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式民主弊端持续引发反思

2022-01-10 10:00:50

来源:人民日报

  国会山骚乱事件发生一年来,美国政治极化日益加剧——

  美式民主弊端持续引发反思(深度观察)

  本报记者 李志伟

  核心阅读

  今年1月6日是美国国会大厦遭暴力冲击事件一周年。分析认为,该事件充分暴露美国选举制度乱象,凸显美国政党撕裂、政治分裂、社会民众的极端分化和分裂,不仅令美国国家形象严重受损,也引发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对美式民主制度弊端的反思。值得关注的是,一年来,这种极化与撕裂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近日,美国多家媒体民调显示,国会山骚乱事件一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继续尖锐对立,政治极化加剧。很多美国民众对政治环境恶化感到失望和无奈,对美式民主制度和政治健康运行的信心下降。

  “美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一天”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统计并认证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各州选举人团计票结果。会议开始后不久,部分示威者冲进国会大厦,发生严重骚乱事件,造成包括1名国会警察在内的5人死亡、130多人受伤,首都华盛顿特区被迫实施宵禁。多国政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批评美国国会暴力冲击事件。

  国会山骚乱成为美国政治史上的标志事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说,骚乱可能只是美国民主“更深层次撕裂的前兆”,那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一天”,在美国历史上的这一污点“仍将影响几代人”。《纽约时报》文章指出,“这是对美国民主灯塔形象的一记重击”。

  1月6日,拜登在国会大厦发表讲话称,特朗普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制造并传播一系列谎言,落败后试图阻止权力的和平移交。他指责特朗普支持者试图通过发动“叛乱”改写美国历史,而特朗普却坐视不管。

  特朗普很快发表声明回击说,一年来,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乱象、边境移民危机、国内疫情失控、通胀高企等证明,拜登作为总统“不称职”。特朗普还再次质疑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1月6日分别举行纪念活动,但国会几乎所有共和党人都选择缺席。分析指出,这正凸显两党歧见之深。事实上,围绕这一事件的调查与政治撕裂仍在持续发酵。去年6月,民主党人在国会众议院主导成立“国会山骚乱事件调查特别委员会”,但9名成员无一人由共和党人提名。共和党人对此提出强烈抨击,认为该委员会及其调查具有强烈的党派偏见。委员会的调查工作也一直受到阻碍。

  “美国人对民主的未来深感悲观”

  国会山骚乱事件让美国的政治对立、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美联社一份最新民调显示,九成的民主党人认为这一事件“非常暴力”或“极其暴力”,而六成的共和党人认为这一事件“不是暴力”或只是“有点暴力”。美联社评论说,这反映出美国政治两极分化,关于事件的虚假描述仍在继续。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说,国会山骚乱一年后,“美国人对民主的未来深感悲观”。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与益普索集团联合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64%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民主“面临失败的风险”,70%的人认为美国“正处于危机之中”。

  皮尤中心民调显示,57%的国际受访者和72%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已不是所谓的“民主典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民调也显示,只有7%的美国年轻人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健康”,52%的年轻人认为美国民主“陷入困境”或“失败”。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评论说,国会山骚乱事件对美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持久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认为“更多的暴力即将到来,民主本身可能受到威胁”。

  “人们对美国国内民主运作的自豪感越来越低落。”《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表示,美国人对美式民主的认同感在急剧地下降。

  “标志着美国全球实力和影响力明显衰落”

  国会山骚乱事件持续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式民主的质疑。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说,该事件继续在美国政治中引起反响,其影响不仅限于国内,还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标志着美国全球实力和影响力明显衰落”。

  福山还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政治变得越来越两极分化,并且持续陷入僵局。美国制度存在明显问题,政治受到金钱熏染、选举制度越来越不符合民主选择,但美国似乎无法进行自我改革。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过去这一年,“美国民主的危机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加拿大皇家大学政治学教授托马斯·迪克森在《环球邮报》撰文说,美国的经济差距、种族差距、社会差距导致了政治上的左右两派意识形态分化。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安东尼·法约拉表示,国会山骚乱可能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而是一个转折点。“在更广泛的叙事中,美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无法达成共识,其民主支柱和全球影响力被不可挽回地削弱了”。当世界看到一个分裂的、与自己开战的美国时,美国盟友正在做出自己的判断:一个反复无常的美国再也不能像一些人曾经认为的那样,被视为民主的典范或可靠的伙伴。

  美国前总统卡特撰文说,他为美国的民主感到担忧,美国正在不断扩大的深渊边缘摇摇欲坠。如不采取行动,美国将面临国内冲突和失去民主的真正风险。

  (本报华盛顿1月9日电)

  • 相关阅读
  • 荷兰新政府宣誓就职

      当地时间1月10日,由第四次出任首相的吕特领导的荷兰新政府在海牙诺丁堡宫(Noordeinde Palace)宣誓就职。  自去年3月荷兰举行大选后,由于各党迟迟未能就组阁达成协议,新政府历时创纪录的299天才得以就职。 ...

    时间:01-10
  • 国际SOS发布2022年度全球风险展望 员工身心健康引关注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国际SOS集团日前发布《2022年度全球风险展望》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全球各类企业机构正考虑提升对员工健康的投入,并努力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风险态势。  这一结论基于对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

    时间:01-10
  • 韩国新增确诊病例数稍降 部分防疫措施有望放宽

      (抗击新冠肺炎)韩国新增确诊病例数稍降 部分防疫措施有望放宽  中新网首尔1月10日电 (作者 刘旭 刘婧妮)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当地时间10日通报,截至当日零时,韩国较前一天0时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07例,...

    时间:01-10
  • 外媒:印度国防部长新冠检测呈阳性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印度媒体10日报道,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新冠检测呈阳性。...

    时间:01-10
  • 法国累计确诊病例超1200万 亚洲多国疫情持续加重

      (抗击新冠肺炎)法国累计确诊病例超1200万 亚洲多国疫情持续加重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综合消息: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日10时21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3069110...

    时间:01-10
  • 《自然》论文:免疫逃逸或是奥密克戎快速传播主因之一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在线发表一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其揭示出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在南非的检出和传播动力学显示,免疫逃逸或许是被观察到的...

    时间:01-10
  • 外媒:阿富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致9人死亡4人受伤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当地时间10日,消息人士称,阿富汗楠格哈尔省一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

    时间:01-10
  • 托卡耶夫:大规模反恐行动和维和人员在哈任务临近尾声

      中新社努尔苏丹1月10日电 (记者 张硕)当地时间10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就哈萨克斯坦局势召开成员国领导人视频峰会。  据哈通社消息,会议首先默哀一分钟,以悼念在近期哈全国各地的暴乱活动中不幸遇难...

    时间:01-10
  •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被判4年监禁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内比都消息:缅甸一法院10日判处国务资政昂山素季4年监禁,罪名包括非法进口及拥有进口对讲机、违反防疫规定等。  昂山素季及其辩护律师在法庭上坚持无罪辩护,但未被法庭采纳。资料图为:...

    时间:01-10
  • 托卡耶夫:哈萨克斯坦经历了国家独立历史上最艰难时刻

      中新网努尔苏丹1月10日电 (记者 张硕)当地时间10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就哈局势召开成员国领导人视频峰会。  据哈通社消息,峰会首先默哀一分钟,以悼念在近期哈全国各地的暴乱活动中不幸遇难的无辜公...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