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社会:2021中国科技创新收获满满

2022-01-03 03:22: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中国科技创新收获满满(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3日 第 06 版)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1年12月27日0时55分,历时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此次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第4次出舱。后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投入下一阶段在轨工作任务。

  2021年,中国在航空领域捷报频传,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这一年,中国科技稳步推进,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征途上大踏步前进:一系列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一大批科技成果涌现,在世界科技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国际社会禁不住纷纷探寻中国科技界收获满满的秘诀所在。

  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2位

  2021年,中国科技界发展收获了国际舆论持续且普遍的关注: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天问一号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继2020年中国物理学家宣告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之后,中国量子计算再获重大进展,成为唯一在两个物理体系中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西班牙理论物理学家胡安·何塞·加西亚-里波尔说,“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质量和规模都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的能力是非凡的”;

  中国核聚变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法新社援引专家的话指出,“这为开发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带来希望”;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俄罗斯列格努姆通讯社报道称,这体现出中国坚持合作的理念,表明了中国与各国共建美好未来的想法。

  ……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2位。连续9年排名上升,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进入全球前3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中国现在申请的专利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领先于日本。如果中国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发展,3年之内申请专利数量就很有可能超越美国。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在北京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按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4个领域居世界第1位;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中国排名上升2位,居世界第2位;中国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报道,前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研究员菲利克斯·德莫亚·阿内贡表示:“中国近年来的科研论文增长非常迅速,数量上已超过美国。而且近年来,中国与美国的平均科学影响力之间的差距已在缩小。”

  通过规划促进科技发展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近日发表古巴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卡洛斯·路易斯·埃查瓦里亚·卡夫雷拉的文章强调,在如何通过规划促进科技发展方面,中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例子。国家的力量已成为制定指导方针,并采取措施在与生产过程的持续联系中促进科技进步的基础。本文旨在分析2006年-2020年中国的技术发展战略。关注这一时间段是因为它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合。文章指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设计和实施技术发展战略的动态性是其取得目前成功的原因。根据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判断本国实际情况,这使其在每个时期都能采取可行的政策,同时又始终坚持令中国成为创新强国的愿景。

  2021年8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中国高水平科研发展提供新的政策指导。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科技发展现在的局面是根据其战略计划发展而来的。2006年,中国开始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希望到2020年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能力。中国一直在增加研发投资,降低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中国的研发投入在2006—2020年期间稳步上升。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达到近2.4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根据官方数据,2020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约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76.6%。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文章报道还注意到,中国2021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为到2025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设定了路线。为寻求科技上的自立自强,中国决定在这五年中让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

  外媒普遍关注到中国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视。英国科技新闻网站“注册者”的报道指出,“科技自主自强”发展战略是2021年中国全国两会三大热点之一。埃菲社报道强调,中国要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面对西方对中国核心技术的掣肘,中国大幅增加科研投入,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美国商业杂志《财富》报道则指出,“‘十四五’规划出台之际,中国正致力于在关键技术领域减少对美国等国家的依赖,并力争成为一个科技超级大国。”

  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

  “积极的投资和充足的人才是支撑中国科研实力发展的关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目前,中国科研人员有210万人,是全世界最多的。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报道指出,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教育改革,重视技术、数学和物理教育,还对相关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和大学进行巨额投资。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认为,中国教育质量在过去十年里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博士级别。根据乔治敦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2021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目前,每年美国的大学每培养2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博士毕业生,中国的大学就大约能培养3名。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这几类博士毕业生的人数将大约是美国的近2倍,超过7.7万人,美国则为4万人。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研究员雷姆科·兹韦茨卢特在2021年10月为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撰写的一份报告则指出,就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而言,中国已经超过美国。2019年,中国授予了188.6万个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本科学位和32.6万个硕士学位,美国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4.5万和17.1万。

  报道指出,这一切并非偶然。人口规模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国政府的政策对中国在精英教育方面赶超美国至关重要。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了教育的现代化和扩张,教育被列为现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此后,中国扩大博士项目,每年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博士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中国将人才视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旨在通过自主创造附加值更高的本土产品和技术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中国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在加大。法国《世界报》网站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出,在截至2019年3月底的那个财政年度内,18460名日本大学研究人员至少在中国待过一个月,这一数字4年内增加了25%。中国已超过韩国成为日本研究人员的优先目的地。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报道也指出,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经济“向东转”的21世纪,众多重要科研行业的专业人士正在向东方移民。2020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了约4.57万个项目,并授予360万项专利。报道指出,中国最诱人的是为国外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职位和属于自己的研究团队。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打破束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中国正不断推出新举措,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研力量茁壮成长。

  • 相关阅读
  • 日本小笠原诸岛附近海域发生6.3级地震

      新华社快讯:据日本气象厅消息,日本小笠原诸岛附近海域4日清晨发生6.3级地震。...

    时间:01-04
  • 古特雷斯欢迎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的联合声明

      当地时间1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古特雷斯在声明中赞赏五个核武器国家对其需要遵守双边和多边不扩散、裁军和军...

    时间:01-04
  • 德国累计确诊超720万 奥密克戎感染病例超三万

      (抗击新冠肺炎)德国累计确诊超720万 奥密克戎感染病例超三万  中新社柏林1月3日电 (记者 彭大伟)德国疾控机构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突破720万。其中,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病例超3万。  ...

    时间:01-04
  • 风物长宜放眼量——2021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科技政策

      科技日报国际部  编者按 过去一年,新冠疫情仍在盘桓,但在科技加持下,一度停滞的经济艰难复苏,数字经济发展则是别开新局;过去一年,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引起了更多国家的关注,更多地开始向科技要答案,呼唤...

    时间:01-04
  • 美国芝加哥新年假日枪击案频发 致6死25伤

      中新社纽约1月3日电 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2022新年假日枪击案频发,共造成6人死亡、25人受伤。遇害者中包括一名未成年人,引发广泛关注。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从去年12月31日傍晚到今年1月2日深夜,...

    时间:01-04
  • 中国与中亚:因为信任,所以靠近

      (国际观察)中国与中亚:因为信任,所以靠近  中新社努尔苏丹1月3日电 (记者 张硕)2022年伊始,中国与中亚多国陆续迎来建交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亚外交政策领域的...

    时间:01-04
  • 文在寅任内最后一次新年致辞 强调“全民团结”“全球领先”

      中新社首尔1月3日电 题:文在寅任内最后一次新年致辞 强调“全民团结”“全球领先”  中新社记者 刘旭  当地时间1月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青瓦台发表2022年新年致辞。这是文在寅任内最后一次新年致辞,内容涉...

    时间:01-03
  • 柬埔寨将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发行政府债券

      中新社金边1月3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为了扩大国内融资渠道,提高财政和金融政策效率,柬埔寨政府正积极筹备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发行政府债券。  柬埔寨国家银行1月3日在《宏观经济概况与展望报告》中披露,政府计...

    时间:01-03
  • 柬埔寨邮电部敦促业者改善服务质量

      中新网金边1月3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柬埔寨邮电部1月3日敦促移动电信和互联网供应商,须在3个月内改善服务质量,否则将会面临官方严查。  柬埔寨邮电部消息称,近年来国内移动电信和互联网服务质量,无法跟上用...

    时间:01-03
  • 泰国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持续上升 拟暂停免隔离入境措施至1月底

      (抗击新冠肺炎)泰国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持续上升 拟暂停免隔离入境措施至1月底  中新社曼谷1月3日电 (记者 王国安)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3日对媒体表示,由于国内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持续上升,泰国拟暂...

    时间:01-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