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躺平”暴露多重后遗症 世卫组织发出警告

2022-04-25 10:40:38

来源:法治日报

  目前,新冠病毒及其重组变异毒株仍在全球肆虐。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强调,新冠疫情大流行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为此多次敦促各国政府,在防疫措施方面仍要保持足够警惕和充分准备。然而,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取消防疫措施,采取“与病毒共存”模式。

  目前,这种模式的后遗症已经陆续显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病例数激增、死亡人数攀升、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为此,全球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呼吁,“应重建公共卫生措施,而不是让公众自己承担风险”。

  病例数激增死亡数高企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累计已超过5亿、死亡病例数逾622万。连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公共卫生专家反复强调,新冠疫情大流行远未结束,预计新冠病毒仍将继续演变,人们将看到更多的变异毒株出现,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过早放松社交限制措施存在很大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随时做好准备,加强公共卫生应对措施,遏制病毒传播。

  然而,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找不到防疫理想策略,加之存在抗疫疲劳心态、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并抱有“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的侥幸心理,陆续取消了口罩令、隔离感染者、追踪密接者等管控措施,除加强疫苗接种外基本不采取防控举措。

  事实很快证明,“躺平”非但不是防疫的可选项,而且是大谬之举。“躺平”之后,随即出现的便是病例数激增、死亡病例数高企。

  以美国为例,由于取消口罩令、关闭新冠监测点,4月美国多州新冠确诊病例数攀升。《今日美国》对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数据的分析表明,有32个州最近一周收治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多于前一周,15个州的医院重症室已收治更多的确诊病例。此外,美国是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之一,每日新增死亡病例在500例左右。

  美国传染病首席专家福奇近日预测,未来几周美国的确诊病例或会显著增加,秋季可能再次激增。对于原因,福奇坦言,这可能和多地放松室内限制措施及解除口罩令等因素有关。

  事实一再证明,有效的防控措施、及时的核酸检测和公平的疫苗接种仍是目前全球科学防疫应当采取的举措。

  “躺平”留下诸多后果

  无论从全球民众健康面临的安全风险、病毒持续变异带来的未来挑战、医疗系统面临的巨大压力,还是从多国经济社会生活遭受的严重冲击来看,“躺平”模式都给全球抗疫进程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在可预见的未来,“躺平”抗疫留下的多重“后遗症”还将陆续显现。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对该组织监测疫情趋势能力的减弱表达了担忧之情。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病例激增情况,这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由于新冠病毒检测数量显著减少,我们监测疫情趋势的能力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躺平”带来的疫情形势起伏,还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抗疫压力。

  即便是选择“躺平”的国家,也不得不面对诸多“后遗症”带来的巨大压力。

  以2月末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的英国为例,其医疗系统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新冠高感染水平及医护人员高病假率,令英国医疗体系处于艰难运转的状态。不仅是医院,就连学校和企业都很难维持正常运转,“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

  更糟糕的是,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因感染新冠而遭受长期症状的影响。有研究显示,五分之一新冠住院患者在5个月后仍不能工作,由于长期健康状况不佳而没有工作或在寻找工作的人增加了20万。

  韩国放宽防控政策与措施后,多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10万例,确诊感染学生数量成倍增加,除学生和儿童外,“躺平”政策对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和免疫受损人群等群体造成了极大风险。目前,韩国医疗系统承压严重,各行各业都难免被疫情波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选择“躺平”的西方国家对疫情造成的多重“后遗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但面对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一些“躺平”的国家正经历抗疫政策反复的“拉锯战”。

  埋下更多公共卫生隐患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快速传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躺平”之举将给全球民众带来更多公共卫生隐患。

  作为一个与全球流行病防范密切相关的国际联盟,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就持有类似观点。他指出:“只要病毒传播率很高且存在未受保护的群体,就会创造一个有可能出现病毒变异的环境。病毒会不断进化,不可预知的病毒可能在任何时间造成大流行。”

  谭德塞近日也反复强调说:“因新冠疫苗接种率高等因素就认为疫情已经结束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他指出,一些国家和地区放松了公共卫生和社交限制措施,造成病毒继续传播,并带来新病毒变种出现的风险。

  连日来,英国利兹大学医学院病毒学专家斯蒂芬·格里芬等全球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同样警告说,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疫情形势存在不确定性,过早放松社交限制措施存在很大风险。

  格里芬还批评英国政府取消防控措施并推出“与新冠共存”计划无异于无视新冠病毒的持续快速传播。他敦促选择“躺平”的国家“应重建公共卫生措施,而不是让公众自己承担风险”。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大流行突发事件委员会所言,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住院人数、重症监护人数及死亡人数增加,并影响到医疗系统的处置能力,各国应继续采取基于证据和风险的公共卫生和社交限制措施,如戴口罩、居家隔离、勤洗手和改善室内通风等,并随时准备根据病毒和人口免疫力的变化,迅速强化相关防疫措施。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琼

  • 相关阅读
  • 泽连斯基会见美国务卿和防长 乌方提议与俄就马里乌波尔问题进行特别会谈

      中新社努尔苏丹4月25日电 据乌总统府官网25日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首都基辅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  消息称,双方讨论了国防援助、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政策以及对乌财政支持及安...

    时间:04-25
  • 俄乌局势进展:美国高官到访乌克兰 欧盟准备第六轮对俄制裁方案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24日到访乌克兰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会面,讨论了对乌军援等问题。另有消息称,欧盟正在准备第六轮对俄制裁方案,俄罗斯方面则表示...

    时间:04-25
  • 美国日增确诊病例数上升 韩国下调新冠疫情传染病等级

      (抗击新冠肺炎)美国日增确诊病例数上升 韩国下调新冠疫情传染病等级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综合消息: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5日9时21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094...

    时间:04-25
  • 俄驻美大使:俄罗斯要求美国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中新网4月25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5日报道,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表示,俄罗斯已向美国发出照会,要求美方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报道称,安东诺夫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华盛顿将向基辅提供...

    时间:04-25
  • 英国伦敦南部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4人被刺身亡

      当地时间25日,英国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表示,当日凌晨有4人在伦敦南部一处住宅里被刺身亡。  当日凌晨1时40分左右,警方接到报警,位于伦敦南部德拉福德路的一处住宅发生骚乱。警方赶到后发现三名妇女和一名男子...

    时间:04-25
  • 美联邦调查局局长:针对警察的暴力行为被忽视

      中新网4月25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当地时间24日表示,2021年,美国针对警察的暴力事件有所增加,针对警察的暴力行为被忽视。  据报道,2021年...

    时间:04-25
  • 马克龙连任,对法国和欧洲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巴黎4月25日电(国际观察)马克龙连任,对法国和欧洲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记者唐霁  法国内政部25日凌晨公布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统计结果,现任总统马克龙获得58.54%的有效选票,获得连任;极右翼政党“国民...

    时间:04-25
  • 黎巴嫩北部海域沉船事故死亡人数升至7人

      新华社贝鲁特4月25日电(记者刘宗亚)据黎巴嫩当地媒体24日报道,黎北部城市的黎波里近海23日发生的沉船事故已造成7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黎巴嫩多方展开救援。黎军方24日发表声明说,已有47人获救。黎安全部门...

    时间:04-25
  • 柬埔寨成立专门机构实施暹粒旅游发展规划

      中新社金边4月25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柬埔寨政府25日正式宣布成立特别委员会,启动和实施为期15年的暹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根据柬埔寨首相洪森签发的决定,柬埔寨副首相兼财经大臣翁本莫尼洛受委任为暹粒-吴...

    时间:04-25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海底隧道排水口铺设工程启动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东京消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5日表示,用于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排水口铺设工程开始启动。资料图: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将...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