中导条约》到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美国一系列单边主义举动正在对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俄罗斯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指出,美俄正越来越接近开启一场军备竞赛,而美国政府认为他们会赢得这场竞赛。

  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执行主任达里尔·金博尔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失效将为空前危险且耗资惊人的全球核军备竞赛打开大门,这种无限制的核军备竞赛是不能容许的,同时对各方来说也是危险的。”

  罪之四:阻碍减排进程,威胁全球生态安全

  “史无前例”的美国西海岸山火持续数月,大西洋飓风接二连三登陆……“整个国家实际上就是一个灾区,”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刊文说,“灾难加剧的原因之一是气候变化。”

  近年来,美国不仅在国内环保政策上“开倒车”,还严重损害全球环境治理进程。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拒不批准《京都议定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如今的美国在生态领域劣迹斑斑,是公认的“共识破坏者”和“麻烦制造者”。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英国《卫报》网站刊文指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在政治上是短视的,在科学上是错误的,在道德上是不负责任的。

  美国外交学会高级研究员斯图尔特·帕特里克认为,美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鸵鸟政策”表明,美国正在从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转变为不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罪之五:推行文化霸权,威胁全球文化安全

  美国多年来把文化输出作为国家战略,用文化产品作为包装,向别国民众灌输所谓“普世价值观”,其实质是大搞意识形态渗透,用软性手段把自身价值观输出到别国,以实现自身政治目的。

  例如,美国国际开发署有一个名为“暴动”的项目,旨在通过提供音乐、电影、聊天和网络游戏等内容来吸引古巴年轻人。古巴政府指出,美国实施该项目的根本目的是推翻古巴政权。

  古巴《格拉玛报》网站刊文指出,美国情报部门和娱乐产业之间的结盟由来已久,好莱坞电影已成为输出美国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有效工具。

  罪之六:实施网络监控,威胁全球数据安全

  美国领导的“五眼联盟”日前以所谓“维护公共安全”为由,要求一些高科技公司在加密应用程序中插入“后门”,以便为“五眼联盟”开展“网络执法行动”提供便利。英国《计算机周刊》网站刊文指出,此举与真正的数据安全原则背道而驰。

  “棱镜门”“方程式组织”“梯队系统”等旧账未了,如今又公然要求高科技公司给自己开“后门”,这进一步暴露了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事实上,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攻击者,长期在全球实施大规模网络监控,是名副其实的“黑客帝国”。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奥列格·赫拉莫夫说,美国不断强化针对别国网络空间的侦察和破坏活动,同时还指责他国是网络威胁的主要来源。“世界上大部分网络攻击都是由美国发起的。”

  罪之七:破坏抗疫合作,威胁全球卫生安全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公然破坏国际抗疫合作,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在联合国大会投票反对涉疫情决议,截留欧洲盟友订购的医疗物资,还大肆“甩锅”推责,在世界上传播“政治病毒”。

  厄瓜多尔国家高等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奥斯卡·蒙特罗说,美国政府退出世卫组织的决定是“不负责任的”,将严重破坏全球抗疫合作。这再次证明其不愿承担国际义务和责任,并将自身政治利益凌驾于全球共同利益之上。

  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与发展学院全球卫生中心负责人苏丽·文说:“我们看到美国退出了这场疫情中的一切全球角色。”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任何极端自私、唯我独尊、大搞霸权、施压胁迫、阻碍国际合作、危害全球安全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也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

  • 相关阅读
  • 加拿大一名亚裔士兵在实弹训练中受伤不治

      中新网多伦多11月2日电 加拿大军方一名29岁的亚裔士兵在一次实弹训练中受伤不治。加国防部11月1日证实其身份。   这位名为詹姆斯·蔡(James Choi)的下士隶属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西敏的军团。...

    时间:11-02
  • 南非遭遇严重干旱 “母亲河”储量不足三成

      中新网开普敦11月2日电 (记者 王曦)由于遭遇严重干旱,被誉为“南非母亲河”的瓦尔河水量日前持续下降。南非水利和卫生部1日证实,目前瓦尔河水库的水位已经下降到总水位的28%。   瓦尔河是南非最重...

    时间:11-02
  • 英媒:英国威廉王子4月曾感染新冠病毒

      英媒:英国威廉王子4月曾感染新冠病毒   海外网11月2日电 英国广播公司(BBC)2日消息称,英国威廉王子今年4月曾感染新冠病毒。据王室消息人士透露,威廉王子和他的父亲查尔斯王子在同一时间被检测出呈...

    时间:11-02
  • 因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格鲁吉亚总理居家隔离

      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2日报道,因接触的工作人员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格鲁吉亚总理加哈里亚开始居家隔离。   据报道,格鲁吉亚总理府发布消息称,“遗憾的是,我不得不居家隔离,因为昨天...

    时间:11-02
  • “素媛案”罪犯出狱在即 住所附近再增35个摄像头

      中新网11月2日电 综合报道,韩国电影《素媛》原型罪犯赵斗淳预计将于12月13日刑满出狱,返回其住所所在地京畿安山市。为消除受害者及当地居民的不安情绪等,韩国当局日前公布措施,拟在罪犯住所附近再增...

    时间:11-02
  • 摩尔多瓦公布总统选举初步结果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1日电(记者林惠芬)基希讷乌消息:摩尔多瓦中央选举委员会1日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现任总统伊戈尔·多东与行动和团结党候选人马娅·桑杜得票最多,但...

    时间:11-02
  • 美单日新增病例近10万 专家称12月或是“最艰难月份”

      中新网11月2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全美24小时内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99750起。这是美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纪录,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国单日新增病例纪录。专家警...

    时间:11-02
  • 监狱拥挤:居高不下的监禁率 工业化的刑罚

      监狱拥挤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黄孝光   发于2020.11.2总第970期《中国新闻周刊》   听起来这像是一个编剧虚构的传奇故事,却在非洲国家乌干达的卢奇拉女子监狱真实发生了。2002年,23岁的苏珊...

    时间:11-02
  • 多家媒体预测“意外”,美国人担心选举日生乱

      极端分子讨论“内战”,多家媒体预测“意外”,美国人担心选举日生乱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林日 特约记者 任重】“随着选举日的临近,一个焦虑的国家听到了暴力的声音”。《华盛顿邮报》11月...

    时间:11-02
  • 爱琴海强震后发生上千次余震 已致土耳其73人死亡

      中新网11月2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爱琴海海域发生强震,波及希腊与土耳其部分地区。截至11月2日,该地区已发生上千次余震,土耳其方面遇难人数升至73人,另有961人受伤。   据报道,2日...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