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国疫苗给全球更多选择

2021-06-12 06:10: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疫苗给全球更多选择(环球热点)

  中国国药与中国科兴两款疫苗日前先后被世卫组织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充分证明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便利性、可及性得到国际认可,也意味着中国疫苗将为弥合全球“免疫鸿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疫苗“全球公共产品”承诺,中国诚意有目共睹。

  赢得广泛信任的抗疫工具

  近期,中国新冠疫苗接连迎来好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6月1日宣布,由科兴公司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5月7日,中国国药疫苗也被世卫组织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中国疫苗“入列”,各项指标经得起世卫标准检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6月1日表示,中国科兴疫苗安全、有效且有质量保证,这些“救命工具”要尽快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主席亚历杭德罗·克拉维托此前也表示,有足够证据证明中国国药疫苗的安全性以及预防重症和入院治疗的有效率。

  “同时达到安全性、有效性、质量保证这三个标准,疫苗可以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疫苗全球实施计划(COVAX),参与全球新冠疫苗分配。”耶鲁大学卫生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疫苗是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疫苗,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疫苗施打‘主力’。”

  中国疫苗获世卫组织认证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赢得多国响应。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消息,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欢迎世卫组织批准中国科兴疫苗紧急使用,希望这意味着他的人民和较贫穷国家的人民将获得更多新冠疫苗。据《马尼拉时报》消息,菲律宾已正式批准给予中国国药疫苗和科兴疫苗紧急使用许可,并于6月6日新引进100万剂中国科兴疫苗,目前该国共获得650万剂中国科兴疫苗。此外,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卫生部门表示,该国将允许私人医疗业者引进科兴疫苗。在新加坡,数万名有过敏史的民众无法接种mRNA疫苗,许多人希望有中国科兴疫苗等替代选择。

  英国广播公司称,科兴疫苗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有望帮助解决全球疫苗供应难题。《华尔街日报》称,世卫组织的支持,为第二款中国疫苗在贫困国家的使用铺平道路,此举将极大推动接种进程。

  “中国新冠疫苗已在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数据证实中国疫苗安全有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助理教授李志徽对本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上的新冠疫苗只有7种,中国疫苗就有两种,可见中国疫苗质量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信任和欢迎。”

  填补“免疫鸿沟”的中国方案

  权威学术杂志英国《自然》周刊登载文章称,目前,低收入国家只有不到1%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截至5月31日,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美国接种完两针新冠疫苗的人口比例为41.16%;德国接种率为17.8%;西班牙为18.7%;英国截至5月28日的数据为47.3%。巨大的“免疫鸿沟”背后,既有发展水平原因,也有“疫苗民族主义”作祟。

  耶鲁大学卫生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指出,各国疫苗产能基础与研发能力不同,部分发达国家垄断大量疫苗生产资源和专利知识产权,导致疫苗分配不均。“美国提出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似乎只要企业同意转让知识产权,发展中国家就可以生产疫苗。但这个主张忽视了一个重要前提,即知识产权只是疫苗生产的其中一环,各国依然需要成熟的产业链与充足的原材料。盲目豁免知识产权会造成‘哄抢’,或许加剧疫苗原材料短缺。”

  “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卢静向本报记者表示,“美西方国家‘本国利益至上’的态度,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严格的储存条件也是制约全球疫苗分配的因素。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至少有7000剂进口新冠疫苗因保存不当而废弃,其中要求-80℃至-60℃储存条件的辉瑞疫苗占多数。

  “对许多国家来说,中国疫苗是唯一可及的疫苗。”《自然》杂志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国药和科兴两款中国疫苗将有助于填补新冠疫苗全球实施计划目前的供应缺口,中国疫苗正在成为迫切的需求。世卫组织官员也在一份声明中说,世界迫切需要多种新冠疫苗来解决疫苗获取不平等问题。

  与西方疫苗相比,中国疫苗在可及性与可负担性方面表现优异。据英国广播公司分析,中国疫苗储存条件为2℃至8℃,现有冷链系统乃至家用冰箱即可满足要求。此外,灭活疫苗的成熟技术适合量产,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一直是全球疫苗制造的重要力量,具备产业链与原材料优势,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有条件成为稳定的疫苗供应者。”陈希说,“前期中国在世界各大洲多个国家开展疫苗临床试验,也有利于所产疫苗‘围堵’病毒的多种变异,增强疫苗有效性。”

  “中国不仅具备疫苗援助的善意,也具备对外援助的能力。”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目前全年新冠疫苗产能达50亿剂,2021年将生产超过30亿剂新冠疫苗。中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其中,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8个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研发数量与速度居世界前列。到今年底,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新冠疫苗品种最全和产能最大的国家,更多中国疫苗将供给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包容合作的“全球公共产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表示,在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3.5亿剂疫苗,包括向80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还同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生产。中方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主席关于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的宣示。

  2020年10月,中国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COVAX,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今年6月1日,向COVAX供应的首批中国新冠疫苗如期下线,为全球抗击疫情再作实质性贡献。

  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期统计,拉美地区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已收到1.435亿剂新冠疫苗,其中超半数来自中国。

  “中国通过对外疫苗援助,加快解决新冠疫苗短缺的难题,加速全球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率先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在世界范围内挽救了更多生命。”李志徽说。

  “中国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陈希指出,“除了疫苗输出与原材料出口,中国已与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多国合作建设疫苗生产基地,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长远性的产能建设,夯实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公共卫生能力。中国目前也在援助非洲国家建立疾控中心等基本公共卫生链条,如果把疫苗生产基地的合作模式也推广到非洲去,将会对非洲走出疫情提供有力帮助。”

  “中国全力以赴支持世卫组织牵头的疫苗合作项目,尽己所能提供援助,是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诺言,也是在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以实际行动捍卫多边主义。”卢静表示,“发达国家应摒弃狭隘民族主义观念与政治操弄,回归多边机制应对全球公共问题。”

林子涵

  • 相关阅读
  • 可恶!希腊两名劫匪入室抢劫,还殴打百岁老人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当地时间11日凌晨3时许,一名100岁的老妇人在位于希腊雅典西郊伊利昂的家中遭遇入室抢劫,并被两名劫匪殴打致脸部受伤。  据报道,劫匪破窗而入,抢完钱后还殴打这名...

    时间:06-12
  • 哈萨克斯坦外交家:我曾亲眼见证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中新社努尔苏丹6月12日电 (记者 张硕)当地时间1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圆桌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举行。哈萨克斯坦外交家、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及哈专家表示,研究中国共产...

    时间:06-12
  • 2021年普利策奖揭晓 《纽约时报》获公共服务奖

      中新社纽约6月12日电 第105届普利策奖11日揭晓,《纽约时报》凭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项中最具分量的公共服务奖。  尽管纽约市疫情已大大缓解,但今年的颁奖典礼依旧如去年一样采用线上方式...

    时间:06-12
  • 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发生枪击案 造成多人受伤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发生枪击案,造成多人受伤。  据报道,当地警方在社交媒体上称,奥斯汀市中心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多人受伤。警方建议公众远离案发现场。...

    时间:06-12
  • 2021年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数已超去年全年 “δ”变异毒株在多国迅速蔓延

      (抗击新冠肺炎)2021年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数已超去年全年 “δ”变异毒株在多国迅速蔓延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综合消息: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1日18时19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

    时间:06-12
  • 印度央行外汇储备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新华社孟买6月12日电(记者张亚东)印度中央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4日,印度央行外汇储备升至6050.08亿美元,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印度央行每周五公布外汇储备情况,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

    时间:06-12
  • 通讯:民众担忧疫苗分配不公 抗议七国集团缺少行动

      新华社英国法尔茅斯6月11日电 通讯:民众担忧疫苗分配不公 抗议七国集团缺少行动  新华社记者  七国集团峰会11日在英国康沃尔郡海滨度假胜地卡比斯贝开幕。在离会场几十公里范围的多个区域,大批民众举行示威...

    时间:06-12
  • 马丁·雅克:七国集团应寻求对华合作而非遏制

      新华社英国法尔茅斯6月12日电 专访:七国集团应寻求对华合作而非遏制——访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  新华社记者张代蕾 梁希之  七国集团峰会11日在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卡比斯贝开幕。这个发达国家集...

    时间:06-12
  • 综述:印度央行力推宽松货币政策

      新华社孟买6月12日电 综述:印度央行力推宽松货币政策  新华社记者张亚东  印度央行日前宣布,将持续向国内市场注入流动性,加大购买政府债券的规模,以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不过,一些分析人士担心,维持低利...

    时间:06-12
  • 谈对华关系 新加坡总理吁澳大利亚“学会与中国共处”

      中新网6月12日电 当地时间10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会晤。会后,李显龙表示,中国的存在是无法被忽视的,澳大利亚需要学会与中国共处。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莫里森在前往英国出席...

    时间:06-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