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奥密克戎来袭 全球抗疫压力陡增

2021-12-16 04:21: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奥密克戎来袭 全球抗疫压力陡增(环球热点)

  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出现,世界多国再次深陷抗疫“泥潭”。

  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欧洲平均单日新增35.9万例新冠确诊病例,占全球日增病例的66%。时近岁末,陆续而来的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将加重多国的抗疫难度,给美欧社会经济带来严峻挑战。

  疫情反扑 挑战加重

  自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以来,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再次陷入严峻局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美国共有19州报告43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约1/3的感染者有国际旅行史,且大多为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年轻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萝谢尔·沃伦斯基10日表示,在过去的7天内,美国日均新增37%的确诊病例,其中99.9%的新增病例来自德尔塔毒株。

  尽管奥密克戎毒株迅速扩散,德尔塔毒株仍是美国流行的主要毒株。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全美共44个州和地区处于高水平社区传播状态,感染面积超过77%。

  当地时间11月26日,美国宣布将从11月29日开始对来自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等8国的公民实施旅行限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分析认为,“从禁飞令并未在同日生效这点来看,美国政府非常清楚,即便执行了所谓的旅行限制,也无法阻止病毒进入美国,甚至不能排除病毒或已入侵该国的可能。颁布旅行限制不过是为了短期内避免医疗系统崩溃,缓解拜登政府的抗疫压力,并试图减轻民众的不满和恐慌。”

  除了要面对疫情严峻挑战,美国政府还须解决居高不下的通胀以及供应链短缺等问题。

  苏晓晖指出,“美国即将进入新一轮紧张的政治周期中,因此,疫情反弹、高通胀、供应链失衡等危机都会威胁到民主党的中期选举,在这个关键时期,美国政府所做的反应将更多考虑到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

  早在疫情发生之初,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便在戴口罩、隔离措施、病毒危害性等问题上处于对立状态,迟迟无法达成有效共识,深陷“为反对而反对”的党争泥潭。苏晓晖表示,“在疫情蔓延全球之际,美国仍围绕着是否该戴口罩、接种疫苗等防疫措施争执不休,导致社会对立情绪严重,政治撕裂将不利于美国政府抗击疫情,使该国抗疫形势雪上加霜。”

  防疫转严 抗议频发

  12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部分欧洲领导人与专家警告,奥密克戎毒株将超越德尔塔毒株,成为部分欧洲国家的主要流行新冠毒株。苏格兰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表示,“我们预计奥密克戎将在几天内赶上德尔塔。”

  当下,欧洲多项疫情指标居高不下,各国纷纷颁布旅行限制令、疫苗通行证、强制戴口罩、强制接种新冠疫苗等防疫措施,引发欧洲民众强烈不满,成千上万的抗议者走上街头,反对政府新颁布的防疫政策“威胁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其中发生在比利时、奥地利、荷兰、法国、意大利、瑞士的抗议示威尤为激烈。

  在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无异于火上浇油。英国《经济学人》刊文指出,“欧洲各地因封锁而引发的愤怒将导致新冠确诊病例激增,强制疫苗接种将‘被迫’成为各国未来的主流防疫措施。”

  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内部应讨论强制接种新冠疫苗,但是否这样做由各成员国自行决定。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欧洲多国考虑强制接种新冠疫苗实属无奈之举,领导层与民众能否就此达成共识也还未知。一方面,强制接种政策须符合各国的法律程序;另一方面,部分官员和民众对疫苗有效性存疑,并认为此政策是对‘自由’和‘人权’的侵犯。”

  “此次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毒株引起,目前人们对该变异毒株的了解相对较少,对其传染性和逃避免疫的能力还未有定论,容易对疫情作出错判,如过度恐慌和过度懈怠。”闫瑾认为。

  此前,美国《大西洋月刊》曾刊文指出,面对新一波疫情,欧洲各国已不再像去年疫情严峻之际,达成合力抗疫的共识。分析认为,欧洲的防疫措施被划分成奥地利式的“严控模式”和法国式的“鼓励模式”,两种抗疫模式显示出新一波疫情正在撕裂欧洲。

  闫瑾表示,“卫生防疫权本就不属于欧盟,所以出现防疫分歧也很正常,疫情的反复使欧洲多地深陷防疫疲劳,各国间的考虑也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开始逐步放弃对疫情的防控,提倡‘与病毒共存’;有些国家则认为只有提高疫苗接种率,才能放松防疫措施。”

  清零政策 备受肯定

  在奥密克戎毒株的“突袭”下,不少外媒开始对中国的“清零”政策表示肯定,认为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证明了中国抗疫策略的合理性。

  在此之前,部分国家曾陆续更改防疫策略,采取“与病毒共存”模式,希望能通过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遏制疫情发展,但在德尔塔与奥密克戎“双重夹击”下,各国只能重新关起国门,收紧防疫措施。

  英国广播电视中文网撰文指出,即便是曾经的抗疫优等生如新加坡、以色列,在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后都相继选择“与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最终导致疫情严重反弹。反观中国,自疫情暴发以来便持续坚持“动态清零”,成功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夯筑起坚强堡垒。

  “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防疫政策的有效性。西方世界常年奉行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高于一切。从持续发酵的抗议活动便可得知,要想在美欧等国推行强制性防疫政策,必然面临强大阻力。”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认为。

  分析人士表示,为了避免医疗体系崩溃、尽快恢复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国家不得不推行强制性防疫措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强制性措施的出现,足以反映出欧盟对当前处境的绝望。

  • 相关阅读
  • 综述:美联储政策符合预期 纽约股市明显上涨

      新华社纽约12月15日电 综述:美联储政策符合预期 纽约股市明显上涨  新华社记者刘亚南  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公布的货币政策决定符合市场预期,投资者担忧情绪缓解,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当天先抑后扬,收...

    时间:12-16
  • 美国为80万新冠病亡者鸣丧钟 英国日增确诊病例数创新高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综合消息: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5日17时58分(北京时间16日零时58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713591例,达到270791973例;死亡病例增加7025例,达到5318216例。...

    时间:12-16
  • 法国体育界人士:奥运会是运动员的舞台 不应被政治化

      新华社巴黎12月15日电(记者肖亚卓)法国前体育部部长、击剑项目奥运会冠军劳拉·弗莱赛尔1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旗帜鲜明地反对了部分西方政客将奥运会政治化的做法。  “当我们在讨论奥运会的时候,我们...

    时间:12-16
  • IMF: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创新高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5日电(记者高攀 熊茂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26万亿美元。  数据显示,2020年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时间:12-16
  • 2020年韩首尔婚姻登记数量创20年最低 新生儿减幅超6成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报道,根据韩国首尔市公布的2000年至2020年人口动向分析结果显示,在过去20年间,首尔市的婚姻登记数量约减少一半,创下最低值。出生人口与2000年相比,更是减少了约64...

    时间:12-16
  • 秘鲁卫生部:尚未检测到奥密克戎变体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秘鲁《公言报》报道,当地时间15日,秘鲁卫生部公共卫生监督执行主任穆奈科表示,目前尚未在秘鲁境内检测到奥密克戎变体的感染病例,此前报告的疑似病例检测结果都为阴性。  穆奈科指出,目...

    时间:12-16
  • 加拿大重新呼吁民众避免“非必要”出境旅行

      (抗击新冠肺炎)加拿大重新呼吁民众避免“非必要”出境旅行  中新社多伦多12月16日电 (记者 余瑞冬)尽管圣诞假期即将来临,加拿大政府仍在12月15日更新其国民旅行建议,再度呼吁加拿大人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出...

    时间:12-16
  • 印度尼西亚首现奥密克戎确诊病例 无海外旅行史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6日,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长布迪·古纳迪·萨迪金表示,印尼已确认首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当地时间10月10日,印尼首都雅加达民众在室外用餐。 中新社记者...

    时间:12-16
  • 国际奥委会主席:大多数国家,不跟!

      中新网12月16日电 综合报道,近来,以美国为首的个别西方国家相继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对此,国际奥委会(IOC)主席巴赫明确表示,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加入美方主导的这一行动。同时,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

    时间:12-16
  • 研究报告:美国以“捍卫民主”为名干涉侵犯他国主权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美国干涉阴云下的世界人权困局》报告指出,作为世界上干涉别国内政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以“捍卫民主”为名干涉侵犯他国主权,侵害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