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强索商业机密 美国“黑手”伸向全球芯片产业

2021-11-27 05:30:4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黑手”伸向全球芯片产业(环球热点)

  美国政府近期以“提高供应链透明度”等为由,要求全球主要芯片制造企业提交核心商业数据,甚至有意动用美国《国防生产法》等国家安全法案,强迫他国企业交出“底牌”。

  在全球“芯片荒”愈演愈烈的当下,美国妄用国家力量夺取半导体供应链机密,引发国际舆论哗然。专家指出,美国此举意在遏止自身先进制造业下滑趋势,重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围堵中国芯片及其他高科技产业发展。长此以往,必将扰乱国际供应链秩序,阻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不择手段——

  强索商业机密 胁迫在美建厂

  美国商务部和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9月23日召集半导体行业人士开会讨论供应链问题。当天,美商务部发出通知,要求半导体供应链企业在45天内“自愿”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库存、产能、供货周期、客户信息等26项核心数据。信息征集对象覆盖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包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分销中间商和终端用户等。

  据统计,台积电当前占全球高端芯片产能达到58%,三星占18%。二者交出数据,意味着全球高端芯片订单数据在美国政府面前暴露无遗。《韩国经济新闻》指出,披露核心信息将公开企业的半导体技术水平,可能令企业在议价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日本经济新闻》称,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这3家尖端半导体企业正在展开激烈竞争。在此情况下,企业对信息管理工作尤为敏感。非美国企业担心,内部信息可能流向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的竞争对手美国英特尔公司。韩国《韩民族日报》更刊发社论直言,美方的要求已达到侵害韩国经济主权的水平,严重损害两国互信,对美国谋求建立的技术同盟也无帮助。

  针对外界质疑,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如果企业不交,将发动《国防生产法》等强制措施。该法案由美国国会于1950年朝鲜战争时期批准颁布,旨在紧急状态时准许美国联邦政府直接指挥工业生产,储备战时物资。

  在美国施压下,台积电、三星等企业最终“服软”。美国政府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70多家企业已向美国商务部提交半导体供应链相关信息,其中包括亚马逊、思科、美光科技、台积电、联华电子、韩国SK海力士、日本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等知名厂商。

  强索数据之外,美国还力推“半导体供应链回流美国”。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2500亿美元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其中约520亿美元用于资助半导体研究、设计和制造。路透社表示,该专项基金将用于补贴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企业在美国的工厂。《纽约时报》称,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起,美国就试图迫使芯片制造厂商回到美国,随着台积电今年宣布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这项政策正在宣告胜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经过与美国政府部门接洽,台积电决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三星也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入170亿美元建厂并于2024年投产。但显然赴美建厂并不符合这些企业的最大利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接受美《时代》周刊采访时承认,在美国建厂是由于“政治驱动”,“成本远高于台积电预期”。台积电本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扩张产能,但“越看,越觉得还不够。”同时,在美国本土招到合格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也存在困难。他表示,“半导体本地化不会增加供应链的弹性”,甚至可能“降低弹性”。

  别有用心——

  构建“芯片霸权” 意图以“芯”遏华

  数十年来,全球芯片制造产能持续向亚洲转移。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亚洲占全球芯片产能的79%,美国占全球芯片产能的12%,远低于1990年的37%。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唐·格雷夫斯承认,当前美国半导体行业面临两大危机,一是半导体供应短缺扰乱了汽车、消费电子等多个关键行业,造成企业裁员和经济复苏放缓;二是美国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长期领导力”面临威胁,过去20年美国占全球半导体生产的比重大幅下滑。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对本报记者指出,美国借助其经济、科技实力及政治影响力,强索他国半导体关键数据,虽然冠以“增加供应链弹性”的名义,但本质目的在于掌控全球供应链,构建美国芯片霸权。同时,美国还有意将芯片“武器化”,控制他国命脉、威胁他国产业安全。

  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近日以“美欲强占半导体供应链,拜登版‘美国优先’启动”为题报道,指出美国的真正目的是命令半导体厂商优先向美国供应半导体,保护美国科技和汽车产业。美国赤裸裸保护本土产业的行为,让他国企业陷入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表示,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旨在巩固高科技领域领先优势和控制产业链下游重点产业,从而维持全球供应链上其他国家对其不对称依赖关系,并将其他国家锁定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夺取商业机密,试图全面掌握其他国家重要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发进展,了解其生产、营收和客户信息,并辅以所谓审查手段限制和打击这些企业,为其国内芯片企业提供有利的竞争环境,从而提升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能力和国际地位。

  早在今年2月24日,拜登就签署总统令,要求100天内调整半导体、高容量电池等4个重点品类的供应链,意在构建稳定的采购体制。《日本经济新闻》称,该总统令针对中国的意味浓厚,美国力争在重点产品上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中国科技崛起显然令美国感到焦虑。前有针对中兴、华为的禁令,后有无故吊销中国电信在美牌照,如今,美国连美企、韩企在华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施加干扰。

  据彭博社报道,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拜登政府近期拒绝了英特尔公司在中国的增产计划。英特尔曾提议在中国成都的一家工厂生产硅晶片,遭到拜登政府的强烈反对。此外,韩国半导体企业SK海力士近期计划在中国无锡半导体工厂引进荷兰阿斯麦公司的极紫外光刻机,遭白宫阻挠,理由是“担心中国或将美国及其盟友技术运用于提高军事能力,产生安全威胁”。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指出,当前,美国本土先进制造能力持续下降,在芯片先进制程等方面技术难以取得突破。同时,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执意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阻断了向中国发售制造芯片的相关设备,打乱产能节奏,干扰全球供应链。此举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剧了全球芯片断供。多重刺激下,美国急于激励本国芯片制造业,提升本土企业科研能力,实现芯片先进制程和产能上的飞跃,巩固美国供应链安全。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越来越多地和中国在以芯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领域发生摩擦,甚至不断突破美国自己设置的行业规则和基本商业底线,这反映了美国当前面临的一项深刻困境,即美国过去重视金融化,导致制造业严重空心化。在美国看来,除非采取霸道措施进行拦截,否则产业能力向中国转移几乎就是定势。”沈逸说。

  害人害己——

  干扰产业秩序 阻碍技术创新

  美国政府无理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早已恶迹昭著,其中最典型的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遭遇。2013年,美国以违反《反海外腐败法》为由逮捕该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随后对他提起诉讼并对阿尔斯通公司处以7.72亿美元巨额罚款。在美方巨大压力下,该公司最终将其电力业务出售给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王勇认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了全球供应链,各国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上下游分明的垂直分工体系,构成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美国沿着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操弄的思路,企图重组全球供应链,搞自己团团伙伙的‘小圈子’,加强美国对关键技术的控制,企图建立一个去中国化、去俄罗斯化的供应链体系,实际上打乱了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布局,对全球正常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秩序造成极大破坏。

  沈逸指出,美国动用国家力量为本土企业扫清竞争障碍,最多只能为美国产业升级换代、重振实体制造业争取临时性的时间窗口。但美国动辄挥舞大棒,把使用国家强权视为常态,最终将带来反作用,使本土企业产生惰性,降低美国产业升级换代的自主动力。

  “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上,他国企业随时面临‘定时炸弹’爆炸的风险。长此以往,国际社会必将加深对美国的不信任感,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将被边缘化。当中国芯片自主制造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后,其他国家将倾向于和中国合作,避免与美国交易。”沈逸说。

  “由于很多芯片企业同中国有较为密切的商业往来,通过索取这些企业的相关数据,有利于美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中国相关企业进行精准打击。但从长远看,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和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徐秀军说。

  “美国将如何使用强索到的半导体行业数据,目前尚不清楚。但美国把中国视作竞争对手,必然会据此对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出手遏制。不过,这也将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和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促使中国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投入,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未来,中国的芯片技术发展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王勇说。

林子涵

  • 相关阅读
  • 执意推进排污入海 日本准备砸重金宣传消除形象受损

      中新网11月29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28日报道,为消除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放入海可能导致的海边休闲活动形象受损,日本政府开始对福岛县海水浴场的设施改造和旅游宣传等进行支援,将在该县推进感受大海魅力...

    时间:11-29
  • 纽约61岁亚裔突遭男子石块袭击头部 警方展开调查

      中新网11月29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28日报道,美国纽约市警察局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局的仇恨犯罪特别工作组,正在调查在皇后区发生的一起对一名亚裔女性的袭击事件。该女子仍然处于危急状态。  警方称,当地时间2...

    时间:11-29
  • 乌克兰边境不平静 克宫望年底前再次举行“普拜会”

      中新网11月29日电 综合报道,乌克兰边境局势升温之际,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近日表示,克里姆林宫希望,俄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年底前举行会晤。当地时间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在瑞士...

    时间:11-29
  • 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有啥症状?疫苗还有用吗?世卫发声

      中新网11月29日电 综合报道,近日,“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全球关注,多国陆续升级防疫措施积极应对。世卫组织28日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奥密克戎毒株将引发更严重的疾病,正与专家合作了解奥密克戎毒株对于目前...

    时间:11-29
  • 秘鲁地震已造成10人受伤

      据秘鲁国家民防局当地时间11月28日最新消息,秘鲁北部亚马孙大区7.5级地震已造成10人受伤,175人财产受损,至少405人生活受影响。目前未有人员死亡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报告11所房屋完全损毁,28所房屋...

    时间:11-29
  • 土耳其四耳小猫萌翻网络 主人:原为流浪猫 听力正常

      近日,一只长着4只耳朵的土耳其小猫走红网络。这只4个月大的小猫原本是流浪猫,后来被现在的主人贾妮斯收养,取名为迈达斯。  贾妮斯说,迈达斯除了有4只耳朵之外,其他方面与普通猫咪无异。  兽医雷沙特说,...

    时间:11-29
  • 各方分歧依旧白波难民危机持续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连日来,白俄罗斯与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边境的难民危机仍在发酵,其中以白波边境难民问题最为突出。进入本周,一度紧张的白波难民危机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各方分歧依旧、矛...

    时间:11-29
  • 新冠病亡率:未接种高出完全接种十多倍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未接种疫苗人群死于新冠病毒的几率是完全接种人群的14倍,且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几率是后者...

    时间:11-29
  • 洞察号“洞察”到火星地下200米

      洞察号“洞察”到火星地下200米  进一步揭露红色星球深处地质历史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行星科学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探测器正在采集火...

    时间:11-29
  • 法德比荷举行部长级会议讨论非法移民问题

      中新社巴黎11月28日电 (记者 李洋)法国、德国、比利时与荷兰四国当地时间28日举行部长级会议,讨论非法移民及打击偷渡问题。  此次部长级会议当天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加来举行,四国负责内政或移民事务的部长,...

    时间:11-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