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特稿:倒屣相迎终有期——欧洲饱尝难民危机苦果

2022-05-20 19:03:33

来源:新华网

  俄乌冲突下欧洲之殇丨特稿:倒屣相迎终有期——欧洲饱尝难民危机苦果

  新华社索非亚5月20日电 特稿:倒屣相迎终有期——欧洲饱尝难民危机苦果

  开栏的话:

  俄乌冲突爆发近三个月,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全方位、无差别的制裁在能源、粮食、社会等领域产生严重外溢效应,对欧洲经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新华社驻欧洲多国记者近日走访当地民众,实地了解对俄制裁给普通人带来的切肤之痛。

  5月20日起,新华社开设“俄乌冲突下欧洲之殇”栏目,以全媒体报道形式,聚焦能源供应紧张加剧、粮食安全告急、社会负担加重给欧洲民众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而美国作为冲突和制裁的始作俑者却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酿成“欧洲之殇、世界之殇”。

  新华社记者林浩

  俄乌冲突爆发两个多月,550万乌克兰人涌入邻国,其中绝大部分进入欧盟国家。波兰接收约300万人,罗马尼亚接纳逾80万人入境。浩荡而急速的人口流动,不断挤占欧洲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

  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频频为冲突“煽风点火”,在接纳难民问题上一如既往地“口惠而实不至”。

  财政捉襟见肘 民众怨声载道

  俄乌冲突发生后的最初几周,欧洲民众慷慨解囊,踊跃加入志愿者队伍,社会一度沉浸在援助乌克兰人的热情之中。

  波兰华沙国际会展中心,是中欧最大的展览中心。如今,六个展馆中的三个已改建为人道主义援助中心,累计接待超过6.5万名乌克兰人,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在此忙碌。

  最近两周,援助中心倍感力不从心。“人员不足、物价高涨、经费不够,如果欧盟再不给我们援助的话,我们将很难继续下去。”援助中心外联部门负责人帕斯捷尔纳克告诉新华社记者。

  在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靠近乌克兰的中东欧国家,安置工作主要由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来承担。随着时间推移,志愿者耐心消耗,非政府组织资源告急,整个社会陷入疲惫状态。

  依靠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安置模式变得不可持续,欧盟各国政府却拿不出更有效的应对方式。欧洲移民政策研究所(MPI)智囊团主任汉内·贝伦斯表示,整个社会对长期停留的乌克兰人将逐渐呈现更加消极的看法,很难保证民众接收乌克兰人的努力会持续下去。

  据欧盟智库布吕格尔研究所测算,2022年欧盟妥善安置乌克兰人将花费至少430亿欧元。而欧盟全年计划总支出仅为1710亿欧元,巨大的安置成本对于任何试图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欧盟国家来说都是棘手难题。

  严重的通胀已令收入缩水,新增的安置开支更是激起民怨。

  前不久,比利时承诺向乌克兰和乌克兰民众提供8亿欧元援助,招致一片嘲讽。比利时居民汉斯说,数以亿计的资金用来援助乌克兰人,自身的基本福利体系却难以维持。

  难民融入不易 社会极限承压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火车北站内,25岁的乌克兰姑娘奥列娜忙着为同胞当翻译。奥列娜不久前刚和她的妈妈、外婆离开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来到罗马尼亚,并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北站志愿服务的经历,让奥列娜感受到异国生活的不易。

  侨居欧洲的乌克兰妇女和儿童,需求已从住房和食物扩展至教育、医疗、就业等各层面,对当地社会保障与协调能力构成严峻考验。

  罗马尼亚红十字会会长莱夫特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些人找工作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他们大多数人不会说英语,而我们也不懂乌克兰语。”

  中东欧国家人均医疗、教育资源本就存在较大不足,随着乌克兰人的涌入,社会资源短缺现象愈加严峻。

  华沙大学移民研究中心研究员普斯佐尔科夫斯卡说,波兰等国的教育和医疗系统普遍承受巨大压力,在现有条件下,尚未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波兰克拉科夫市政厅发言人莫妮卡·希拉斯泽克表示,若不能满足教育、医疗等需求,乌克兰人在欧洲的生活就无法正常化,从而影响社会安定。保加利亚战略管理研究所首席执行官纳科·斯特凡诺夫则担忧,长此以往,恐为滋生民粹主义埋下隐患。

  欧盟焦头烂额 美英隔岸观火

  在欧盟国家为各种社会问题焦头烂额之际,美英等国却多重设限,阻碍或减缓乌克兰人进入本国。

  美国曾承诺接收10万名乌克兰人。但据报道,3月仅有不足百人通过“审核”准备入境美国,大量乌克兰人滞留墨西哥。而获准入境的乌克兰人也将较难获得公民身份和工作许可,他们的医疗和教育等也难有保障。

  英国此前表示,对乌克兰人持欢迎态度,但冗杂苛刻的签证要求,为其入境设置了高门槛。截至目前,英国接纳的乌克兰人的数量远低于欧盟国家,饱受欧盟诟病。显然,“脱欧”的英国早已不受欧盟政策束缚,可将压力轻松甩给欧洲大陆。

  半岛电视台高级政治分析师马尔万·比沙拉撰文说,几十年来,美国一再要求各国在危机时付出代价,而美英等国却奉行双标、不守承诺,日益丧失其他国家的信任。越来越多国家认为,应为和平打开大门。(参与记者:张章、陈琛、陈进、林惠芬、康逸、潘革平)

  • 相关阅读
  • 俄罗斯国防部说俄武装部队已完全控制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

      新华社快讯:据塔斯社20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说俄武装部队已完全控制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

    时间:05-21
  • 法国总统任命新内阁成员

      新华社巴黎5月20日电(记者唐霁)法国总统马克龙20日任命新内阁成员,原财政、内政部长等多名核心成员留任。  马克龙当天根据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的提议任命新内阁成员。除总理外,新内阁成员包括17名部长、6名...

    时间:05-21
  • 吉娜在北美发行首张专辑 郎朗担任制作人

      中新社纽约5月20日电 (记者廖攀)青年钢琴家吉娜·爱丽丝的首张个人独奏专辑《Wonderworld》(乐界)20日在北美上市。吉娜的丈夫郎朗担任这张专辑的制作人。  这张双CD专辑共收录28首曲目,包含西方作品和中国音乐...

    时间:05-21
  • 最新动态:俄防长说亚速钢铁厂已有1908人投降 乌方称俄军正试图包围卢甘斯克西部的乌军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20日说,乌克兰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内已有1908名乌方武装人员投降。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20日说,俄军正试图包围在卢甘斯克西部的乌军。  —...

    时间:05-21
  • 北约再扩容,还想把 “钳子”伸到东方?

      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题:北约再扩容,还想把 “钳子”伸到东方?  作者 甘甜 张乃月 郎佳慧  近来,传统中立国芬兰和瑞典一改以往立场,积极申请加入北约。这背后,与美国持续“拱火”、趁乱谋利难逃干系。...

    时间:05-21
  • 综合消息:英国新增11例猴痘病例 世卫称对猴痘仍有许多未知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伦敦、日内瓦记者报道:英国卫生大臣赛义德·贾维德20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英国卫生安全局已确认英国新增11例猴痘病例。至此,英国近期确诊猴痘病例已达20例。世界卫生组织官员...

    时间:05-20
  • 携手,为了更美好未来——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综述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携手,为了更美好未来——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综述  新华社记者成欣、孙楠  以“团结合作推动发展,携手迈向美好未来”为主题,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

    时间:05-20
  • 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发表共同倡议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成欣)5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指导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团结合作推动发展,携手迈向美好未来”为主题,举办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

    时间:05-20
  • 芝加哥市中心发生枪击致2死8伤

      新华社芝加哥5月20日电(记者徐静)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市中心一地铁出口外19日晚发生枪击事件,致2人死亡、8人受伤。  据美国媒体20日报道,枪击事件源于一群青少年发生争吵,伤者均伤势严重。目前警方已逮捕一...

    时间:05-20
  • 芬兰能源公司称俄将切断天然气供应 此前拒绝以卢布付款

      中新网5月20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0日,芬兰国有能源公司Gasum表示,俄罗斯将于莫斯科时间21日早上7时切断天然气供应。资料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部大楼。  据报道,该公司曾于5月17日宣布,将不会...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