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新华国际时评:“免疫落差”?西方更该关注“防疫落差”

2022-02-17 18:24: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免疫落差”?西方更该关注“防疫落差”

  新华社记者张莹 林小春

  这个冬季,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来势凶猛。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和隐蔽性大幅提升了防控难度,但它的致病性比德尔塔毒株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部分欧美国家计划或已开始全面放松防疫。

  一些西方媒体和智库将欧美的防疫措施奉为标杆,随着欧美国家相继宣布“解封”,部分“专家”开始对中国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说三道四。近日有观点称,“动态清零”政策使中国与其他国家形成“免疫落差”,在面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时更脆弱。

  显然,这类说法带着强烈的政治偏见,而不是基于对疫情态势的科学分析。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后新冠大流行是否走到“拐点”,科学界对此仍存争议。坚持“动态清零”不仅有效挽救生命、减少死亡病例,也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有助于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

  首先,生命至上,评价防疫政策的第一标准就是挽救生命的成效。从整体人口水平来看,“动态清零”政策将使中国以极低的死亡病例数度过新冠大流行期。过去两年,中国新冠死亡病例数、住院病例数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15日,全球累计新冠死亡病例数已超过582万,仅美国一国的死亡病例数就高达91万多。而中国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迄今累计死亡病例数仅几千例。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病毒研究项目统计,全球仅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个国家每10万人口新冠死亡病例数少于1人。

  由于疫苗覆盖率逐步提高,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降低,近期全球新冠病亡率有所下降,这成为一些国家认为新冠疫情正向“流感化”发展并计划放松防疫的依据。但事实上,新冠大流行并没有在短期内结束的迹象。由于奥密克戎毒株的高传染性,全球新增病例数持续高企,新增死亡病例数仍处于疫情暴发以来较高水平。以美国为例,该国近期平均日增死亡病例数已高于去年秋天德尔塔毒株传播高峰时期。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警告:“更多的病毒传播意味着更多的死亡……此时任何国家(在疫情面前)无论是投降还是宣布胜利,都为时过早。”

  其次,坚持“动态清零”政策避免了医疗资源挤兑,最大限度减小了疫情的冲击,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中国贡献。面对疫情大考,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中国还与国际社会开展全方位抗疫合作,仅在疫苗合作方面,中国在2021年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不少观察人士已看到中国防疫政策对稳定世界经济、保障供应链安全的积极意义。美国《彭博商业周刊》网站日前发表评论文章说,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避免了本国出现大量死亡病例,并确保从苹果手机、特斯拉电动车到化肥和汽车零部件等众多商品继续流向世界其他地方。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希望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且不愿忍受短缺和价格上涨,那么他们应该希望中国坚持其防疫政策。否则,感染和死亡人数激增可能致使全球供应链陷入停顿,导致通胀上升。

  第三,新冠病毒的变异规律尚不明确,急于放松防控将加速病毒传播,为其变异提供“温床”,有可能孕育更危险的变异毒株。有观点认为,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传染性和致病性呈反向关系,奥密克戎毒株就是这种进化选择的结果,病毒还会继续朝更温和方向演变,直至能与人类“共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表示,“传播力越强,其毒性越弱,致病力也就越弱”在生物学上基本不可能实现,新冠病毒变异至少到目前为止也看不到这种规律,认为未来将出现这种趋势的观点过于乐观。

  某些西方人士将疫苗保护效力与“免疫落差”联系起来,背后逻辑十分荒谬。奥密克戎毒株显示出免疫逃逸特征,各款新冠疫苗预防感染的效力均有下降。世卫组织专家多次呼吁,不能仅依靠疫苗保护民众,需要继续采取社交隔离等措施推动降低病毒传播率。奥密克戎流行期间的大量死亡病例表明,欧美国家的免疫力水平是以生命为代价形成的。放松防控将大幅提升病毒变异风险,而新的变异毒株出现后又可能带来新的“免疫落差”。由此可见,为获得免疫力而“硬闯”疫情的做法毫无科学性可言。事实上,多国公共卫生专家已对“带疫解封”表达了担忧。

  其实,所谓“大流行终结论”“防疫放开论”的背后,是一些国家防疫政策无力阻断病毒传播的无奈;以“免疫落差”来贬低中国防疫政策的背后,是西方舆论对自身“防疫落差”的视而不见。相比而言,中国从实践中摸索形成的“动态清零”政策更主动,彰显了为生命负责、为世界负责的担当。某些西方媒体和智库只有摒弃偏见,跳出疫情政治化的窠臼,才能凝聚更多共识,回归防疫措施的科学探讨,助力世界早日走出疫情的“至暗时刻”。

  • 相关阅读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解决乌克兰问题要回到落实新明斯克协议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解决乌克兰问题要回到落实新明斯克协议  新华社联合国2月17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17日就乌克兰问题举行公开会,审议新明斯克协议的执行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阐述中方对当前乌克...

    时间:02-18
  • 乌克兰富豪集体跑路 最富的前100位跑了96个

      乌克兰富豪集体跑路 最富的前100位跑了96个  总统喊话:24小时内回来!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及媒体不断炒作“俄罗斯即将袭击乌克兰”一说,令俄乌边境局势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结果,俄罗斯没有...

    时间:02-18
  • 俄罗斯公布对美国就安全保障回应的书面答复

      中新社莫斯科2月17日电 (张萌 田冰)俄罗斯外交部17日向美国驻俄大使沙利文送达俄方对美方就有关安全保障建议回应的书面答复文件,并在其官网上公布了答复文本。  俄方指出,美方没有对俄方拟定的安全保障条约草...

    时间:02-18
  • “遇见小王子”展览揭幕 《小王子》原稿首次在法国展出

      中新社巴黎2月17日电 (记者 李洋)“遇见小王子”展览当地时间17日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揭幕。法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作《小王子》原稿通过此次展览首次在法国展出。  展览主要围绕法国著名作家、艺术家安托万·德...

    时间:02-18
  • AI首次控制核聚变

      AI首次控制核聚变  科技日报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尽管无限清洁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次,“深度思维”正在尝试以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体解决现实难题。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人工智能公司与瑞士洛桑联邦...

    时间:02-18
  • 欧版“星链”计划呼之欲出

      欧版“星链”计划呼之欲出   ——图卢兹部长会提出欧洲太空愿景  今日视点  2月16日至17日,在欧盟轮值主席国、东道主法国的主持下,欧盟27国部长级代表齐聚欧洲航天之都图卢兹,共同商讨欧洲太空发展愿景...

    时间:02-18
  • 以色列谋建“独立自主”的量子计算能力

      以色列谋建“独立自主”的量子计算能力  科技日报特拉维夫2月17日电 (记者 胡定坤)日前,以色列创新署和国防部国防研究发展局联合宣布将投资2亿新谢克尔(约6000万美元)研制一台国有量子计算机,用于该国学...

    时间:02-18
  • 俄罗斯驱逐美国驻俄副大使

      中新社莫斯科2月17日电(记者 田冰)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言人向媒体证实,美国驻俄副大使戈尔曼已被俄方驱逐。截至记者发稿时,俄外交部未对此作出评论。  美国驻俄使馆表示,戈尔曼是使馆的第二重要负责人,也...

    时间:02-18
  • 南京市一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 复核后结果均为阴性

      南京市一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 复核后结果均为阴性  据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消息,2022年2月17日下午,在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一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南京市雨花台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时间:02-17
  • 内蒙古呼和浩特多地调整为中风险

      呼和浩特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2022年第12号)公告,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国电发〔2020〕11号)规定,经专家组综合评估研判,...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