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最刚女记者:从战场死里逃生,“单挑”西方媒体巨头

2022-04-30 13:54:58

来源:环球人物网

  “拳打BBC,脚踢CNN”,

  这位独立女记者被列入了“暗杀名单”……

  点击,发布,一条4分46秒的视频出现在YouTube上。

  这是艾娃·巴特利特为西方主流媒体准备的“打脸大餐”。

  不久前,乌克兰方面有人声称,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挖了一个长宽均达30米的大坑,然后用卡车拉了9000多位平民的尸体,一股脑儿倒进了这个坑里。CNN、《卫报》等西方媒体立马扎堆炒作,整出所谓“俄军制造‘万人坑’”的劲爆新闻。

  作为一名资深的独立记者,巴特利特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她赶赴报道中的“事发地”曼古什村镇,调查后发现,这一切果然又是西方炮制的假新闻!

  ·发布调查视频后,巴特利特发推文说:“西方称俄罗斯制造‘万人坑’,这是一个假新闻,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我去看了。”

  这些年来,巴特利特没少和西方媒体唱反调,堪称“拳打BBC,脚踢CNN”,还不忘抽空痛批推特、脸书等一众网络平台。

  由于得罪的人太多,她被某网站列入了“暗杀名单”……

  但这位“猛姐”一点不怵,甚至更刚了,直接发文说:“我的出生地美国&我的成长地加拿大,一直站在错误的一边!”

  批西方媒体说谎成性

  巴特利特发现,西方媒体口口声声所说的“万人坑”,其实就是当地民众使用的普通墓地。

  现场两名负责下葬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块地方就是专门为埋葬普通人而设计的,一位逝者会被放进一口棺材,然后单独下葬。每块墓碑上都有逝者的姓名和出生时间,只有一部分还未被确认身份的墓碑上标识的是数字。

  现场调查的视频摆在眼前,但西方仍有人不愿相信,只因和巴特利特同行的还有一位记者——来自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简称RT)的罗曼·科萨列夫。

  面对阴谋论者的抹黑和攻击,巴特利特正面回应:自己绝没有收钱办事。

  她还发文回怼:“早在2014年,我去叙利亚并在那里进行报道写作时,‘你是俄罗斯某某’的废话就开始了。”

  这的确不是巴特利特第一次因为揭批真相而被黑。

  最经典的名场面发生在2016年底的一场联合国新闻发布会上。

  轮到她发言时,她火力全开、直戳本质。

  先怒批加拿大——“今天,在联合国大会,我们国家(加拿大)的代表起草了一份决议,不是为了人权,也不是为了叙利亚人民,这项决议的根本目的是推卸责任,并诽谤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

  后炮轰美国——“但愿美国能停止支持恐怖主义,停止资助恐怖主义。”

  其间,她还直言西方媒体在对叙利亚的报道中“从一开始到最后都在说谎”。台下的另一位记者脸挂不住了,忍不住反问:“为什么西方媒体要撒谎?你怎么能就这样称我们为说谎者?”

  巴特利特回答:“在由众多利益牵连的建制派媒体中,肯定是有一些诚实的记者的。”接着,她话锋一转,反客为主,问对方:“你告诉我一个在叙利亚阿勒颇东部的组织名称?”

  等了3秒,对方都没有回答。谁更有发言权,已经显而易见。

  这时,她才接着揭露,西方媒体在阿勒颇根本没有可靠的信息源,其依赖的那些国际组织背后也有不少猫腻↓↓

  巴特利特拿“白头盔”举例,这个组织自称是平民救援力量,实则最擅长造假表演,甚至把受伤的孩子当摆拍道具。

  大家肯定还记得这张图↓↓

  2016年8月,年仅5岁的小男孩奥姆兰在战火中受伤,满脸血迹地坐在救护车上。“白头盔”组织自称是他们从叙利亚政府制造的袭击中救了这孩子,经由西方媒体的宣传,一度感动了不少人。

  巴特利特是为数不多去采访了男孩父亲的记者。结果对方表示:根本不是西方媒体报道的那样,“白头盔”就是趁他没在儿子身边,利用儿子拍了照,这是对孩子的剥削。

  有人评价说,巴特利特作为记者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揭露了“白头盔”的真实性质。

  曾差点儿在叙利亚丧命

  巴特利特1977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之后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长大。关于她的家庭,外界知之甚少。

  但据称,她会法语,擅长潜水,钢琴考过10级,跆拳道练到黑带。一句话总结:文武双全。

  她曾短暂地当过法语翻译,后又辗转于各地当英语讲师。直到2007年,她去到巴勒斯坦,开始用文字记录她所看到的中东,这或许让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她在当地待了8个月,由于“工作”卖力,引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注意,三次被他们逮捕,最后被驱逐出境并禁止返回巴勒斯坦。

  即便如此,巴特利特当独立记者的热情也没被打消。

  她乘船穿越巴勒斯坦水域,试图进入加沙地带。接近加沙时,一艘炮艇威胁她所在的那艘小船掉头。尽管几经波折,最终她还是到达了加沙。

  此后,她在加沙累计住了三年(2008年底-2010年6月,2011年-2013年3月),像当地居民一样生活:住在难民营附近,出门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忍受着极端的停电缺水……

  她希望能真实报道那些平民——在她看来,西方媒体从不关心平民,其存在就是为了制造舆论。

  2014年,她开始将报道重心转向叙利亚局势。自那年4月以来,她先后15次前往叙利亚,去不同的城市做报道。有一次,她差点儿没了命。

  当时,爆炸声在距离她半公里的地方响起,到处烟雾弥漫。大概五分钟后,一颗炸弹飞了过来,落在了离她仅15米远的地方。万幸的是,她逃出生天。但一天之后,她一位好友的母亲就因炸弹袭击而丧生。

  “这却是当地人每天所遭受的痛苦中很小的一部分。”她伤感地说。

  这些报道为巴特利特吸引了不少支持者。比如反战组织“汉密尔顿停止战争联盟”的发言人肯·斯通就认为,她的报道“比人们每天在西方主流媒体上看到的更准确”。

  2017年,她入围了Martha Gellhorn 新闻奖——该奖项2011年的获得者是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 。

  同年3月,她被墨西哥记者新闻俱乐部授予“国际报道国际新闻奖”。

  她还是第一个获得 Serena Shim 奖的人。Serena Shim 是一名美国记者,曾潜入一个向叙利亚恐怖分子走私武器的团体,2014 年因车祸丧生。Serena Shim 奖的宗旨是:“表彰在困难时期继续讲述具有挑战性的真相的非主流记者”。

  自曝被列入“暗杀名单”

  巴特利特越受欢迎,被她打脸的西方媒体就越气,以至于出现了不少故意抹黑她的声音。

  能当战地记者的人,自然不是忍气吞声的受气包。

  她用表情吐槽CNN是“小丑”↓↓

  提起BBC传说中的“中立”,她反手就是恶心+呕吐的表情↓↓

  ·“BBC还敢批评、抹黑像VanessaBeeley和我这样的独立记者。BBC传说中的‘中立’。”

  看到加拿大媒体说“担心加拿大在乌克兰的训练团可能会无意中帮助新纳粹团体”,她立马划重点——“无意” ,内涵对方在说谎↓↓

  除了传统媒体,巴特利特也没忘和网络平台硬刚。

  去年2月,维基百科的创始人之一感慨:“维基百科致力于中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她发文说:维基百科竟然中立过?

  “维基百科将我称为‘博主’,显然是为了质疑我作为独立记者的资格。”她还表示,上面不少内容都是黑她的不实信息,“我的支持者告诉我,他们联系了维基百科,对我的诽谤条目提出质疑,并成功地做了修改。然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条目几乎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推特、脸书、Instagram同样被巴特利特差评:规则双标。

  “批评美国的合法账户会被他们封号。”比如2020年初,美国暗杀伊朗将军苏莱曼尼之后,只要帖子中表达了对苏莱曼尼的同情或者纪念,就会被删。

  “然而,这些平台上公开支持自杀式炸弹袭击者、ISIS 和基地组织的账户却比比皆是、完好无损。”

  有时,巴特利特还会把矛头对准西方政客。

  去年底,英国最高法院裁决,支持英国长期冻结委内瑞拉资产、继续扣留后者存放在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31吨黄金。她怒发长文,标题十分生动——《英国告诉饥饿的委内瑞拉人,你们17亿美元的黄金现在是我们的了》。

  今年3月,她看到有报道说白宫找来了TikTok上的30名网红,向他们介绍俄乌冲突进展,忍不住发推特吐槽:奈飞啥时候把这拍成剧啊?

  把巴特利特当眼中钉的人,不在少数。

  她曾自曝自己早被一个名为“和平缔造者”的网站盯上了,并被其列入“黑名单”。

  该网站创建于2014年。近年来,不少记者、政客,甚至艺术工作者,都因各种原因被他们列入黑名单。而此前有消息称,2015年曾有被列入该黑名单的记者被暗杀。

  网友们常在评论区提醒巴特利特“注意安全”,但她依旧爱往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去,寻找那些被西方媒体共谋掩盖的真相。

  作者:许晔

  • 相关阅读
  • 俄将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实施情况审议大会

      中新网5月1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30日,俄罗斯外交部防扩散与军备控制司司长叶尔马科夫表示,俄罗斯已开始筹备参加将于8月1日至26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十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实施情况审议大会。...

    时间:05-01
  • 美国会骚乱调查:特朗普法律顾问将提交1万页文件

      中新网5月1日电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法律顾问约翰·伊斯曼(John Eastman)的律师表示,伊斯曼将向负责调查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骚乱事件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

    时间:05-01
  • 韩国首尔举行“燃灯会”花灯游行

      中新网首尔5月1日电 (刘旭 刘婧妮)当地时间4月30日晚间,韩国首尔举行“燃灯会”花灯游行。据悉,该灯会是韩国为庆祝佛诞节举办的大型游行活动,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曾一度改为线上活动。当地时间4月30日晚...

    时间:05-01
  • 法国将迎来“五一”劳动节大游行 巴黎部分地铁站将关闭

      中新网巴黎4月30日电 (李洋 李玥)法国5月1日将迎来传统的“五一”劳动节大游行。据法国媒体报道,届时全法各地将举行250场游行,首都巴黎可能有近2万人参与游行活动,巴黎部分地铁站将关闭。  据法国BFM电视台...

    时间:05-01
  • 新加坡一名10个月大婴儿罹患原因不明急性肝炎

      新加坡卫生部4月30日在答复媒体询问时表示,一名10个月大男婴罹患原因不明的急性肝炎,25日入院接受治疗,目前他和家人状况良好。  卫生部表示,实验室检测已确认这名婴儿对引起肝炎的常见病毒呈阴性反应。男婴...

    时间:05-01
  • 联合国代表抵达马里乌波尔 准备就亚速钢铁厂疏散问题进行谈判

      当地时间4月30日,联合国代表抵达马里乌波尔,准备就亚速钢铁厂疏散问题进行谈判。  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在俄方护送下到达位于马里乌波尔东部的村庄,并将在那里就亚速钢铁厂人员撤离问题开展工作。(总台...

    时间:05-01
  • 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当地时间4月30日晚,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附近遭遇两枚火箭弹袭击。目前尚不清楚袭击者的身份。(总台记者 孙虎)...

    时间:05-01
  • 巴西里约热内卢暴雨已造成1死5伤

      巴西里约热内卢市附近地区从当地时间4月29日深夜至今普降大到暴雨,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5名被洪水围困在车内的居民被消防人员救出,这5名受伤人员已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连接里约西部和北部的一条主要公路30...

    时间:05-01
  •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造成5死4伤

      当地时间4月30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艾哈迈德布尔东市,一名身份不明的枪手向一辆面包车开枪,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伤者已经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救援人员称,死者为刑满释放人员。(总台记者 刘畅)...

    时间:05-01
  • 俄官员:德拒绝俄石油的声明是政治游戏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30日报道,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议员谢尔盖·布尔拉科夫表示,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关于拒绝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声明是政治游戏。  布尔拉科夫表示,德国经济部长发表的关于“支持欧盟对俄罗斯的...

    时间:05-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