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式经济精致利己主义 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2022-05-03 03:39:39

来源:光明日报

  美式经济精致利己主义 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鸣镝】

  美国商务部4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4%,远远低于市场预期1.1%,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首现萎缩。而此前,在2021年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速年化率6.9%,2021年全年增长5.7%,创下38年以来的高点。美国经济正面临通胀高企、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外部需求下降以及新冠病毒继续肆虐等多重挑战。

  全球通胀 美国制造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一波三折,而美国在其间起到了非常大的推波助澜作用。如今全球通胀水平高企,很多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乏力,一些国家濒临经济崩溃边缘,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进程却一日紧似一日。值此之际,美国公布负增长的今年一季度数据,让人不禁担忧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势。

  从分项数据看,美国经济并没有GDP增速看上去那么差,至少内需的消费和投资都还比较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或不会受一季度GDP数据的影响,仍保持快速大幅的加息模式。然而,这样的加息周期,对全球意味着什么?

  美国快速大幅加息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全球通货膨胀率高企。其中,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40年来最高,引发国内民众不满。

  当前全球通胀的形成,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美国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起,美国采取“大放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造成需求旺盛和资产泡沫,这是需求型通货膨胀。二是供应链不畅,疫情影响、劳动力不足等造成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使得成本升高,这是供给型通货膨胀。三是地缘政治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能源和粮食出口“重镇”,其供给受阻,尤其给欧洲带来能源和粮食紧张,这是突发性事件造成的通货膨胀。

  这三个因素都和美国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从货币财政政策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应对经济停摆,美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和财政补贴政策。其中缘由,除了疫情来势凶猛,2020年恰好是美国大选年。因疫情造成经济衰退,特朗普失去部分民心。因此拜登当选后,财政扶持政策开足马力,带来居高不下的全球通胀。

  2020年,各国经济几乎都呈负增长,但美国的资本市场却猛涨,显示出“产出没有增加,财富却在增长”的诡异景象。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长达6年的下行周期,除了在2016—2017年出现过阶段性反弹,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而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大宗商品开启了近三年的牛市,在全球经济停摆之下,其涨幅2020年仍有10.5%,2021年高达30.3%。2021年通胀明显高企之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恰巧换届走人。他一再强调通胀是“暂时”的,使得美联储加息来得相当迟、也就只能相当猛了。

  连锁效应在于疫情导致供应链不畅,主要的集装箱运价指数一直处于高位,回落至今不明显。虽然中国防控疫情得力,及早复工复产,为全球产业链物流链顺畅、平抑物价作出极大贡献和支持,但美国非但未停止对华贸易战,反而不断加码。拜登上任后,不但没有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正常化,反而延续其部分对华遏制政策,不时祭出所谓“黑名单”,阻碍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美国保护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上升,只会推升已经高企的物价。

  俄乌冲突爆发后,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石油、天然气、大豆、食用油、镍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急速上涨,今年仅4个月内涨幅已达10.7%,其中油脂、食品、家畜、金属的涨幅较大。俄乌冲突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得不说与美国的战略目标和所作所为有着相当直接的关系。尤其是,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粮食产量都相当充足,甚至就是这些大宗商品的出口大国,而欧洲国家却受到大宗商品特别是油气和粮食价格剧涨的极大冲击,必须越洋从美国购买更为昂贵的液化天然气。

  美国“刹车” 全球遭殃

  全球市场当前热议的话题离不开“滞胀”。所谓“滞胀”,是指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高企并存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就曾在西方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矛盾,并使经济政策处于极度两难的境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有反复,经济发展秩序并未完全恢复。在此大背景下,产生如此高的通货膨胀,全球都在担心历史重演。

  3月份欧洲PPI同比上涨已经达到31.1%,欧元区CPI同比上涨7.5%。剔除能源、食品价格上涨后,欧元区核心CPI同比增幅达到3%。可以说,欧洲的各项通胀指标都达到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德国PPI同比增长30%以上,创下20世纪70年代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CPI同比增长7.3%,比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还要高,甚至逼近两次世界大战时的通胀水平。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因此出现货架空空、商品调价,引发百姓不满,发生了罢工、示威等社会不稳定事件。

  在全球面临“滞胀”威胁时,主要经济体本应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政策协调,避免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从而产生严重的负面外溢效应。但美国在今年快速加息已成既定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滞胀”时期美国尼克松政府财政部部长康纳利所言的“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在现实中再次上演。

  回看20世纪的解决办法,美国当年大幅加息,虽然抑制了高通胀,但也同时造成经济衰退。此轮美联储可能的缩表加息,是否也会带来同样结果?市场对此极其担忧。对于通胀的影响,欧洲虽表示积极应对,但其政策空间较为有限。日本则依旧保持宽松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早在2021年就提前加息,以应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但更加细致分析就会发现,各国情况和政策空间都不相同。

  得益于“下猛药”,美国经济恢复较好,虽有所忧,但加息对自身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尤其是美联储自己可掌握政策进程。欧洲和日本则很难跟进,因其“滞”与“胀”的共存较之美国更为严重。截至2021年四季度,欧元区GDP两年平均增速为0.3%,远低于疫情之前的1.6%;而自3月份以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全面暴涨,欧洲经济明显下行。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风险更大。巴西等虽然提早加息,但通胀水平仍高于预期,随着美联储加息,其经济风险加大。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危机显现,债务违约风险不断上升。

  利己主义 积重难返

  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必须加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宏观政策协调,这是世界共识。然而,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粮食危机不断升级,全球经济在失衡失速失控的边沿徘徊,美国仍顽固坚持“精致的经济利己主义”。在亚太地区,美国推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构建排除中国的经济小圈子。在欧洲,美国不断给俄乌冲突浇油拱火,提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发战争财。在全球,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等四大粮商在粮食危机中挣得盆满钵满。

  面对全球加强经济政策协调的呼声,面对全球经济探底的威胁,美国仍顽固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美联储不断加速加息缩表,这些精致利己主义措施能够抑制通胀,让美国经济重回正常轨道吗?其实并不确定。

  从成因看,这一轮通胀高企或者说“滞胀”苗头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不少因素就是美国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不消除这些因素,单单使用货币政策就想解决所有问题,恐怕很难。全球抗疫也需要更多的合作、沟通和共识,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加大有效疫苗、有效治疗药物等的临床测试和使用推进。在全球贸易投资领域,应减少保护主义、保守主义,尽快实现全球物流链的正常化和通畅化。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各方需要合作协调,劝和促谈,尽量减少影响。面对多发灾害,环保政策和能源政策可能要重新审视其平衡点,摒弃一些激进观念和政策。

  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独驾各自的小船,而是共乘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更应该抛弃经济精致利己主义,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把控好政策的外溢效应,通过加强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协调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力度、节奏,与各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作者:万喆,系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伊朗外交部长:伊朗与美国通过交换书面信息方式进行伊核谈判

      新华社德黑兰5月3日电(记者王守宝)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伊朗与美国正在通过交换书面信息的方式进行有关恢复履行伊核协议的谈判。  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阿卜杜拉希扬说,伊朗...

    时间:05-04
  • 美联邦最高法院泄漏文件称或将废除女性堕胎权

      中新社华盛顿5月3日电 (记者 沙晗汀)据美国媒体2日晚报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泄漏的一份意见书显示,最高法院将可能推翻保护女性堕胎权的罗诉韦德案。  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3日证实了这份意见书的真实性。...

    时间:05-04
  • 乌克兰利沃夫响起巨大爆炸声 部分城区停电

      总台记者直击丨乌克兰利沃夫响起巨大爆炸声 部分城区停电  当地时间5月3日20时25分许,乌克兰利沃夫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有消息称传出了三声巨大的爆炸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杨春第一时间在现场发回了报道。 ...

    时间:05-04
  • 拜登就美国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亚拉巴马州特洛伊市武器生产工厂时,就美国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发表讲话。  拜登指出,美国正在与盟友及合作伙伴一道为乌克兰提供支持,包括支援武器等。拜登表示,自俄乌局...

    时间:05-04
  • 美国房价持续走高 一季度70%大都市房价猛升

      中新社纽约5月3日电 (记者 王帆)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70%的大都市房屋价格以两位数涨幅猛升。  该协会在报告中表示,一季度,全美现有单户型住宅的价格中值同比增...

    时间:05-04
  • 乌铁路公司官员:乌克兰6个火车站遭袭 14列火车延误

      当地时间5月3日,乌克兰铁路公司官员称,当天乌克兰中部和西部有6个火车站遭到攻击,14列火车延误,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没有铁路职工和乘客伤亡的情况。(总台记者 王斌)...

    时间:05-04
  • 美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下令调查“罗诉韦德案”判决意见草案泄密事件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证实了法院泄露的“罗诉韦德案”判决意见草案的真实性。  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他表示:“昨天一家新闻机构发布了一份未决案件的意见草案副本。作...

    时间:05-04
  • 古特雷斯:希望俄乌双方的持续配合可以达成更多的人道主义停火

      当地时间5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称,对于在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合作下,从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成功撤离超过100位平民感到欣慰。  古特雷斯在声明中表示,他希望乌克兰和俄罗斯当局的持续配合...

    时间:05-04
  • 俄法元首通话就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中新社莫斯科5月3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双方就乌克兰局势等交换了意见。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当日消息,普京首先祝贺马克龙在最近的总统大选中获胜,再次当选法国总统。  ...

    时间:05-03
  • 普京签署总统令对外国“不友好行为”采取报复性经济措施

      中新社莫斯科5月3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签署总统令,对某些外国和国际组织的“不友好行为”采取报复性特别经济措施。相关文件发布在俄官方法律信息门户网站上。  总统令称,鉴于美国等一些国家和组...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