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人类在外星建核电站靠谱吗

2020-12-02 05:03:22

来源:科技日报

  散热成难题,核污染引担扰
  人类在外星建核电站靠谱吗

  目前的载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类:太阳能、化学能以及核能。随着未来太空探索任务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阳能、化学能在深空探索任务和星表探索任务中的局限性,必须依靠以核反应堆为基础的核能源。

  本报记者 刘 霞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网站11月15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能源部计划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电站,以支持其长期探索计划。那么,NASA在月球建核电站这事儿靠谱吗?面临哪些难题呢?

  月球将建10千瓦级核裂变电力系统

  CNBC在报道中指出,NASA太空技术任务局核技术组负责人安东尼·卡洛米诺说,NASA的目标是到21世纪20年代末开发出一个10千瓦级的核裂变电力系统,并在月球上演示。“这一核裂变电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10千瓦,可连续不断地工作至少10年。”

  具体而言,该设施将完全在地球上制造和组装,然后进行安全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转。随后,将该设施整合到月球着陆器内,由运载工具运送到绕月轨道。接下来,着陆器降落至月球表面,到达之后设施无需额外组装或建造即可运行。预计这次演示将持续一年时间。

  “低浓缩形式的核燃料将为堆芯提供动力,小型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将被转移到动力转换系统中。动力转换系统由靠反应堆热能工作的发电机组成,这些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力,并将之用于月球和火星表面的用户设备。此外,散热技术对于保持设备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卡洛米诺说,“4套这样的系统,每个提供10千瓦电力,就足以提供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前哨基地所需电力。利用核裂变系统在行星表面产生大量电力的能力将使大规模探索、建立人类前哨基地和就地利用资源成为可能。”

  在月球建造核反应堆是否安全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月球上建造核反应堆的想法听起来可能不同寻常,甚至有些人会觉得极其危险。但是一些专业人士却不这么认为,一家核能领域的就业机构创始人安德鲁·克拉布特里说,此前科学家们就在月球上使用过核能。阿波罗12号使用的阿波罗月面实验套装中的仪器就是由一部RTG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供电的,它标志着人类首次在月球上使用核电系统。

  “我们有个专业术语,叫核安全轨道,也就是说,卫星的轨道必须足够高,才能保证给卫星提供能源的核反应堆不会掉落在地球上。月亮的轨道距地球38万公里,已经足够高,所以在月球上建造核反应堆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研究员杨宇光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但是在太空使用核能面临着散热的难题。”

  他进一步解释道:“出于散热和降温的考虑,很多地面核反应堆都建立在有水的地方。而在月球上只能依靠很大面积的辐射散热器给核反应堆散热,这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会提高技术难度。”

  杨宇光表示,人们也不需要担心核废料污染太空,因为太空太广阔了。执行比木星更远的太空任务的探测器几乎都使用过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而它们都是用钚-238作为电力来源,比如著名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就使用了大量的钚-238。

  “自由生物安全”公司首席医疗创新官乔斯·莫瑞博士则表示,即使这一设施在月球发生事故,给地球造成的风险也很小,因为大气层会将致命的辐射阻挡在外层空间,保护地球。

  尽管如此,卡洛米诺也强调,NASA非常重视安全问题,该项目必须符合《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标准,其中包括评估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且在设计电力系统时,确保核燃料直到抵达月球表面才被激活。

  此外,卡洛米诺说,在该系统为期10年的任务结束后,他们计划将该设施安全撤走。他说:“该系统最终将关闭,辐射水平将逐渐降低至人类接触和处理的安全水平。使用过的系统可以移动到远程存储位置,在那里它们不会对工作人员或环境造成任何威胁。”

  大力开发核能源加快驶向宇宙更深处

  然而也有不同声音指出,在月球上建造核电站完全没有必要。随着太阳能、风能和小型水电系统提供的清洁能源的成本迅速下降,再加上通过节约能源导致效率不断提高,没有理由建立耗时、昂贵且令人担忧的核电站。没有它,人类也可以满足能源需求。

  对此,杨宇光表示,目前的载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类:太阳能、化学能(燃料电池等)以及核能。但随着未来太空探索任务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阳能、化学能在深空探索任务(比如前往火星和木星乃至更深远的太空)和星表探索任务中的局限性,必须依靠以核反应堆为基础的核能源。

  他指出,核反应堆电源的功率大、能量密度高,相比其他电源具有较高的功率质量比,可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不易获得的环境下工作。例如,火星上周期性的沙尘暴可能会持续数月、而月球上永久阴影的陨石坑内没有阳光,这些情况下都难以利用太阳能。此外,月球南极现在是研究热点,因为此处有永久光照区,在这里可以利用太阳能,但如果科学家们想在月球表面低纬度地区建立科考站,那将面临长达14天的月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核反应堆来提供能源。“而且,我们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将来开发出兆瓦级的核反应堆设施,如此才能将我们更快带往宇宙更深处。”

  • 相关阅读
  • 日本和歌山县双胞胎大熊猫6岁啦!获赠樱花形状冰块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和歌山县白滨町娱乐设施“冒险世界”饲养的雌性双胞胎大熊猫“樱滨”和“桃滨”,于12月2日迎来6岁生日,园方赠送了樱花和桃花形状的冰块等礼物。 资料图:日...

    时间:12-02
  • 印尼确诊新冠近55万例 政府缩减年底长假

      (抗击新冠肺炎)印尼确诊新冠近55万例 政府缩减年底长假   中新社雅加达12月2日电 (记者 林永传)印尼官方2日下午通报,该国当天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33例,累计确诊549508例,累计死亡17199例。  ...

    时间:12-02
  • 越南中部等地暴雨洪水致5人死亡

      新华社河内12月2日电(记者黄硕 蒋声雄)据越通社报道,截至2日,近几日越南中部和西原地区的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水灾害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另有1人失踪。   报道说,5名死者均为被洪水冲走而遇难的,其中...

    时间:12-02
  • 联手美国与哥伦比亚 巴拿马安全部门缉获上千毒品包裹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巴拿马相关安全部门11月29日表示,在当天与哥伦比亚和美国合作的一次缉毒行动中,于太平洋海域查获了1170个毒品包裹,并逮捕了3名犯罪分子。在此前的11月23日,巴拿...

    时间:12-02
  • 法国300公斤男子因摔断腿受困家中 当局出动50人救援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南部一名体重约300公斤的男子,在摔断腿后无法站起来,困在卧室里好几个月。当地时间12月1日,在约50名警察、救援人员和医生的协助下,这名男子终于离开屋内。 外...

    时间:12-02
  • 新冠疫情侵袭美国乡村地区 小医院医生疲于奔命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新冠疫情此前大规模袭击了美国都市地区,但是如今,秋季病例激增的状况正使得乡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愈发紧张,小医院的医生们疲于奔命,几乎全天都处于紧急状态。   ...

    时间:12-02
  • 研究发现美国去年12月中旬或已现新冠病毒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刘秀玲)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科研人员检测美国献血样本发现,去年12月中旬时,一些美国人体内就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最新发现刊载在11月30日发表的半月刊《临床传染...

    时间:12-02
  • 不到一周时间 韩国又一养殖场出现禽流感疫情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2日报道,韩国庆北尚州一养鸡场确诊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这是继11月28日全北井邑一养鸭场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韩国在2020年出现的第2起疫情。   ...

    时间:12-02
  • “一带一路”项目在欧洲到底咋样?凭实力打脸西方阴谋论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自中国将“一带一路”倡议付诸实施以来,一些欧美政客和所谓专家学者抄起显微镜检视起这些海外项目,并使出“捕风捉影”、“混淆视听”、“牵强附会”等招数,其中“质量低劣”、“...

    时间:12-02
  • 短吻鳄幼鳄能断尾重生?或有助开发修复伤口新疗法

      中新网12月2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蜥蜴和壁虎等爬虫类动物有着断尾重生的能力。据《科学报告》刊出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发现,未成年短吻鳄也有这个能力,若遭遇断尾,可长出长达23厘米或占总身...

    时间:12-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