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式民主输出实为推行文化霸权

2022-06-03 14:20:28

来源:光明日报

  19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之名著《论美国的民主》可谓是“美式民主”的出生证。而美式民主取得神话般的地位并名闻世界不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是美国利用二战机会成功上位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科技强国的衍生品。将自己塑造为现代民主与人权教主一直是“美国梦”的一部分,而当下美国社会中因民主失序导致的政治乱象、遍布全境此起彼伏的枪声、已超百万的疫情亡灵,却构成了对美式民主与人权的极大讽刺。民主制度异化为政治极化加速器,基本人权被政客掏空殆尽,民众生活步履维艰,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理想已然梦碎。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美国却明显加快了美式民主与人权的输出步伐。美国对自身民主与人权的迷之自信以及强行输出的动机,需要在美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寻找。

  美式民主输出背后是文化自卑心理和文化霸权动机。《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说过:想象力和虚构,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美国在建国后短短的200余年间,就以“五月花号公约”《独立宣言》《权利法案》《废奴宣言》“马丁·路德·金之梦”等历史素材为基础,将自己成功打造成了“天选”的民主之子、“天生”的人权卫士。当美国在战后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上述经典历史素材背后代表的美国人对北美的殖民掠夺黑暗史、对原住民的屠戮灭绝暴行、对非白人族裔的隔离迫害记录,被有意封存并遗忘了。在经济、军事、科技强大实力的加持下,美国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像上帝一样拥有了对民主与人权问题的标准制定权、规则解释权和优劣评判权。人类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竞争看似是经济、军事与科技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美国深深懂得,一个国家伟大与否最终需要以文化的持久性与影响力来证明。所以,美国一方面在国际上打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意图凭借美式民主与人权文化输出实现对他国文化形态的吞噬和同化,建立自己的文化霸权。

  自认是“天之骄子”的美国是先天缺乏反思和自省意识的国家,其变本加厉的扩张掠夺和文化强行输出,不过是对这种先天不足与缺陷的掩盖与矫饰。所以说,美式民主与人权的强力输出不仅有直接的政治、经济原因,更有深层的文化自卑心理以及伴生的文化霸权动机。急于担当民主与人权的世界警察、教师爷和终审法官,反映的是独居世界经济、科技、军事霸主地位,但又缺乏文化与历史厚度的美国内心极度的不自信,和在世界文化星空中留下痕迹的迫切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美式民主与人权,无疑是美国强化历史与文化自觉的核心战略,一个目的就是让全世界为其短暂的民主与人权历史进行文化认证。

  美式民主输出越是急切,越是反映美国的文化焦虑。世界文明的发展有赖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互学互鉴,但前提是不同文化之间要持平等包容和尊重欣赏的态度。然而,美式民主和人权的输出却是建立在居高临下和排除异己的扭曲文化心态基础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世界霸主地位与心态使得美国对自身日渐严重的民主与人权危机彻底丧失了反思能力;依附并紧跟其后亦步亦趋的那些国家的吹捧与抬轿,更使得美国彻底封闭了自身民主与人权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继续提升的可能性。一个现代国家利用经济实力、军事强权和拉帮结伙手段强行输出其民主价值观和人权文化,本身就是对现代性原则的嘲弄和反叛。而且,我们还发现,美式民主与人权输出遵循“自身危机越重,输出力度越大”的规律。美国以民主和人权的名义在世界范围内滥施单边制裁,输出“颜色革命”,对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发动军事干涉,举办所谓“民主峰会”,最近又挑起俄乌冲突,就与其国内发生政治失控、经济严重危机、民生急剧恶化、抗疫彻底失败的时间线高度一致。

  在美国处心积虑打造的以自己为核心的圈子文化中,在“美国优先”的盲目执念中,在“美式主义”的迷之自信中,美国成功实现了将传统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改造为美国文化中心主义的战略意图。在美国文化中心主义版图上,既不存在东方文化,也不存在西方其他国家的文化。所以,以美式民主和人权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其实是美国价值;以美式民主和人权在世界范围内发动战争、举办所谓全球“民主峰会”,在美国人心中实质上不过是美国国内政治的外延。正因为如此,透过美国在世界各个角落挥舞美式民主与人权大棒的频率和力度,就可以反推美国国内民主与人权危机的严重程度。美国政客们在世界舞台上推销美式民主与人权越高调、越卖力,就越证明美国内部焦虑感飙升。

  美式民主输出的是民主悲剧、人权灾难和文化冲突。人民主权本是源起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一项原则,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和法学成功地将其置换成了选举式民主,而又推美式民主为选举式民主之典范。但是,在美式民主中,民主不过是通过选举择定“民之主”,人民在选举过后即刻休眠,选民利益就交由所选之“主”任意操控。再加之金钱交易与政党竞争因素的介入,美式民主选举日益“真人秀”化和“泛娱乐”化,对美国民众是日益口惠而实不至。政治舞台上政客们丑态百出的缠斗,社会各领域里此起彼伏的民怨,不同阶层、族群间日益上升的对立与仇视,都预示着美式民主已经成为社会分裂、政治极化、治理失效、秩序纷乱、民生困顿之源。

  美式民主输出在全球导致了太多的悲剧、灾难和冲突,太多不明所以、“争先恐后”跳入美式民主与人权陷阱之中的国家,纷纷沦为美式民主与人权的牺牲品和殉葬品。美国以推行民主的名义在全球范围内制造的民主悲剧、人道与人权灾难,构成了战后世界民主与人权运动史的大部。而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以民主与人权名义有意在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文化板块间制造的分裂在持续裂变,其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伤害将持久存在。

  一个国家的制度自信和文化影响力应当体现为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向往。而以强权胁迫、利益诱逼、圈子围堵等方式,将自己的民主与人权模式强加于人,既根本无助于扩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又严重制造文化仇恨和文化敌对。这样的对外输出力度越强,外部世界对其反噬力也越大。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美式民主与人权,最后大多都变成了美国的噩梦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美式民主与人权日益失去以往的光环,正面临着文化进步的自然选择。

  (作者:齐延平,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隋心,系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

  • 相关阅读
  • 美国失业率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失业人数多出30万

      美国失业率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新华社华盛顿6月3日电(记者许缘)美国劳工部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美国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3.6%,仍高于新冠疫情前水平。  数据显示,与疫情在美暴发前的2020年2月相比...

    时间:06-04
  • 俄乌冲突百日,乌克兰仍盼尽快获得西方国家军援

      中新网6月4日电 综合报道,6月3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进入第100天,俄方称特别军事行动“已取得一定成果”,乌克兰方面则称,希望尽快获得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扭转劣势。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

    时间:06-04
  • 枪械制造商无辜吗?美得州枪案受害者家属提要求……

      中新网6月4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得州尤瓦尔迪市罗布小学枪击案一名遇难女童的父亲和一名学校员工已采取初步措施,可能会对丹尼尔防务公司(Daniel Defense)提起诉讼。枪击案中嫌犯使用的半自动步枪,正是这家公司...

    时间:06-04
  • 加拿大境内的猴痘确诊病例已经达到77例

      加拿大已有77例猴痘确诊病例  加拿大联邦首席医疗官谭咏诗(Theresa Tam)当地时间6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加拿大境内确诊的猴痘病例已达58例,其中52例在魁北克省,5例在安大略省,1例在艾伯塔省。  就在谭...

    时间:06-04
  • 俄外交部:俄或将被迫扩大出口货物以卢布结算的范围

      俄外交部:俄或将被迫扩大出口货物以卢布结算的范围  新华社莫斯科6月3日电(记者耿鹏宇)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3日说,因西方继续滥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俄或将被迫扩大出口货物以卢布结算的范围。...

    时间:06-04
  • 欧洲多国竞相开征能源“暴利税”

      欧洲多国竞相开征能源“暴利税”  据路透社报道,为遏制能源价格上涨给民众带来的压力,英国政府5月26日宣布,将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征收25%的能源利润税,同时出台一项1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79亿元)的一揽子...

    时间:06-04
  • 爱沙尼亚联合政府解体

      爱沙尼亚联合政府解体  新华社塔林6月3日电(记者郭春菊)爱沙尼亚总理、改革党主席卡拉斯3日宣布,由改革党和中间党组成的爱沙尼亚联合政府中所有7名中间党部长当天被解除职务,其职位分别由7名改革党部长兼任,...

    时间:06-04
  • 应对粮食危机,须回归多边合作

      应对粮食危机,须回归多边合作(观象台)  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该机构近日预测...

    时间:06-04
  • 欧盟公布第六轮对俄制裁措施

      欧盟公布第六轮对俄制裁措施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3日电(记者任珂)欧盟委员会3日公布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其中包括部分石油禁运,制裁俄罗斯油轮、银行和媒体等。  欧盟委员会当天发布公报说,制裁措施将立...

    时间:06-04
  • 经合组织:全球塑料制品产量40年内要涨近两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60年,全球塑料制品年产量将达到12亿吨,接近目前的三倍;如果不提高循环利用率,届时塑料垃圾数量也要增加近两倍。  经合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塑料制品用量为大...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