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25年后,曾经欺骗戴安娜的BBC还在继续撒谎

2021-05-27 06:50: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25年后,曾经欺骗戴安娜的BBC还在继续撒谎

  社会名人在公众面前的言论通常不痛不痒。大概没有哪次名人访谈能比英国广播公司(BBC)1995年对戴安娜王妃的访谈更具爆炸性、对后世的影响更深远。在那段著名的《全景》专访中,戴安娜坐在壁炉前的椅子上,脸上带着一种神经质般的表情,一双大眼直勾勾地盯着对面的记者——马丁·巴希尔。在巴希尔的诱导下,她揭开了自己的伤疤:丈夫查尔斯的长期不忠让她患上了抑郁症,她经常暴食和自残;她自己也有婚外情。她说,查尔斯无法胜任国王一职;他身边的人都敌视她。

  2300万名观众收看过那次访谈,这个数据是当时英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这段“惊世骇俗”的访谈让无名小卒巴希尔一夜成名,却让戴安娜和王室陷入狂乱的漩涡中。伊丽莎白女王大为震怒,命令查尔斯立刻与戴安娜离婚。两年后,戴安娜在巴黎死于车祸。

  巴希尔当时在业界资历尚浅,他如何取得戴安娜的信任、主导了这段“世纪访谈”,多年来始终是个谜。据路透社报道,在访谈播出25周年之后,英国最高法院前法官戴森对当年的涉事人发起了调查,结果跟访谈一样令举世震惊:巴希尔制造伪证,对戴安娜撒下弥天大谎,从而得到了采访机会;BBC高管包庇巴希尔,对揭发他的人进行打压,又在随后的内部调查中敷衍了事。正是巴希尔与BBC严重违背新闻伦理的合谋,最终导致了戴安娜的悲剧。英国路透社、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包括BBC自己,披露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日前所言,BBC欠戴安娜一个道歉,也欠它曾经伤害过的国家和民众一个道歉。BBC这家以专业自诩的新闻机构,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污垢?

  谎言促成的“世纪访谈”

  巴希尔是怎样一步步接近戴安娜、取得她信任的?戴森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巴希尔从戴安娜的弟弟厄尔·斯潘塞下手,先给斯潘塞写了一封信,声称他正在调查媒体对戴安娜策划的阴谋,由此引起斯潘塞的注意。斯潘塞同意与他“喝一杯”。见面后,巴希尔编造事实说,英国情报部门收买了他的上司艾伦·沃勒,以监视戴安娜。

  为了让这番说辞更可信,巴希尔找到BBC美编马特·威斯勒,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了两张沃勒的银行对账单。巴希尔还骗斯潘塞说,查尔斯王子的私人秘书理查德·艾拉德正在监视戴安娜,暗中酝酿把她赶出白金汉宫的阴谋。

  将信将疑的斯潘塞打电话给BBC《全景》栏目主编史蒂夫·休利特,询问巴希尔这个人是否可信。休利特信誓旦旦地告诉他,“巴希尔是我最好的手下之一”。至此,斯潘塞疑虑尽消。不久后,他和巴希尔再次碰面。巴希尔的谎言越编越大:戴安娜的私人秘书帕特里克·杰弗森是艾拉德的同伙,她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他还向斯潘塞出示了情报部门向艾拉德和杰弗森汇钱的“证据”。

  戴安娜与王室之间的裂痕在多大程度上由巴希尔的挑拨离间导致,或许再难求证。她当时和查尔斯已经分居,她一直怀疑查尔斯“阵营”在对她“使坏”。到了1995年,她的神经已极度脆弱,处于崩溃边缘。戴森在报告中指出,与巴希尔多次接触后,她想对大众吐露心声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最终,她接受了那次改变她命运的电视访谈。

  BBC难辞其咎

  巴希尔固然是骗局的主谋,但BBC也难辞其咎。外界质疑称,巴希尔的谎言为何能骗过这家新闻机构的高管?对资深编辑和记者而言,怀疑精神应该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不仅如此,BBC还对“吹哨人”的提醒置若罔闻。电视采访播出后,威斯勒意识到了巴希尔让他制作假文件的真正用意,向BBC高管反映了自己被骗伪造银行对账单的事实,却没有得到回应。直到多年后东窗事发,他才收到了BBC轻描淡写的道歉信。

  面对外界与日俱增的质疑,BBC的做法不是反躬自省,而是粉饰太平。1996年英国《星期日邮报》披露银行对账单造假一事后,BBC进行了所谓内部调查。在巴希尔承认造假的情况下,时任BBC新闻时事总监托尼·霍尔替他辩解称:“我相信他是个诚实、值得尊敬的人,即便有过失。”在机构庇护下,巴希尔又在BBC工作了两年,直到1998年跳槽到英国独立电视台(ITV)。2016年,BBC力排众议再次聘用巴希尔为记者,后来又提拔他为编辑,理由是他“足够优秀”。

  作为当时的BBC主管,霍尔不可能不了解巴希尔的举动。他曾如此谈论BBC的文化:“规模这么大的机构,不可能避免犯错。我们肯定会犯错误,但这是为了服务观众,不是为了自己。”丑闻曝光后,霍尔立刻宣布辞去英国国家美术馆主席职位。但他坚称,银行对账单与戴安娜受访两件事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但戴安娜的家人并不这么认为。威廉王子在声明中表示:“充满欺骗的采访手段,极大地影响了我母亲在访谈中说的话,让我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差,伤害了无数人。”当他得知母亲最后几年的恐惧、偏执和孤独很大程度上由BBC记者的谎言导致时,他的悲痛难以言说:“辜负她的不只是一个无赖记者,还有失职的BBC。”

  这桩丑闻严重损害了BBC的公信力。英国内政大臣普里蒂·帕特尔表示,BBC必须“反思并吸取教训”。BBC前主席格雷德呼吁,BBC必须进行严肃的内部结构改革,并由没有利益冲突的外部记者组成的独立编委会监督其报道。英国司法大臣罗伯特·巴克兰认为,BBC的过错太严重,政府应该对其采取管束措施。

  BBC欠戴安娜一个道歉,也欠中国一个道歉

  BBC骗访丑闻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严重违反了新闻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它让全世界再次思考两个永不过时的问题:媒体是否可以为了获得新闻而不择手段?在公众关注度和当事人利益之间,报道的界限在哪里?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新闻道德伦理准则有所区别,但都包括以下要素: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公平、公共问责。在获取新闻和公众传播的过程中,这些原则普遍适用。新闻从业者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正直,并把公众责任放在第一位。此外,记者面对的是人的生活和生命,因此,新闻报道对公众的潜在裨益必须大于其潜在危害。

  面对千夫所指,BBC辩解道,机构过去的管理流程存在缺陷,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进。然而,25年过去了,BBC真的改变了吗?

  事实上,这家自诩“独立”“可信”的媒体,今天仍在撒谎欺骗,甚至变本加厉。赵立坚日前指出,BBC对英国王室的采访尚且如此,对事关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的报道更加丑陋和虚伪。“BBC欠中国一个真诚的道歉。”赵立坚说,BBC在新疆等涉华问题上炮制和传播了大量虚假信息。像当年的骗访事件一样,BBC不仅对其记者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不做提醒和批评,反而包庇纵容,完全不讲是非、不讲原则。赵立坚发问:“在BBC新闻档案里,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污垢?”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又遭“炸弹”威胁 俄莫斯科一购物中心疏散近200人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27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紧急部门代表表示,在接到匿名“炸弹”威胁消息后,莫斯科西南部一家购物娱乐中心疏散约200人。  据报道,这名代表表示,“在接到爆炸威胁后,约200人从...

    时间:05-27
  • 联合国人权专员: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或构成“战争罪”

      原标题: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若以色列存在肆意袭击平民和民用设施行为 或构成战争罪  当地时间27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在日内瓦表示,5月10日以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团体冲突不断升级。根...

    时间:05-27
  • 纳米比亚总统新冠检测呈阳性

      新华社温得和克5月27日电(记者吴长伟)纳米比亚总统府27日发表声明说,现年79岁的总统根哥布和夫人根哥斯在26日晚的新冠病毒检测中结果呈阳性。  声明说,总统和夫人目前精神状态良好,正在住所进行自我隔离。 ...

    时间:05-27
  • 巴西圣保罗又发现新冠病毒新变种 危险性待验证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巴西病毒学会(SBV)25日宣布,已鉴定出一种新冠病毒的新变种。该变异毒株被命名为P.4,目前正在圣保罗州内陆地区传播。现在尚不清楚新的变异毒株是否比已知变异体更加危险。 ...

    时间:05-27
  • 纳米比亚总统及其夫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6日晚,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及其夫人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据报道,总统府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根哥布及其夫人的精神状态良好,目前两人正在住所进行自我隔离。...

    时间:05-27
  • 希腊新增1517例新冠确诊病例 专家称9月有望摘口罩?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当地时间5月26日晚,希腊国家公共卫生组织宣布,希腊新增1517例新冠确诊患者,累计确诊395094例;新增死亡44例,累计死亡11916例。当地时间5月3日,希腊雅典,一家餐馆...

    时间:05-27
  • 政治操弄无助抗疫!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连发8推驳美印媒体

      中新网5月27日电 针对一些美媒和政客试图把新冠疫情政治化和污名化,少数印度媒体“跟风”炒作一事,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王小剑参赞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连发数条推文,基于客观事实与科学依据进行反驳,并强调...

    时间:05-27
  • 原来美国才是强迫劳动的惯犯(观象台)

      原来美国才是强迫劳动的惯犯(观象台)  一段时间以来,自诩为“自由灯塔”和“人权卫士”的美国,不断给中国泼脏水、“扣帽子”,编织有关新疆“强迫劳动”的谎话,拼命拉拢西方国家对华施压。然而,可笑的是,...

    时间:05-27
  • 瑞士宣布终止与欧盟的双边框架协议谈判

      新华社日内瓦5月26日电(记者凌馨)瑞士联邦政府26日宣布,拒绝签署与欧盟的双边框架协议,并停止与欧盟就此协议草案继续谈判。这表明瑞欧双方针对该协议长达七年的谈判宣告失败。  瑞士政府在公报中说,瑞士联邦...

    时间:05-27
  • 美国下调墨西哥航空安全评级 加强对飞美航班审查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5日,美国下调了对墨西哥航空的安全评级,禁止墨西哥航空公司在美国增加新航班。  据报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不顾墨西哥政府的反对,宣布下调墨西哥航空安全评级,将...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