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欧盟与英国贸易协议难产

2020-11-13 05:30:11

来源:人民日报

  欧盟与英国贸易协议难产(国际视点)

  核心阅读

  欧盟和英国最新一轮贸易谈判目前正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由于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仍未弥合,双方至今仍未达成贸易协议。随着年底“脱欧”过渡期结束的时间日益临近,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增大,这将给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

  当地时间11月9日,英国“脱欧”谈判首席代表戴维·弗罗斯特与负责英国“脱欧”事务的欧盟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在伦敦展开新一轮谈判,努力扫除达成贸易协议的最后障碍。截至记者发稿时,谈判仍在进行中。双方谈判团队正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尽快取得重大进展,避免“无协议脱欧”的局面出现。

  谈判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一提到英国“脱欧”,比利时海滨城市奥斯坦德的渔民吉斯·普特曼马上脸色阴郁,仿佛头顶的铅墨色天空。他告诉本报记者:“这几天我一直关注北海对岸正在举行‘脱欧’谈判的英国。如果双方还谈不拢,从明年年初开始,我就无法再到英国海域捕鱼,年收入将损失一半。”

  欧英双方希望能够在11月18日之前达成贸易协议草案,以便赶上11月19日举行的欧盟峰会。贸易协议经过峰会批准后将送交欧洲议会审议。最乐观的情况下,欧洲议会将在12月16日对该协议进行最终表决。表决通过后,欧盟所有成员国议会需要对该协议进行表决。

  “11月19日是提交欧英贸易协议草案的最后期限。”欧盟一位高级外交官告诉本报记者,欧英贸易谈判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脱欧”议题在本届峰会上将备受关注。

  根据此前达成的“脱欧”协议,英国在今年1月31日正式“脱欧”,并进入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至12月31日结束。在过渡期内,英国不再是欧盟成员国,但继续留在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内,和其他成员国一样,遵守欧盟的所有规则。如果在过渡期结束前仍未达成贸易协议,双方将在世贸组织规则下开展贸易,这将给双方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从今年3月起,欧英双方就此展开谈判。10月底以来,双方展开密集的闭门会谈,被外界形象地称为“隧道磋商”。《布鲁塞尔时报》评论称,到目前为止,几轮谈判又过去了,还是看不到“隧道的光亮”。

  三大领域分歧依然存在

  11月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讨论以贸易协议为核心的双边谈判问题。双方表示,最近谈判取得一些进展,但重大分歧依然存在。双方同意继续谈判,并指示首席谈判代表加倍努力,争取达成协议。

  据悉,目前欧英双方的重大分歧主要在渔业问题、公平竞争环境和争端解决机制这三大领域。

  在渔业谈判中,欧盟要求英国继续向欧盟国家渔船开放其海域,并且希望就捕鱼问题达成永久协议,否则就拒绝向英国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开放欧盟市场。与金融服务业和汽车业相比,渔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可谓微乎其微,但渔业问题事关英国主权,因此双方一直难以达成共识。

  在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上,欧盟希望英国在劳工权利、环境法规,特别是政府补贴方面,要继续严格遵守欧盟规则。但在英方看来,这已触碰其底线,相当于欧盟标准和规则将无限期适用于英国,这与其“脱欧”以寻求主权独立的初衷相悖。

  在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上,欧盟提出,如果双边贸易争端涉及欧盟法律解读问题,应交由欧洲法院裁决,因为欧洲法院享有欧盟法律的最高释法权威。而英国方面则认为,过渡期结束后,英国的法律系统将完全独立于欧盟,自然也不再接受欧洲法院的仲裁。

  分析人士指出,在既有利益格局被打破的背景下,欧英双方都想将己方利益最大化,使得谈判始终裹足不前。此前英国曾一度表示,10月15日的欧盟峰会是英欧达成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峰会后,英方强硬表态称,双方谈判已经结束,如果欧盟不从根本上改变立场,就没有再谈的必要。在欧盟方面作出达成协议需“双方妥协”、“愿在协议法律文本基础上加以讨论”的表态后,英国才同意重启谈判。

  “无协议脱欧”风险正在增加

  有评论认为,随着过渡期结束日益临近,“无协议脱欧”的风险正在增加。“无协议脱欧”意味着欧英双边贸易将重新实施边检和恢复关税,导致贸易成本大幅上升,并可能使边境陷入混乱。

  面对目前贸易协议难产的局面,英国和欧洲的企业普遍感到焦虑。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会长迈克·霍斯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英国的汽车产量已大幅萎缩,如果英国“无协议脱欧”,那英国的汽车制造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大批从业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将受到严重影响。欧洲23个贸易组织日前也联名上书谈判双方,敦促尽快达成贸易协议。

  有迹象显示,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安永的最新研究认为,从英国流向欧洲大陆的银行资产规模已高达1.5万亿美元,高于2019年底1.3万亿美元的预测,摩根大通、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等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正在加速向法兰克福、巴黎等地转移资产和员工。

  “无协议脱欧”还将严重影响英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据市场研究机构分析,目前英国物价普遍高于欧洲大陆国家。如果英欧再回到世贸组织框架下开展贸易,高额关税将会使某些日用品的进口成本增加近1/3,英国民众生活压力将会更大。英国巴斯市议会议员余德烁告诉本报记者,他所在选区民众都很担心“无协议脱欧”局面的出现,认为应该竭力避免。

  “很多人担心‘无协议脱欧’将给欧英双方带来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实际上,即使仓促达成贸易协议,也将无法完全阻挡‘脱欧’给双方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卡内基欧洲中心访问学者彼得·凯尔纳对本报记者说,欧英持续47年的关系早已使彼此利益高度融合,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贸易协议作为规范,双方未来关系免不了磕磕碰碰。

  在欧盟某智库工作的英国公民戴维·法奈尔,在布鲁塞尔生活已有20多年,最近一段时间冒着疫情的风险在抓紧办理居住证。随着“脱欧”过渡期即将结束,英国公民无需在欧盟成员国中办理居住证的权利也将终止。“我现在每天都为申请居住证而四处奔波,‘脱欧’无疑将给我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法奈尔抱怨道。

  有分析认为,尽管欧英双方对达成协议还抱有希望,但这并不容易,除非双方在最后时刻都做出巨大让步。如何在所剩无几的时间内跨越巨大鸿沟,考验着双方的智慧。

  (本报布鲁塞尔11月12日电)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任 彦

  • 相关阅读
  • “中国积极同各方分享扶贫方案和经验”

      “中国积极同各方分享扶贫方案和经验”   “中国的努力实实在在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除了专注自身发展,中国积极同各方分享扶贫方案和经验。”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养殖处处长马赛厄斯·哈洛特日前接受...

    时间:11-16
  • 破坏抗疫合作,威胁全球卫生安全

      破坏抗疫合作,威胁全球卫生安全(钟声)   任何人不走团结合作的正道,都是对全球抗疫力量的削弱;任何人破坏全球团结抗疫,都是世界共同的敌人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人类是一场大考。纵观抗疫...

    时间:11-16
  • 欧盟力促经济绿色增长

      欧盟力促经济绿色增长(国际视点)   核心阅读   为尽快走出疫情阴霾,欧盟将推动绿色转型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之一,在“绿色新政”框架下持续推出多项新的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

    时间:11-16
  • 世卫大会续会聚焦疫情应对和防范

      世卫大会续会聚焦疫情应对和防范   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续会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续会为期5天,以视频方式召开。本次会议聚焦疫情应对和防范,就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全球...

    时间:11-16
  • 严防第三波新冠疫情 日本修法强制接种疫苗

      严防第三波新冠疫情日本修法强制接种疫苗   □ 本报驻日本记者 冀勇 本报记者 林忠   进入11月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重启和国际人员往来扩大、冬季临近等多重因素影响,日本国内疫情形势再次趋...

    时间:11-16
  • 欧洲多国疫情反弹升级防控措施

      欧洲多国疫情反弹升级防控措施   □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杨军   当前,欧洲各国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波冲击,日新增患者数量连创纪录,各国卫生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纷纷出台更加严格的防疫隔离措...

    时间:11-16
  • 普京签署新组建政府法 确定俄总理任命程序

      普京签署新组建政府法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签署新的有关组建政府的法律,该法律确定了组建俄联邦政府的一些基本原则。   这部法律是根据俄最新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制定的。根据这部法律,俄行政机构...

    时间:11-16
  • 恐迎疫情高峰 南亚多国准备“带病”过冬

      恐迎疫情高峰南亚多国准备“带病”过冬   □ 本报驻斯里兰卡记者 李亚洲君   南亚地区冬天将至,受雾霾、节日等因素影响,南亚恐迎来新一波新冠疫情高峰。目前,多国政府正积极备战“带病”过冬。...

    时间:11-16
  • 韩国对日本索赔案审理提速日企资产或被拍卖

      韩对日索赔案审理提速日企资产或被拍卖   □ 本报记者 王刚   韩国大田地方法院向二战强征劳工索赔案涉案日企——三菱重工以公告送达方式发送的“关于要求三菱重工就出售其在韩财产命令提交答辩状...

    时间:11-16
  • 昔日“黄金海道”为何今成“盗贼之海”

      昔日“黄金海道”为何今成“盗贼之海”   阅读提示   西非的几内亚湾海域,正已成为全球海盗袭击类案件最高发区域。过去几年,曾经海盗猖獗的亚丁湾逐渐从“海盗的天堂”变得“风平浪静”,正是国...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