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海外网深一度:屠杀中东平民的真相,美军藏不住了

2021-11-20 00:36:33

来源:海外网

  一个被美军处心积虑掩盖近3年的丑闻终于被揭开了盖子。《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1月13日以《美国如何掩盖一场屠杀叙利亚平民的空袭》为题刊发深度报道,披露了2019年美军在叙利亚巴古兹的一场空袭造成60多名平民死亡的真相。长期以来,美军一直试图掩盖这个惨剧。

  “向妇女和儿童扔了炸弹”

  《纽约时报》的报道还原了巴古兹空袭发生时的细节。2019年3月18日,美军出动无人机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最后据点——位于叙利亚-伊拉克边境的巴古兹镇寻找军事目标时,在河边发现一群妇女和儿童。在没有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一架美军F-15E攻击机向人群投下了一枚500磅的炸弹。然后另一架美军飞机投下了两枚2000磅的炸弹。整个攻击持续了12分钟。

  位于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的美军联合空中作战中心里,军人们看着无人机的实时镜头目瞪口呆,感到难以置信。“谁投的?”一名困惑的分析师在无人机监控人员使用的加密聊天系统上写道。另一人回应说:“我们刚刚向50名妇女和儿童扔了炸弹。”

  根据《纽约时报》的说法,巴古兹空袭是在美军与“伊斯兰国”作战期间最大的平民伤亡事件之一。空袭发生后,美国军方官员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死亡人数,但在长达近3年时间里,美军从未公开承认过。

  据英国《卫报》11月14日报道,《纽约时报》相关报道发布后,美军首次承认了巴古兹空袭,称空袭共造成8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但美军仍坚称空袭是“合法的”,80人中包括16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和4名平民,其他60人则无法确认是否为平民。

  美军系统性掩盖真相

  在长达近3年时间里,美军是如何掩盖真相的呢?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军“几乎在事发后的每一步都在设法掩盖这场灾难性的空袭”。

  《纽约时报》称,空袭发生后,作战中心一名惊慌失措的空军情报官员致电负责确定空袭合法性的空军律师迪恩·科尔萨克中校。在观看了录像后,科尔萨克命令F-15E中队和无人机小组保存所有视频和其他证据。他向上层逐级汇报了这次空袭,称这可能违反了武装冲突法——一项战争罪,而且其违规将导致需要进行彻底、独立的调查。但报道引述匿名知情人士的说法称,科尔萨克主张的调查并未实际启动,美军最终选择淡化死亡人数、清理爆炸现场、密封行动报告。

  《纽约时报》称,尽管第二天进入现场的平民观察员发现了大量妇女和儿童的尸体,但“四天后的卫星图像显示,这片起到掩体作用的河岸及其周围地区似乎已被夷为平地”。

  “军方高级官员有意地、有系统地试图掩盖这一事件。”由于没能看到美军采取调查行动,科尔萨克在袭击发生的两年后向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致信称,这场袭击的实际死亡人数“高得令人震惊”,很有可能“政府的最高层仍然不知道当地发生了什么”。

  报道称,虽然美国国防部独立监察长一度启动了对这次袭击的调查,但包含袭击调查结果的报告被“搁置”,这场袭击的相关内容也被删除。“领导层似乎一心要掩盖这件事,没人想跟它扯上任何关系。”负责审查本案的美国国防部独立监察长办公室评估员吉恩·泰特表示,“当人们试图做正确的事情但却没有领导职位的人想听的时候,会让你对整个体制失去信心。”由于在此事上越来越尖锐地批评监察长办公室,泰特本人于2020年10月被迫离职,并被保安送出了大楼。

  极为讽刺的是,《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提到,美国曾将针对“伊斯兰国”的空袭描述为其历史上“最精确、最人道”的轰炸行动。报道称,军方宣称对每一份平民伤亡报告都进行了调查,并公开报告了调查结果,形成了军方所谓的“问责模式”。“但从巴古兹空袭中看到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报道称,“报告和调查潜在犯罪的规定没有得到遵守,也没有人被追究责任。”

  巴古兹空袭是“冰山一角”

  更可怕的是,巴古兹空袭甚至可能不是一起孤立事件,一名中央情报局的匿名官员告诉《纽约时报》,秘密特遣队在明知将有平民遇害的情况下仍发起打击的情况有10起。

  巴古兹空袭事件的曝光,令人不得不联想到今年8月发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美军无人机空袭事件,空袭致包括7名儿童在内的10名平民死亡。在事件发生之初,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在内的美国政府和军方领导人都坚称此次空袭是一次打击极端组织的行动。但随着媒体披露越来越多的真相,五角大楼不得不承认空袭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并对此“真诚地道歉”。即便如此,美国空军监察长11月3日仍辩称,这起误杀10名平民的空袭行动系“无心之过”,“未违反包括战争法在内的任何法律”。

  可以说,巴古兹空袭揭开了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军事行动中杀害平民的“冰山一角”。过去20多年时间里,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等军事行动造成超过80万人死亡,其中平民约33.5万。然而,美国不但掩盖杀害平民的罪行,还一再阻止国际社会对其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调查。2020年,因国际刑事法院批准对驻阿富汗美军在阿富汗所涉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进行调查,美国政府还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相关人员实施制裁。

  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所言:“美国人说他们希望国际体系保持稳定,但他们常常是稳定的最大障碍。”(文/老度)

  • 相关阅读
  • 长期入侵南亚多国的印度黑客组织“幼象”攻击转向中国

      长期入侵南亚多国的印度黑客组织“幼象”攻击转向中国  中国网络安全厂商安天科技集团近日发布长篇分析报告《“幼象”组织在南亚地区的网络攻击活动分析》,披露一个长期入侵南亚多国的印度黑客组织,该组织近...

    时间:11-20
  • 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展两年后重开 冀防疫中重振旅游业

      中新社吉隆坡11月20日电 (记者 陈悦)在距离上次开展两年后,因新冠疫情影响一度停摆的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展于20日重新登场,被马来西亚业界视为疫情中“旅游业回归的重要指标”。  由于当前马来西亚日增新冠肺炎...

    时间:11-20
  • 中方向柬提供新冠疫苗占柬获疫苗总数近95%

      (抗击新冠肺炎)中方向柬提供新冠疫苗占柬获疫苗总数近95%  中新社金边11月20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20日消息称,迄今为止,中方已向柬方提供新冠疫苗占柬获得疫苗总数近95%,中国疫苗不仅安全...

    时间:11-20
  • 印度安得拉邦洪灾致17人死亡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0日电 据印度媒体20日报道,印度南部安得拉邦因持续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已有17人死亡、逾百人失踪。  《印度时报》报道说,安得拉邦从18日晚开始持续降雨,降雨在奇图尔、卡达帕、卡努尔和阿嫩...

    时间:11-20
  • 设施被毁资金短缺 加沙重建困难重重

      新华社拉姆安拉11月20日电 (国际观察)设施被毁资金短缺 加沙重建困难重重  新华社记者陈霖  本月21日,巴以最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结束即满半年。今年5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加沙地带武装组织和以...

    时间:11-20
  • 新华国际时评:坚持以开放合作引领亚太经济复苏

      新华社曼谷11月20日电 题:坚持以开放合作引领亚太经济复苏  新华社记者林昊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即将举行,中方期待同东盟各国一道,继续携手合作,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亚太地区的发展...

    时间:11-20
  • 三篇快评痛批立陶宛

      马上评|就在刚刚,三篇快评痛批立陶宛  澎湃评论员 东平  就在刚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家央媒齐齐发声,痛批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多次劝阻,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

    时间:11-20
  • 外媒:中国主流媒体齐声痛斥立陶宛“背信弃义”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外媒称,针对立陶宛批准台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中国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9日齐声痛斥立陶宛“背信弃义”,指其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据新加...

    时间:11-20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一揽子支出法案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9日电(记者高攀 许缘)美国国会众议院19日通过一揽子支出法案,将通过对富人和大企业加税来筹集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扩大社会福利支出。该法案将递交参议院审议,但审批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众...

    时间:11-20
  • 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人权状况堪忧

      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人权状况堪忧 俄罗斯呼吁白方与欧盟直接接触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19日电(记者林浩 李骥志)欧洲委员会人权专员杜尼娅·米亚托维奇在对波兰进行访问后于19日表示,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沿线的人...

    时间:1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