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坚守团结合作初心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2022-11-16 13:22:53

来源:光明日报

  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持续冲击,卫生、数字、能源等众多领域危机叠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面临挑战,世界经济遭遇下行风险,全球发展赤字再度凸显。随着不确定性风险连连攀升,全球贸易投资动力长期受挫,世界经济持久弥漫于悲观情绪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也不约而同地频频下调对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当地时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应该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

  此次峰会主题聚焦“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以全球卫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为三大优先议题。面临诸多棘手问题,世界需要G20力挽狂澜,减少政治因素干扰,坚守核心功能定位,凝聚共识、增强协调,营造开放、创新、包容的世界经济环境,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复苏。

  实现复苏有赖于加强互联互通,重塑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各类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脱钩”“断链”困境,G20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修复供应链产业链,加强各经济体间的互联互通,重塑良性健康的开放经济环境。只有反对零和博弈,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

  不同于此前某些西方国家大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外交,不惜破坏全球产业链既成完整性的行径,中国一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都表明我们扩大开放的积极姿态,依托我国超大市场优势,让中国大市场与世界市场彼此联通,让开放市场拉动未来经济增长、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此外,我国致力于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实现复苏有赖于增强对话合作,加强宏观经济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全球通胀水平将于2022年达到8.8%,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降至6.5%和4.1%。此前,部分发达经济体为抑制通胀持续加息,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不仅并未能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溢出效应”,致使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本外流、债务加剧、货币贬值等问题,冲击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当下最为迫切的事项应是囊括世界最主要经济体的G20,应进一步突出强调团结合作,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习近平主席强调,要遏制全球通胀,化解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要减少货币政策调整的负面外溢效应。中国一贯认为,大国之间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为全球经济治理把舵定向。中国长期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实现复苏有赖于畅通交往渠道,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是此次峰会三大优先议题之一。近年来,G20愈发关注数字经济转型,重视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致力于探讨数字治理规则的建立健全。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在二十国集团提出了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期待同各方一道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缩小南北国家间数字鸿沟。越是在世界经济遭遇困境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向创新要动力,越需要世界主要经济体形成合力共谋创新路径。中方认为,打贸易战、科技战不仅完全违反市场经济原则,不利于生产要素、知识要素、制度要素的畅通,更无益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创新驱动。中国反对把经贸科技文化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呼吁撤销单边制裁措施、取消对相关科技合作限制,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担数字时代责任,共促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共寻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新动能。

  实现复苏有赖于重视包容可持续,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低收入国家、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返贫和致贫现象比较突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如期落地的压力倍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冲突和气候灾难,不信任和分裂,贫穷、不平等和歧视,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失业和收入下降,大规模迁移和流离失所,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持续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复苏过程中缺乏融资渠道等困难与挑战,都使可持续发展目标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更加关心G20平台能否寻得解决发展赤字的全球方案。一年里,中国大力支持印尼担任G20主席国工作,力促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方面凝聚共识、推进合作。中国全面落实G20缓债倡议,缓债总额在G20成员中最大,为有关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提供了重要支持。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想着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此外,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动员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克服日益凸显的发展赤字和发展鸿沟,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加快落实向低收入国家转借特别提款权进程。国际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债权方,应该参与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债行动。

  (光明日报 作者:任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美媒:美国共和党拿下众议院控制权

      中新网11月17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统计,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率先拿到218个众议院席位,成为多数党,这意味着共和党拿下了众议院,民主党丢掉了众院控制权。  8日,美国中期选...

    时间:11-17
  • 美国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

      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亚马逊公司证实已经开始裁员,但没有具体说明裁员人数。多家美国媒体此前报道称,亚马逊公司计划本周裁员约1万人。  据悉,美国持续的经济衰退以及利率上升等因素使科技行业陷入困境,包...

    时间:11-17
  • 奉行平衡外交 东盟站在了国际舞台的“C位”

      东盟国家举办的3场盛大的世界性外交活动,近期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区域。来自全球各国的元首和代表奔波于该地区的经纬之间——11月10日至13日,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在金边举办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11月15日...

    时间:11-17
  • 波兰对乌克兰难民态度发生微妙变化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近9个月。作为乌克兰的邻国,同时作为站在乌克兰一边的北约和欧盟成员国,波兰自此次冲突爆发以来一直积极地对来自乌克兰的难民进行各方面的援助。不过,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日久,波兰对乌克兰难民...

    时间:11-17
  • 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中新网11月17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17日05时32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北纬31.60度,西经104.05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11-17
  • 利用移动电信网络而非卫星 替代定位系统演示十厘米精度导航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和荷兰国家计量所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替代定位系统,该系统比GPS更强大、更准确,尤其是将其用于城市环境中,演示这种新的移动...

    时间:11-17
  • 新超导量子比特“独角兽”面世

      新超导量子比特“独角兽”面世  以99.9%的置信度实现量子逻辑门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刘霞)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欧洲量子计算公司IQM和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

    时间:11-17
  • 麦康奈尔再次当选美国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

      中新社华盛顿11月16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国会参议员麦康奈尔当地时间16日再次当选参议院共和党领袖。  参议院共和党议员当天投票选举下一届国会共和党领袖。在今年的竞选中,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议员斯科...

    时间:11-17
  • 非法移民问题再度困扰欧洲

      【时事观察】非法移民问题再度困扰欧洲  近日,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因非法移民问题再起争端。意大利、希腊等沿海国家抱怨欧盟没有为其提供足够支持,要求欧盟出台接收移民的新机制。有分析人士指出,非法移民是欧...

    时间:11-17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632953782例

      新华社日内瓦11月16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632953782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6日18时45分(北京时间17日1时45分),全球确诊病例...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