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伊朗在伊核问题上加强与欧盟“捆绑”

2021-10-22 03:39:31

来源:工人日报

  【管窥天下】伊朗在伊核问题上加强与欧盟“捆绑”

  钮松

  阅读提示

  维也纳会谈和布鲁塞尔会谈背后,是伊朗试图进一步加大对欧洲的外交攻势,并借此施压美国。在伊核谈判中,美伊立场分歧巨大,实力在美国一边,时间在伊朗一边,谈判之路将会蜿蜒曲折。

  近来,有关伊核谈判将恢复的说辞层出不穷,这反映了自今年6月伊核谈判中断以来,国际社会对于伊核协议走向的持久关注。

  有媒体称,一名欧盟官员此前证实伊核会谈将在布鲁塞尔举行,另有消息称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也对布鲁塞尔会谈有过暗示。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则称,在新一轮维也纳会谈开始前,伊朗副外长巴盖里将前往布鲁塞尔与欧盟进行磋商。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一方面表达了欧洲与伊朗外交官员尽早见面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拒绝证实布鲁塞尔会谈存在的可能性。

  前六轮维也纳会谈的东道主奥地利通过外交部表示,该国已为新一轮维也纳会谈做好准备。

  不难看出,此轮千呼万唤的伊核问题会谈尚未开启便已是迷雾丛生。

  两场会谈有何玄机

  外界对布鲁塞尔会谈与维也纳会谈之间关系的疑惑,很大程度上似乎已超过了对伊核问题走向之疑虑。但事实上,伊朗在布鲁塞尔会谈与维也纳会谈之间的游走,反映了莱希新政府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对欧洲进一步加强外交攻势,并借此施压美国。

  维也纳会谈是伊核协议相关方与伊朗之间的会谈,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美国以与伊朗间接谈判的形式与会。即便如此,这仍改变不了美伊仍是伊核问题谈判两大主角的不争事实,伊核协议的欧洲有关方则在维也纳为美伊间接互动扮演“传声筒”的角色。

  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会谈这一说法的流出,实则传递了伊朗旨在加强与欧盟机构之间在核问题上的整体合作,而不局限于与欧洲具体国家间的单边或多边互动。不久前欧盟特使莫拉已在德黑兰与伊朗谈判小组举行了会谈。

  不论是重启维也纳会谈还是开启布鲁塞尔会谈,伊朗的“醉翁之意”依旧是美国。伊朗期望在继续向伊核协议相关方示好以外,从会谈机制上加强与欧盟的“捆绑”,从而构成对美谈判的“双保险”。

  谈判重启原因何在

  伊核谈判的重启之因,实际上与其停滞之因是“硬币的两面”。

  首先,从根本上来说,美伊之间虽然立场分歧巨大,但均不愿使谈判彻底迈向破裂,谈谈停停便成了双方展开阶段性接触与博弈的基本形态。

  肇始于今年4月的维也纳会谈“拉锯战”便是美伊长时段核博弈的最新缩影。伊朗方面坚持要求美国全部解除对伊制裁,重返并全面遵守现有的伊核协议。伊朗方面的强硬诉求实际上很难得到美国方面的全盘接受。

  拜登政府上台后,尽管其外交政策相较于特朗普政府而言有所调整,并在促成美国重返伊核协议上主动发声且采取了一定的实际行动来缓和美伊关系,但“船大难调头”,美国并不愿意完全回到2015年的伊核协议框架之下。

  美伊乃至欧伊分歧的关键点仍是围绕核问题本身,即伊朗的浓缩铀存量及新型离心机的使用相关问题,这是不言自明的双方博弈焦点。

  其次,从具体时间轴层面来看,谈判走向与伊朗总统大选及莱希政府正式上任有着密切关联。6月伊朗进行了总统大选,当选总统莱希在8月正式就职。当前伊朗已平稳渡过政权交替期,腾手恢复核谈判便顺理成章了。

  此前也有观点认为,伊朗决策层在大选前便期望将核谈新突破及美伊关系改善的功绩留给新政府,因此在大选尘埃落定及新政府运行平稳之前,鲁哈尼政府注定在六轮维也纳会谈中难有大的作为。

  谈判之路蜿蜒曲折

  不论是在维也纳还是在布鲁塞尔,又或是在两地相继展开会谈,伊核谈判仍将有较长的路要走。究其缘由,美伊之间存在的明显错位,即实力在美国一边,而时间在伊朗一边,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缓谈判最终突破的实现。

  莱希政府已经明确指出,将坚持发展“抵抗型经济”,不会将民众生计问题与伊核协议谈判挂钩。莱希政府的此番话语便是试图进一步促使美国制裁“大棒”的失灵和“以压促变”的破产。莱希不仅是伊朗现任总统,也被普遍视为最高领袖的接班人,这将使得伊朗在伊核谈判上具有打持久战的丰厚政治资本。

  拜登政府则在谈判上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急于从中东抽身以便加快战略东移,另一方面又深陷特朗普的中东政治遗产,不愿亦不能完全实现对伊和解,导致美国处于一种强权的徘徊状态。

  欧洲国家以及欧盟将继续为美伊“搭台唱戏”及在美伊之间充当“粘合剂”,并在美伊冲突适度降温的前提下维系欧伊关系的发展。

  总之,美国、欧洲和伊朗都需要在伊核谈判的基本框架下来展开事实上的三边协调,谈判也仍将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日本东京都新冠疫情:超6成案例感染路径不明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21日,东京都疫情监测会议召开。此次会议为分析日本东京都内的新冠疫情感染趋势。会议指出,13日至20日7天内,东京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中,感染路径不明的达60%。  报...

    时间:10-22
  • 四年前误杀报警者 美国一名警察获刑57个月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原警察努尔被判处57个月监禁。2017年,努尔曾开枪误杀了一名911电话报警者。  据报道,2017年7月15日,移居美国的澳大利亚籍女子戴蒙德报...

    时间:10-22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 海洋垃圾中85%是塑料

      当地时间10月2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从污染到解决方案: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全球评估》报告。报告说,近年来,塑料污染渗透到水生生态系统的现象急剧增加,预计到2030年相关污染将增加一倍以上,这...

    时间:10-22
  • 俄罗斯梁赞州一工厂车间起火 造成多人死伤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22日报道,俄紧急情况部门称,梁赞州一家工厂起火,造成多人死伤。  据报道,俄紧急情况部门称,初步消息显示,梁赞州一工厂车间起火,已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报道称,俄...

    时间:10-22
  • 新财年预算僵局难解 拜登对话选民坚持乐观预期

      中新社华盛顿10月21日电 (记者 陈孟统)尽管自己任内的第一份政府预算支出法案在国会陷入僵局,但美国总统拜登21日在与选民对话时仍乐观表示,国会两党能够达成协议。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上任60多...

    时间:10-22
  • 泰国11月开放国门 中国等46个国家和地区游客入境免隔离

      中新网10月22日电 综合报道,为恢复旅游业,泰国政府21日发布消息称,从11月1日起,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46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只要完整接种疫苗,就可以入境泰国时免隔离。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1...

    时间:10-22
  • 西方国家年底或囤积6亿剂疫苗 非洲累计确诊逾845万例

      (抗击新冠肺炎)西方国家年底或囤积6亿剂疫苗 非洲累计确诊逾845万例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综合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1日18时07分,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41886635例,累计死...

    时间:10-22
  • 美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新冠病毒很可能是自然界病毒演化的结果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1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20日发表声明说,迄今为止的科学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很可能是自然界病毒演化的结果,可能从自然宿主直接传染给人类或通过尚不明确的中...

    时间:10-22
  • 美金融监管机构称气候变化威胁金融稳定

      美金融监管机构称气候变化威胁金融稳定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1日电(记者高攀 许缘)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21日发布报告,首次认定气候变化是美国金融稳定“正在出现和日益增长的威胁”,要求金融监管机构采取必...

    时间:10-22
  • 日本把海参、鲍鱼和鳗苗流通列入管制对象以防偷捕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水产厅日前决定,为打击偷捕,关于向水产品分配编号管理商家之间交易的新管制对象,决定列入海参、鲍鱼、日本鳗的“鳗苗”这3类水产品。此举意在使从捕捞到卖给消费者的...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