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破碎的“美国梦”:美国的难民和移民人权状况堪忧

2022-05-01 03:59:15

来源:光明日报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弱势群体,体现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人权保障水平。移民由于其外国人身份以及缺少社会帮助网络,往往更加脆弱。而移民中的难民,尤其是妇女儿童,母国的危险处境使其没有退路,更是其中最弱势的群体。美国经常以民主和人权捍卫者自居,对“美国梦”津津乐道,每年发布《国别人权报告》,站在道德高地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指点点,却对自身的诸多人权问题视而不见,而移民与难民权利被严重侵犯就是美国糟糕的人权状况的缩影。

  难民保护口惠而实不至

  乌克兰难民的境遇就是最新例证。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一边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为冲突持续推波助澜,一边给乌克兰“画大饼”,信誓旦旦地承诺要接收10万乌克兰难民。但当几千名乌克兰难民经过千难万险、穿过美墨边境进入美国后,美国在3月份却只接受了12人的难民申请。迄今,俄乌冲突已经导致超过40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美国的公开承诺与乌克兰难民实际人数相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承诺美国也做不到。

  拜登政府无视国际难民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规定,拒绝为乌克兰难民提供符合国际法要求的人权保障,反而提出所谓的“人道主义假释”方案,给乌克兰难民设置了一系列附加条件。例如必须在2022年2月11日之前居住在乌克兰,有一位担保人(包括家人或机构),接种完疫苗并符合其他公共卫生条件,通过严苛的生物识别和履历审查以及安全调查。对于大部分在美墨边境的乌克兰难民来说,这些条件都是不可能满足的要求,结果就是他们还没开始申请就已经被遣返,其寻求安全与富足的“美国梦”也随之破碎。即便是能够通过这些层层审查的乌克兰难民,其可以在美国居住的时间也被限制在两年。

  美国的这些做法前后矛盾,置难民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也完全不符合国际难民法的“不推回”原则,即不能遣返避难申请者,必须就地安置或者将其转送至安全的第三方。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希望乌克兰难民留在他们周边的国家,直接暴露了美国不愿接受乌克兰难民、口是心非的虚伪面目。

  乌克兰难民在美国的遭遇和美国对待移民及难民问题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拿难民保护问题作秀,作出虚假承诺,实际上却侵犯难民权利,恶劣对待难民,尤其是其中的妇女儿童,是美国的一贯做法。2020年有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布《美国人权报告》指出,超过55000名申请庇护者被美国驱赶至墨西哥,也无法获得法律代理和公正听证的权利。特朗普政府曾援引《公共卫生服务法》第42章中涉及的脑膜炎暴发时期禁止船只入境的条款,以保护公共健康为借口,禁止寻求庇护者入境美国,剥夺其寻求难民保护的权利,置难民于危险境地。拜登政府则更加彻底地贯彻了这一政策,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以公共健康为由,共驱逐了1255014名申请庇护者。这些难民中不乏残障人士和健康状况堪忧者,其中境遇最惨、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就是移民儿童。

  美国一刀切地驱逐在边境寻求庇护者的政策缺乏正当程序,极大地伤害了儿童权利。美国采取加速简易程序,将已经在美国境内的无人陪伴儿童驱逐出境,而不是交给他们的家人照顾,也不给他们申请庇护或就难民申请结果进行申诉的机会。拜登政府更是放任边境管理人员遣返无人陪伴的墨西哥儿童。更令人震惊的是,移民儿童被迫与父母分开,被监禁在惨不忍睹的恶劣环境中,无法与父母联系。有些儿童在入境美国不久后便死去,堪称人道灾难。这些儿童在美国期间遭受了超时监禁,监禁期间他们的人权持续遭受侵犯。据媒体报道,美国将儿童关押在十分拥挤的地方,那里疾病肆虐,虐待频发,食物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缺少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有些孩子甚至在睡梦中被拉起来送上离开美国的飞机。这些儿童有不少都是为了逃离在母国的死亡威胁、强奸、拷打或其他严重伤害而向美国申请庇护的,这些原本最应该获得保护的弱势群体却被美国无情地驱赶、监禁和羞辱。《纽约时报》指出,在没有通知家人或律师的情况下,这些儿童被驱逐,这让美国成为侵犯儿童权利最恶劣的国家。事实上,早在2017年美国就逐步开始设计并执行一项迫使儿童和家庭分离的移民政策,以此达到阻止移民和难民来到美国的目的。而拜登政府延续了这一政策,通过关押和驱逐措施,促使家庭成员分离,并且拒绝遭受这一政策伤害的家庭提出的赔偿要求。美国对待寻求庇护的儿童的做法无疑是对国际难民法和国际人权法的严重践踏,也缺少最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

  移民饱受种族歧视

  难民以外的其他移民在美国的人权状况也不容乐观。美国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而近年来移民人权状况的倒退又与美国国内政治环境恶化密不可分。近些年,美国经济持续衰退,失业人口增加,移民和外国人成了替罪羊,导致原本就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的种族歧视和排外愈演愈烈。而美国的政党政治导致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迎合各自的选民,在各个重要政治和社会议题上都难以达成妥协,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裂。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一些政治人物在公共言论中使用分裂性的语言,边缘化种族、民族、宗教少数群体等,客观上起到了煽动排外情绪、宣扬种族歧视和暴力的效果。美国近年来关于移民、难民的公共话语宣扬白人至上,煽动种族仇恨,将移民和难民等同于犯罪和传染病等等,令人担忧。而美国失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是加剧了在美外国移民的艰难处境。

  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只是美国人权问题的冰山一角,其糟糕人权状况背后的原因,是美国受到金融资本控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文化受到经济下行冲击,暴露出其内生缺陷。

  移民在美国生活经常遭遇包括种族歧视在内的各种人权侵犯。根据《2020年美国家庭经济状况报告》,在教育、就业和收入等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白人都超过非洲裔美国人。美国警察对黑人的过度暴力和野蛮执法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20年,非洲裔美国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到白人警察暴力执法窒息而死,举世震惊。该案也揭开了美国黑人长期遭受警察暴力和不公正执法的黑幕,并由此引发“黑人的命也是命”全球性反种族歧视示威游行。据统计,仅2021年,美国就有1055人死于警察暴力执法,其中黑人受害者的比例非常高。美国黑人女性遭监禁的概率是白人女性的2倍,而黑人男性遭监禁的概率是白人男性的6倍。在美国被监禁的人还面临着系统性的人权侵犯,例如强迫失踪、刑讯逼供和其他类型的非人道待遇。而实施侵犯的公职人员却很少受到追究和严厉惩罚,导致执法人员肆无忌惮。由于遭受系统、长期的歧视,美国黑人更容易遭遇警察暴力和执法不公、司法不公,无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项权利。美国学者批评美国联邦及州政府不惜代价囚禁了大量少数族裔,尤其是非洲裔美国人,却不愿意将资源分配给那些为暴力受害妇女提供帮助的项目或者服务部门。有些学者批评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导致无数黑人男性和女性饱受监禁之苦,家庭遭受灭顶之灾。

  亚裔、穆斯林等少数族群在美国也经常受到歧视和侵犯。疫情以来,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更是急剧增加。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9月30日,“停止仇恨亚裔及太平洋岛民”机构共收到10370起攻击亚裔的报告。美国穆斯林也越来越多地遭受歧视和迫害。据媒体报道,2021年,针对美国穆斯林的歧视案件上升了9%,而美国-伊斯兰关系理事会2021年一共收到了6720件申诉,包含移民歧视、旅行歧视、就业歧视、执法歧视、仇恨和偏见等各种针对穆斯林群体的歧视案件。有色人种妇女遭到警察暴力的风险更大,甚至发生在其遭受家庭暴力后向警察求助的时候。疫情中,少数族裔和移民妇女受影响最大,其不成比例的遭遇失业降薪、感染新冠、遭受暴力、被枪杀等乱象,都是美国每况愈下的人权状况的最新症候,也充分证明“美国梦”对于绝大部分移民和难民来说,只是一种幻象。

  美国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渗透到立法、执法、司法、就业和教育等各个环节,这也决定了美国的难民和移民的人权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而这只是美国人权问题的冰山一角。然而,美国不仅不正视自己的问题,致力于减少种族歧视,保障难民和移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等最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却整天忙于指责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将人权问题政治化,煞有介事地出台所谓的《国别人权报告》,同时自己却逃避国际责任甚至公然违反国际法,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全世界的人民是命运共同体。当今时代反对在人权问题上搞政治化、选择性和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军事、经济或其他手段干涉他国事务,这些做法都与人权的目的和精神背道而驰。胜于雄辩的事实已经打破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权迷思,戳破了其虚伪的人权话语;各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为推进全球人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作者:陆海娜,系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相关阅读
  • 美国“新冠孤儿”的状况堪忧

      中国日报网4月30日电 据美国KSHB41网站报道,堪萨斯市杰克逊县法庭处理受忽视和虐待影响儿童的特别辩护律师(CASA)指出,在疫情发生的过去两年中,该县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即新冠疫情造成大量“新冠孤儿”...

    时间:05-01
  • 美国“新冠孤儿”被迫交托祖父母 非白人儿童更易成为孤儿

      中国日报网5月1日电 据美国《萨克拉门托观察家报》(The Sacramento Observer)网站报道,近日新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有20万儿童因新冠疫情失去父母。当年幼的孤儿面临如此不幸的悲剧时,许多年迈的祖父母不得不承...

    时间:05-01
  • 美国网络安全公司:日本去年网络犯罪受害者可能超过1600万人

      调查估算日本去年网络犯罪受害者可能超过1600万人  美国网络安全企业诺顿LifeLock公司一项在线调查评估,2021年日本大约每七人中就有一人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按人口规模估算,大致相当于1620万人,总损失达...

    时间:05-01
  • 土总统发言人:继续推动俄乌在伊斯坦布尔谈判至关重要

      土耳其总统发言人:继续推动俄乌双方在伊斯坦布尔谈判至关重要  土耳其总统发言人卡伦5月1日表示,继续伊斯坦布尔谈判进程,对于结束俄乌两国冲突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土方将继续加大斡旋工作力度。  据土耳其...

    时间:05-01
  • 东西问 | 哈国家博物馆馆长:丝路之上文明如何互鉴?

      中新社努尔苏丹5月1日电 题:哈国家博物馆馆长:丝路之上文明如何互鉴?  中新社记者 张硕  同属亚洲文明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多年来保持良好的文化交往与合作,并不断探索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扩大文明互...

    时间:05-01
  • 俄乌局势进展:美高官密集到访乌克兰 俄外长指责“远程顾问”阻碍和平谈判

      中新社北京5月1日电 综合消息:美国高官近期密集访问乌克兰,继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之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当地时间5月1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与乌总统会晤。法国和英国领导人分别与乌总统通电话讨论乌前线局势...

    时间:05-01
  • 中新网评:救助“疫情孤儿”不力 美国政府应思己过而非“甩锅”

      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 题:救助“疫情孤儿”不力 美国政府应思己过而非“甩锅”  作者 李楠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累计死亡病例数已逼近100万例。数字背后,是鲜活的生命之陨...

    时间:05-01
  • “躺平”抗疫国家感染率降低?真相是……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自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球感染和病亡病例不断攀升,奥密克戎变异株仍让全球笼罩在新冠阴影之下。但近期,外媒不断传出西方国家宣布摆脱新冠疫情,准备与新冠长期共存的消息...

    时间:05-01
  • 俄媒称乌方切断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移动通信及互联网服务

      当地时间5月1日,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乌克兰相关部门切断了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移动通信及互联网服务。  目前,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消息作出回应。(总台记者 王德禄)...

    时间:05-01
  • 南非:面临第五波疫情高峰冲击

      (抗击新冠肺炎)南非:面临第五波疫情高峰冲击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5月1日电 (记者 王曦)截至南非当地时间5月1日,南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计达到3785398例,死亡病例100360例。  自度过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后...

    时间:05-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