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普通人”卢泰愚跌宕人生中的四个代表性时刻

2021-10-28 06:28: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普通人”卢泰愚跌宕人生中的四个代表性时刻

  10月26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在首尔国立大学医院重症监护室去世。据韩国媒体报道,多年来,卢泰愚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2002年他进行了前列腺癌手术,此后几乎每天都要接受针灸治疗,但身体仍然每况愈下。

  卢泰愚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争议。他曾是韩国军政府的重要成员,参与过军事政变和镇压民主运动。他又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韩国民选总统,推动韩国政治实现从独裁到民主的和平转型。他虽然是韩国历史上最缺乏存在感的总统,其政绩尤其是外交成就却令后人难以企及。

  卢泰愚以“普通韩国人”自居,但在他低调谨慎的88年人生中,有4个“代表性时刻”。

  第一个时刻:演讲

  1932年12月,卢泰愚出生在韩国大邱广域市一个村官家庭。在他7岁那年,父亲在车祸中丧生,家道中落,靠亲戚接济才完成学业,母亲常叮嘱他要懂事。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卢泰愚从小就表现出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老成和稳重。这种成长时期形成的处世风格,也给卢泰愚的总统生涯打上了印记。

  不同于那些面容冷峻、作风强硬的前军政府总统,卢泰愚总是笑眯眯的,待人接物也没有架子。在执政的大部分时候,他对抗议者听之任之,经常左右摇摆于各个派系的意见之间。在总统这个万众瞩目的位置上,他显得谨小慎微、优柔寡断,被人讥讽为“水泰愚”“水总统”。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动怒,反而对这些“外号”欣然笑纳。“水既包容又可怕。像水一样的人,才是领导者的理想人选。”卢泰愚曾经在接受《东亚日报》采访时如是说。

  实际上,卢泰愚的人生中有相当长时间是在火与血的交织中度过的。朝鲜战争(1950-1953年)爆发后,卢泰愚加入了学生军,随后在陆军士官学校认识了对他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全斗焕,两人结下深厚友谊。1955年从军校毕业后,卢泰愚正式开始了戎马生涯,此后屡立战功,并在仕途上扶摇直上。

  1979年10月,时任总统朴正熙被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刺杀。同年12月12日,时任保安司令官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成立“第五共和国”,就任韩国第11届总统。手握重兵的卢泰愚站在了全斗焕一边,成为全斗焕的坚定盟友。

  然而,韩国民众对因兵变发生的政权更替并不买账,民间抗议运动声势一浪高过一浪。1980年5月18日,震惊世界的“光州惨案”爆发,死伤数千人。

  值得一提的是,惯于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干涉他国内政的美国,在韩国当年的民主运动中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光州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政府以“不能坐视韩国陷入混乱无序”为由,公然支持全斗焕。在美国的纵容下,军政府镇压了民主运动,大批异见者被投入大牢或被暗中清除。

  早在1981年,韩国首都汉城(首尔)就已获得了198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但韩国在全斗焕的统治下局势持续动荡,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担忧。奥委会开始考虑将198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其他国家,或者推迟举办。听闻此消息后,负责筹备奥运会的卢泰愚1984年前往瑞士,在时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面前发表了一番力挽狂澜的演说——

  “为了增进东西方交流,为了缓和紧张局势,为了世界和平,为了证明奥运会不是发达国家的垄断专利,全世界都支持韩国举办奥运会,韩国国民也为此欢欣鼓舞,正在全力以赴地筹备中。如果你们坚持改变举办地,大韩民国4000万国民是不会容忍的。我们将永远记住,是谁毁了我们的经济和梦想!”

  这番话震撼了现场听众,也打动了萨马兰奇。萨马兰奇表示不会辜负韩国国民的期待,但希望韩政府尽快稳定局势,保证奥运会顺利举行。

  第二个时刻:宣言

  到了汉城奥运会开幕前一年,韩国国内要求民主化的呼声日盛,军政府的反对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迫于形势,全斗焕准备将权力转交给卢泰愚。就在此时,韩国多地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韩国民众与军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触即发。面对似曾相识的历史场景,离总统之位仅一步之遥的卢泰愚没有选择用武力捍卫权力,而是作出了让步。

  1987年6月29日上午,卢泰愚走进民主正义党中央党部会议室,坐到主席台的话筒前,掏出连夜准备好的讲话稿。他的身后,是一面党旗;身前,是记者的长枪短炮。这一刻,他的脸上没有笑容。

  “在这历史性的局面下,我对政治家的真正使命进行了深刻反思。今天,我怀着悲壮的心情,站到了历史和国民的面前。”接着,卢泰愚提出了八点主张,表示将实施总统选举,保障每个人的公民权。

  《六二九宣言》刚一发表,卢泰愚立刻转换身份,投入到竞选行动之中。他与全斗焕拉开距离,声称自己不是总统“接班人”,而是“候选人”。他频频亮相于公众面前,对民众振臂高呼:“伟大的普通人,相信我!”卢泰愚雷厉风行,把还没有决定派谁应战的反对者们杀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卢泰愚在大选中以微弱优势胜出,成为韩国第一位民选总统。

  不过,卢泰愚所在的党派却没有取得国会多数席位。国会要求清算全斗焕和“第五共和国”在民主运动中犯下的罪行。迫于压力,卢泰愚不得不在上台后不久就把全斗焕交给国会,令其对镇压光州运动的行为公开道歉,然后将其软禁在江原道百潭寺中。

  在一次次激烈的国会交锋中,统一民主党领袖金泳三强烈主张清算全斗焕。据他回忆,青瓦台(韩国总统府)举行朝野领袖会谈时,“金大中(民主运动领袖)说要适可而止,金钟泌(朴正熙侄女婿)一言不发。我以为卢泰愚会反对到底,但他最终还是把全斗焕送到了百潭寺。这就是人性。”

  全斗焕和卢泰愚反目成仇。在自那之后的余生岁月中,二人只见过两面,一次在审判全斗焕和卢泰愚的法庭上,一次在卢泰愚病床前。

  第三个时刻:建交

  1988年9月17日,奥运会在当时还被叫作“汉城”的首尔开幕。15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可容纳10万人的蚕室体育场座无虚席。观众齐刷刷穿着传统韩服,将体育场变成了耀眼的白色海洋。当萨马兰奇用打着卷儿的英语宣布汉城奥运会开幕时,卢泰愚脸上的笑容和煦得像体育场上空的蓝天。

  汉城奥运会标志着韩国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汉城奥运会是一个奇迹。”汉城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朴世直说,“它让世界走向汉城、汉城走向世界。”时任汉城市市长高建表示,汉城奥运会使汉城“提前20年进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

  以汉城奥运会为契机,韩国不但实现了经济腾飞,还扩展了国际空间。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卢泰愚奉行“北方政策”,积极寻找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外交突破口。1989年,韩国与匈牙利、波兰和南斯拉夫建立外交关系;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韩国又与保加利亚、蒙古国、罗马尼亚、苏联等建立外交关系。

  然而,卢泰愚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尚未完成。

  卢泰愚是中国山东范阳卢氏后裔,家族世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据说他多次隔海眺望中国,希望有一天能到对岸祭祖。随着总统任期临近结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在他心里越来越强烈。

  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在《外交十记》中回忆,卢泰愚虽是军人出身,但比较温和,在与中国建交问题上态度相当坚决。当时韩国虽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但有识之士已经考虑到,在东亚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前景下,与中国建交对韩国更有利。卢泰愚曾多方试探,想与中国改善关系,但进展一直不大。

  据中国外交部前部长钱其琛《外交十记》记述,1991年11月,亚洲经济合作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在汉城举行,钱其琛和时任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一起赴会。“中国外长在汉城出现,这在当时还是破天荒的事情。自二战结束以来,中韩之间就没有任何官方往来,更不用提朝鲜战争期间的激烈对抗。”

  卢泰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机会。集体会见结束后,他邀请钱其琛一聚。落座后,他首先欢迎中国代表团到访汉城,然后单刀直入地谈起两国关系。卢泰愚表示,韩中一海之隔、往来悠久,只是到了近代,韩中相互隔绝了几十年,令人遗憾。为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韩国真诚地希望与中国建交。钱其琛注意到,卢泰愚谈话时自始至终面带微笑,风度儒雅。

  几经谈判,1992年8月24日,韩国与“中华民国”中止外交关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国际社会纷纷表示祝贺,惟独台湾当局气急败坏,指责韩国“忘恩负义”,并连夜撤走了在汉城的“大使馆”。

  第四个时刻:流泪

  1993年2月,卢泰愚下台,金泳三建立了韩国第一个文人执政的民主政府——“文民政府”。

  对于过去韩国社会动乱的原因,金泳三总结为“贪污腐败、道德崩坏、有法不依、秩序紊乱”。为了医治“韩国病”,他掀起了大规模反腐败运动,实施金融实名制,要求公职人员必须公开财产。这场运动在政府部门高层率先展开,包括部长、议员、军官等数百人被牵连其中。

  这把火也烧到了卢泰愚的头上。1995年10月,一名议员在国会会议上出示了卢泰愚利用假名账户存放巨额政治献金的证据,声称这些钱来自几家不同的财团,而且到当时还有剩余。消息传出后,韩国人愤怒了。他们再次走上街头示威,要求将卢泰愚绳之以法。在舆论压力下,卢泰愚举行了记者会,承认在任期间获得了5000亿韩元的秘密政治资金。

  “身为前总统,我感到了无休无止的羞耻。”在电视屏幕上,卢泰愚涕泪交加地向公众道歉。

  实际上,收受政治资金是韩国政坛秘而不宣的传统。在任何一个实施直接民选制度的国家,总统竞选都是一场烧钱游戏。韩国贫富分化严重,竞选人如果不是财团出身,靠微薄的政府资金不可能在竞选中获胜,只能想方设法从企业那里获得资金支持。开展大型工程招标、举办投资说明会,都是变相收取政治献金的方式,有时政客还会直接向企业要钱。

  1996年8月26日,汉城地方法院以军事叛乱、受贿等罪名判处卢泰愚有期徒刑22年6个月。后来金泳三决定赦免卢泰愚,但仍要求缴纳罚金。

  卢泰愚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捕的前总统。此后的历届韩国总统仿佛被下了魔咒,几乎无一人在下台后得以善终。这也印证了韩国“政商勾结”顽疾沉疴实难根除。

  评价卢泰愚,民众和学界看法迥异

  2015年韩国光复70周年之际,盖洛普就如何评价历任韩国总统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在8名前总统中,仅有0.1%的受访者认为卢泰愚是“韩国最佳总统”;认为卢泰愚“过大于功”者是认为他“功大于过”人数的5倍。至于他的过错,韩国民众认为主要在于“收取献金”“优柔寡断”“发动军事政变”“是全斗焕继任者”等。

  但在韩国学术界,对卢泰愚另有一番评价。首尔大学教授姜元泽等13名韩国学者在《卢泰愚时代再认识:转型期的韩国社会》中指出,卢泰愚在民调中得分最低是不公正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曾是军政府成员,而且有过献金丑闻。事实上,卢泰愚才是韩国从军统政权向民主政权转型的重要人物,他在外交方面的成就也是后来者难以企及的,其政绩和领导力理应得到高度认可。

  “卢泰愚是威权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桥梁。”韩国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李正熙认为,正是因为卢泰愚,韩国才能在没有经历血腥革命的情况下实现政权交替。另一学者崔顺实认为,与朴正熙、金大中这些富有强烈个人色彩的领导人相比,卢泰愚显得没什么个性,“韩国人反对独裁,但他们喜欢政治强人。”

  “没个性”的中庸之道,或许正是卢泰愚一生都在努力经营的“人设”,也是他的祖父在给他取名时对他寄予的希望——“大智若愚”。

  当年参加总统竞选时,卢泰愚向心有疑虑的选民表示:“我也是和你一样的普通人。”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他提出,“第六共和国”的宗旨是要打造“普通人的伟大时代”。“普通”贯穿了卢泰愚的人生始末——在风云变幻的年代,低调是他的保护色,也是他由军政府继承者向民选代表转型的策略。或许,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普通人”的形象,才是卢泰愚的最好归宿。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新加坡单日新增确诊首超5000例 报告称疫情对就业影响严重

      (抗击新冠肺炎)新加坡单日新增确诊首超5000例 报告称疫情对就业影响严重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7日18时40分(北京时间28日零时40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

    时间:10-28
  • 中魁文化旅游论坛在线举行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合作

      中新社多伦多10月27日电 (记者 余瑞冬)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10月27日以网络视频连线方式举办第二届中魁文化旅游论坛。来自中国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与会者认为,中加、中魁各方需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全球生...

    时间:10-28
  • 香港消委会点名5款含致癌物饼干 马卫生部回应

      中新网吉隆坡10月28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希沙姆27日发表声明称,5款被香港消委会点名的含致癌物饼干所含有的致癌物低于基准水平,健康风险低。  努尔称,马卫生部自2015年起就持续检测市面...

    时间:10-28
  • 研究称交通拥堵导致拉美城市损失严重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秘鲁《公言报》报道,美洲开发银行(IDB)27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拉丁美洲的城市是世界上交通最拥堵的地方之一,例如巴西的圣保罗每年因交通拥堵而损失近20亿美元。  该报告指出,近几...

    时间:10-28
  • 美国防部高官:“伊斯兰国呼罗珊”2022年有能力袭美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名高层决策官员日前警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ISIS-K)2022年将有能力向美国发动袭击。  负责决策事务的国防部副部长卡尔(Colin Kahl)出席参议院...

    时间:10-28
  • 布林肯:已下令对美阿富汗撤军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美媒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7日称,他已下令对美国8月从阿富汗撤军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聚焦撤军的规划与执行。  布林肯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外交学院发表讲话时称,“我已下令进行一系列...

    时间:10-28
  • 直击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吊唁仪式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到场

      中新社首尔10月28日电 (记者 刘旭)韩国行政安全部当地时间27日表示,政府当天在国务会议上决定为已故前总统卢泰愚举行为期五天的国葬,并于本月30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遗体安葬仪式。卢泰愚的葬礼规模颇受关注。...

    时间:10-28
  • 东西问·对谈 |蔡聪妙、班乐义:“中菲相知奖”的设立唤醒了什么?

      (东西问)对谈 | 蔡聪妙、班乐义:“中菲相知奖”的设立唤醒了什么?  中新社马尼拉10月28日电 题:蔡聪妙、班乐义:“中菲相知奖”的设立唤醒了什么?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9月10日,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和菲...

    时间:10-28
  • 巴西央行宣布加息150个基点 基准利率上调至7.75%

      中新社圣保罗10月27日电 (记者 莫成雄)巴西央行当地时间27日晚宣布加息150个基点,将该国基准利率从目前的6.25%上调至7.75%,这是今年以来巴西央行连续第六次加息,目前巴西基准利率已经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

    时间:10-28
  • 特稿:种族仇恨撕裂美国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题:种族仇恨撕裂美国  新华社记者赵卓昀  美国联邦调查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美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数增幅超过70%,超过60%的仇恨犯罪案件背后有种族因素。另据皮尤研究中心...

    时间:10-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