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国为何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2022-04-16 19:48: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星条旗下的“永久外来者”丨美国为何对亚裔有“系统性”歧视?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兴起“淘金热”,此后开始的东亚移民浪潮造就了大批日裔、韩裔和华裔群体。许多亚裔劳工为了生计远涉重洋来到大洋彼岸,参与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

  而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修建太平洋铁路时,又开始雇佣大量华人参与施工。

  这个由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承包的西段工程不仅要跨越崇山峻岭,还要穿过沙漠和沼泽,环境十分恶劣。

  根据记载,在横贯铁路建设的高峰期里,共有1万多名华人参与施工,占工人总数的90%,华人勤劳、吃苦、质朴的品质在这里再次得到了充分体现,很多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然而,无论亚裔劳工如何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甚至牺牲,却始终被看作必须防范的他者与异类,而对亚裔群体的歧视与排斥,事实上早就植根在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基因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王义桅:1776年,脱离英联邦独立的那个美国,他们崇尚是WASP现象(即“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白人、男人、基督新教、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是美国的统治阶级,他们的理念渗透到美国各种制度的设计、法律、文化领域里边,这样一个DNA理念,怎么能够派生出一个所谓的大熔炉呢。

  参与西部开发的华人不仅未能被当作自己人,反而遭到白人的敌视与屠杀。

  1871年10月24日,超过500名男性白人暴徒冲进洛杉矶唐人街袭击、抢劫并杀害当地华人居民,共有18名华人移民在这次屠杀中被暴徒杀害。

  “白人暴徒在西海岸和落基山脉地区不时地焚烧和洗劫唐人街,所到之处滥杀无辜”,美国学者索威尔在《美国种族简史》中这样写道。而系统性的暴力背后则是白人至上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 戴瑞君:从殖民地时期白人登陆美国以后,对于这个当地的原住民的这种种族屠杀,然后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这种白人至上主义就是一直在存在,而且一直蔓延到今天。

  1854年至1874年,美国法律禁止华人在法庭上提供不利于白人的证词,实际上等于宣布可以任意凌辱华人。亚洲移民从最初的廉价劳动力,逐渐被看作白人就业的“威胁”。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开启了禁止中国移民进入美国的灾难性政策,这是美国联邦法律中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明确禁止特定种族移民的法律,到1917年这项限制扩大到所有亚洲人,直到1943年12月才被废除。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 黄惠康:我们现在说他那个排华的法案极不人道在哪儿呢,我们这些漂洋过海的劳工花了好几年时间把你铁路修好了,中间还有病死的,因公伤亡的等等,很多很多,留下来的你出了一道法令,要么你回中国,要么你一个人留下,你跟家里面就永恒的分隔,这极不人道的。

  种族歧视的暴行贯穿了美国的历史。不仅是华人群体,日本移民也未能幸免。

  二战期间,12万多日裔美国人因为仇外恐惧而遭围捕和强制收容,被迁往从加州到阿肯色州一带荒无人烟的各个大型拘留营。

  美国约有2400多万亚裔,占总人口约6%。而亚裔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和群体。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定义中,亚裔是“起源于远东、东南亚或印度次大陆的任何原住民,比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这包括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或移民后代。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颖侠:这些国家呢,在文化的背景、宗教信仰、民族特性,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它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身份的认同。

  1998年冬奥会,美国队华裔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输给队友屈居亚军时,美国媒体的报道标题竟然是“美国人击败关颖珊夺冠”!这清楚地表明: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关颖珊还是被看作“异类”!

  近日,两名华裔科学家,对在美国顶尖院校和研究机构工作的1949名华裔和非华裔科研人员进行了调查。

  近四成华裔科学家称,他们因种族问题在获得资金援助方面遇到困难,这一比例几乎是非华裔科学家的3倍。

  耶鲁大学教授托马斯·伊斯潘沙德在2009年出版的著作《不再隔离 仍不平等》一书中写道:亚裔报考美国高校的录取率在每一个SAT即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分数区间都是最低的。平均来看,亚裔要进入美国的名校,所需的SAT成绩必须要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其他少数族裔则要高出更多分数。

  不光是在科研、教育领域长期受到区别对待,亚裔能够在政治领域发挥影响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

  亚裔美国人在美国全国人口中的占比为6%,其所占国会议员席位却只有3%。

  本届国会虽然是美国有史以来少数族裔成员最多的一届,但美国白人议员仍然占据了77%的多数席位,而该群体在美国人口中的占比为60%。

  科研教育政治领域碰到的“玻璃天花板”,让亚裔在美国往往处于缺乏话语权的“失声”状态。

  美国虽早已加入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奉行“双重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 戴瑞君:这个公约它是联合国1969年就通过了,那目前有182个缔约国,可见接受的程度是非常高的,那么美国在批准公约的时候,要排除这个公约的一些条款,对它的这种法律拘束力,《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实质性的条款一共有七个,但是美国除了第六条,对于其他的六个条款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保留。

  这恰好印证了美国社会学家乔·费金提出的“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美国社会是一个种族主义有机体,在其复杂、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组织和制度中充斥着种族主义压迫。

  • 相关阅读
  •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冲击了谁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冲击了谁  文/管涛  发于2022.4.18总第1040期《中国新闻周刊》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几乎都是西方国家如何从经济、金融和科技上制裁俄罗斯的消息,鲜有俄罗斯强有力的反制裁报道。3月23日...

    时间:04-17
  • 乌克兰:荆棘密布的和平之路

      乌克兰:荆棘密布的和平之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曹然  发于2022.4.18总第1040期《中国新闻周刊》  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10时许,从位于乌克兰东北部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到东南方的港口重镇马里乌波尔,...

    时间:04-17
  •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蜡像馆发生枪击事件 致1人受伤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比奇(Myrtle Beach)好莱坞蜡像馆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一人受伤。  当地警方表示,当天20时有人在好莱坞蜡像馆遭枪击受伤,伤者目前已在接受治疗。警方正在现场调查,...

    时间:04-17
  • 尹锡悦将派遣代表访日:为期四天 就韩日关系等交换意见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将派遣“韩日政策协商代表团”从24日起对日本进行访问,为期四天,预计将同日方就韩日关系等交换意见。资料图:尹锡悦。  据报道,尹锡悦的发言人裴贤镇17日...

    时间:04-17
  • 泽连斯基:乌方准备就乌拒绝加入北约和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同俄罗斯谈判

      当地时间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网络媒体采访时表示,乌方准备就乌拒绝加入北约和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同俄罗斯进行谈判,但前提是俄方停止军事行动以及其武装力量从乌领土撤离。(总台记者 王德禄)...

    时间:04-17
  • 全球疫情形势折射“躺平”之谬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国际观察)全球疫情形势折射“躺平”之谬  新华社记者  近来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加上经济下行、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于先前毒株...

    时间:04-17
  • 俄称“完全掌控”马里乌波尔 泽连斯基警告和平谈判或终结

      中新网4月17日电 综合外媒17日报道,俄军声称已“完全掌控”乌东南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但市内仍有部分乌军据守。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说,若马里乌波尔最后一批乌军被杀,那么乌俄和平谈判将终结。资...

    时间:04-17
  • 马克龙在法国马赛举行竞选集会

      当地时间4月16日下午,法国现任总统、2022法国总统大选共和国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在南部城市马赛举行竞选集会,据悉,集会有大约5千人到场支持。资料图:当地时间4月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近郊楠泰尔举行大型...

    时间:04-17
  • 向北约看齐 日本自民党考虑提高军费占比

      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的安全保障调查会已经就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文件草拟出多项建议,主要内容包括5年内把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大约1%提高至2%以上、可以对他国导弹基地和指挥部发动打击。资料图...

    时间:04-17
  • 美国新一批军事援助物资运抵乌克兰

      当地时间4月16日,据美国白宫官员消息,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最新一批价值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物资“已经开始抵达”,其中包括11架米-17直升机、18门155毫米榴弹炮以及300架“弹簧刀”无人机等军备。截至目前,连同美...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