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法德正“与美国拉开距离”:马克龙拒绝跟风访基辅,德国人不愿“为自由受冻”

2022-04-15 09:02:11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董铭 青木 陶短房 陈康 柳玉鹏】“如果当选,法国将再次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总统候选人、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13日在记者会上的这番话震惊了西方。尽管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尚未开始,但另一名候选人、现任总统马克龙此前也曾说过“北约已脑死亡”。在俄乌冲突上,美欧表面上宣称将团结一致对付俄罗斯,但人们发现,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大国似乎正在“与美国拉开距离”。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均批评美国总统拜登有关俄罗斯“种族灭绝”的说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宣称德总统“不受欢迎”更激起德国上下一片愤怒。最令许多欧洲民众受不了的是,美国绑架欧盟制裁俄罗斯,正在伤害欧洲的经济和民众生活。德国最新民调称多数德国人“不愿为自由受冻”。在欧洲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转发勒庞说的一句实话:“我们将拒绝跟随拜登政府的政策,美国总是通过制造敌人来控制盟友。”

  独立、中间、稳定

  13日,勒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其竞选纲领中的外交政策。勒庞表示,法国外交传统价值——独立、中间和稳定是她外交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她称:“若我们本身无法独立行动且缺乏客观性,如何成为世界和平与自由的捍卫者?这是促使我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原因之一。”不过她同时表示不会放弃北约“集体防卫条款”。勒庞就俄乌冲突特意强调,一旦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和平协议,自己将促成“北约和俄罗斯之间达成和解”。《纽约时报》称,勒庞对美国持批评态度,认为它想当欧洲的“保护国”,对中国“咄咄逼人”,并引导欧洲与中国为敌。

  法新社称,法国总统大选开始迈入外交和欧洲事务领域,勒庞表现出的独立态度,既不追随美国,也不会屈从俄罗斯,这分明是在针对她眼中的马克龙“对国际关系的狭隘观点”。“法国24”电视台称,与马克龙周旋于欧盟和俄罗斯之间,与美国和北约保持亲密关系不同,“民粹主义者勒庞威胁着大西洋两岸的盟友关系”。不过,勒庞有关俄乌冲突的看法“虽然使其外交声誉大打折扣,但她成功地把对俄罗斯制裁的争议引到了对法国人生活水平的担忧上,毕竟购买力才是法国选民最关心的。”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谢列梅14日对勒庞的说法大加赞赏,他表示将邀请勒庞访问克里米亚。他说:“勒庞向整个西方世界展示了对民主价值观真实和真诚的承诺,以及评估国际事件平衡和合理的方法。”他呼吁,欧洲国家应避免选举“战争党”,而应让勒庞这样的政治家上台,这样才能让欧洲有机会摆脱“反俄歇斯底里和纳粹的笑容”。

  美联社称,勒庞的说法使人担忧,她一旦当选总统可能破坏美欧团结一致对付俄罗斯。报道还引述法国反种族主义团体领导人索波的话称:“选举勒庞就意味着选举普京专制政权和帝国主义的崇拜者……意味着法国将成为普京的附庸。”

  马克龙主张“慎言”

  虽然美国更希望马克龙能够战胜“极端的”勒庞,但实际上,马克龙近来的表现并不令美国满意。法新社称,在拜登以“种族灭绝”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为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德国总理朔尔茨避免使用“种族灭绝”一词,马克龙质疑“升高口舌之争并无助于结束战争”,认为应该“慎言”。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访问基辅的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领导人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马克龙的话很伤人”。

  马克龙在其他一些事情上的态度也“很伤人”。日前马克龙接受CNN法国分部采访时被问及是否有意愿访问乌克兰,马克龙称,他不想跟风最近在欧洲领导人中流行的“基辅一日游”的“时尚”。他说,如果能够恢复俄乌领导人之间对话,访问才可能有用。

  13日,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示,自己目前暂时不会访问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原本打算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一起访问基辅,“以传递欧洲与乌克兰同在的强烈信号”,但泽连斯基表示不希望被认为与俄关系良好的施泰因迈尔来访,而希望朔尔茨到基辅来谈一些“实际的支持”。乌方此举令德国朝野一片哗然。有媒体形容“这对德国来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朔尔茨气愤地表示,乌方的决定“令人恼火”,“德国在支持乌克兰方面已做得够多了”。与此同时,有数万德国人请愿驱逐乌克兰驻德大使梅利尼克。梅利尼克曾多次公开指责朔尔茨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请愿书称:“梅利尼克先生已经越界了。他的言论是对德国的忘恩负义。”

  不愿“为自由受冻”

  除了表面的“口舌之争”,法德等国与美国和乌克兰“拉开距离”更深层的原因是,美国绑架欧盟各国制裁俄罗斯,正在伤害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民众生活。“大部分德国民众不愿为自由受冻”,“德国之声”14日称,根据最新民调结果,目前德国民众最大的担忧就是物价上涨,86%的民众担忧未来几年德国可能会面临能源供给困境。对于政客们宣称可以“为自由受冻”,59%的民众反对这种说法,支持者只有24%。

  许多欧洲企业呼吁不要对俄实施全面制裁。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日前警告称,如果俄天然气断供,将导致德国经济“全面崩溃”。欧洲航空业巨头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福里称,欧盟追随美国对俄钛产品禁止进口将伤害空客。此前,美国波音公司对俄钛产品进行了制裁。

  俄《消息报》14日引述专家的话称,欧盟国家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独立性。欧盟国家切断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实际上就是隔绝了自己呼吸的空气。欧盟国家正越来越成为美国的附属物,但这些国家却将因此面临经济崩溃和公民福祉恶化的问题。在乌克兰危机之前,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与俄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现在他们牺牲了这一点。这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一切都是由于美国的霸权行为。

  • 相关阅读
  • 希腊即将全面解禁 大多数室内场所将不再强制戴口罩

      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晚,希腊国家公共卫生组织宣布,过去24小时,希腊新增9308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累计确诊达3216256例。当日新增死亡病例57例,累计死亡达28406例。  报...

    时间:04-15
  • 因燃料泄漏 NASA第三次推迟登月火箭系统测试

      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三次推迟对最新型“太空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的点火测试,原因是移动发射装置出现燃料泄漏。资料图:阿尔忒弥斯火箭。  据报道,发...

    时间:04-15
  • 斐济暴发季节性传染病 已造成40人死亡

      斐济卫生部近日表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包括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伤寒等季节性传染病在斐济多个区域暴发,目前已累计造成40人死亡,数千人感染。  斐济卫生部常务秘书 詹姆斯·方:我们每年都会暴发季节性(传...

    时间:04-15
  • 南非东部洪灾已致341人死亡55人受伤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4月15日电 (记者 王曦)截至南非当地时间4月15日零时,因强降雨天气导致的南非东部地区特大洪灾已经导致341人死亡,55人受伤。  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袭击了南非东部地区,并引发严重洪灾...

    时间:04-15
  • 克宫:普京从未拒绝与泽连斯基会面 应先准备好和谈文件

      克宫:普京从未拒绝与泽连斯基会面,前提是准备和谈相关文件  当地时间4月14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从未拒绝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但会面的前提依旧是准备好有关和谈的文件。  ...

    时间:04-15
  • 法国大选:马克龙民调暂时领先 获两位前总统支持

      中新网4月15日电 综合报道,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将于4月24日举行,目前,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民调暂时领先。资料图:法国现总统马克龙。  当地时间4月13日,法国宪法委员公布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首轮投票最终...

    时间:04-15
  • 报告:俄乌冲突对希腊造成多重影响 旅游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希腊《中希时报》14日报道,穆迪分析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俄乌冲突对希腊造成了多方面影响,预计将拖累其经济增长率,减少可支配收入。希腊2022年的旅游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报道,该公司副...

    时间:04-15
  • 国际最新研究:大气极端条件令南极冰架更脆弱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指出,2000年至2020年间,围绕南极半岛拉森冰架的冰山崩解事件(会形成新的冰山),有...

    时间:04-15
  • 美国FDA首次批准使用呼吸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抗击新冠肺炎)美国FDA首次批准使用呼吸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中新社旧金山4月14日电 当地时间1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一项紧急使用授权,首次批准使用被采样者的呼出气体检测新冠病毒。  FDA...

    时间:04-15
  • 乌克兰将允许外国公民在乌情报机构任职

      中新网努尔苏丹4月15日电 据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乌最高拉达通过一项法律,允许外国公民在乌克兰情报机构中任职,以及在乌克兰军队中服役3至5年。同日,最高拉达还通过法案,在乌克兰境内禁止俄...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