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国的防控政策科学有效”

2023-01-06 14:56:04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的防控政策科学有效”(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近3年来,中国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先后制定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及时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措施,平稳有序推进实施“乙类乙管”,确保了疫情防控的科学路径、正确方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优化后的防疫措施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这是对科学和规律的尊重”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动态评估防控举措实施效果,结合疫情处置经验和药物疫苗等技术进步,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这一成绩是在中国人均医疗资源、医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实现的,尤为不易。”埃及智库解放研究中心主任伊玛德表示,“中国因时因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是基于科学研究并综合国内外防控经验做出的抉择,有助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中国对病毒有了更多了解,掌握了更多防控知识。中国实事求是、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以变应变,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地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在哥伦比亚前驻上海总领事海伦娜看来,“中国政府根据病毒的演进变化趋势,以及积累的临床治疗经验和认识,不断优化和调整疫情防控政策,这是对科学和规律的尊重。”

  2020年至2022年,中国疫情防控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等不同阶段。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制定了科学高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泰国泰中经济协会主席宋立·普吉对此印象深刻。他表示:“在对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的科学评估基础之上,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并积极回应广大民众的诉求,体现了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疫情防控需要多方协调统筹,中国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并团结各方力量有效做好防控工作。”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南亚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马哈茂德·哈桑·汗表示,中国抗疫成效显著,“这充分证明,中国的防控政策科学有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防疫措施”

  综合考虑病毒特点、疫情形势、疫苗接种、医疗资源准备和防控经验等因素,中国近日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国际人士对此普遍给予积极评价。

  “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防疫措施,体现出人民性和科学性。”南非国会议员齐利兹·穆尼亚表示,中国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做出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他看来,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是通过研究论证、研判疫情形势、总结抗疫经验作出的科学决策。

  伊玛德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才取得了显著的抗疫成效。他注意到,近期,中国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制定了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之后又相继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优化措施,近日还推进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在此之前,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得到普及,民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也得到加强。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新闻主编伊莎贝尔·德莱昂注意到,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与此同时,中国医疗救治、病原检测、疫苗接种等能力持续提升,中国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的每一次优化调整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最大限度保护着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体系,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展现出强大的治理能力。”巴基斯坦国立卫生研究院执行主任阿梅尔·伊克拉姆表示,中国坚持科学防疫,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同时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从今年1月8日起,中国将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这是中国在综合评估疫情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标志着中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了防重症,同时进一步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泰国社会及经济界欢迎中国的出入境政策调整,中国游客及投资者对泰国经济意义重大。”普吉表示,中国调整防控政策,不仅将有效激活中国经济,也将给周边国家带来更多、更实在的发展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正在加快恢复接待国际游客,以商业、学术或旅游为目的前往中国的国际旅行者将逐渐增加,显著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曾多次访问中国的哥伦比亚哥中友好协会主席普亚纳表示,自己已准备随时再次访问中国。

  马哈茂德期待,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出台,有助于恢复中外人员往来和商务旅行,提升投资营商信心。海伦娜对此深表认同。她表示,一次见面详谈胜过百封电子邮件往来。“中国出台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将促进中国与各国在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德莱昂表示,相信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菲中友好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开罗、里约热内卢、曼谷、伊斯兰堡、约翰内斯堡1月5日电 记者俞懿春、黄培昭、吴杰、赵益普、程是颉、邹松)

  • 相关阅读
  • 白国防部宣布俄白联盟区域联合部队将举行飞行战术演习

      中新社莫斯科1月8日电 (记者 田冰)白俄罗斯国防部1月8日宣布,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部署的联盟区域联合部队将于1月16日至2月1日举行联合飞行战术演习。  据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8日报道,白国防部当日宣布,1月16日至...

    时间:01-09
  • 美国总统拜登抵达美墨边境 大量抗议者聚集

      当地时间1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位于美国和墨西哥边境地区的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进行视察,并与得州州长及其他官员进行了会面。另据美媒报道称,在拜登访问之际,大量抗议者聚集在边境巡逻中心外,抗议拜登政府...

    时间:01-09
  • 巴西总统卢拉谴责冲击国会事件 签署法令加强首都安保

      当地时间1月8日傍晚,巴西总统卢拉针对在首都巴西利亚发生的冲击国会及其他政府机构事件发表讲话。讲话中,卢拉对相关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并称将尽快查明并严惩事件责任人。  此外,卢拉还签署一项安全法令,加...

    时间:01-09
  • 美国重振经济难度不小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能够复制前主席“通胀斗士”沃尔克的成功吗?美国经济衰退是否可以避免?以芯片法案为代表的产业政策能否重振美国制造业?目前看来,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不乐观。积重难返的美国制造业,想依靠一...

    时间:01-09
  • 希腊何时恢复“投资级”地位

      2009年10月,新组阁的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将高达12.5%(实际为15.6%),而不是上届政府宣布的6%,引起轩然大波。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

    时间:01-09
  • 谱写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华章(大使随笔)

      今年是中国同土库曼斯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近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举行会谈,全面谋划中土关系未来发展,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

    时间:01-09
  • 【时事观察】委内瑞拉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当地时间1月7日,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访问委内瑞拉,与委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投资和贸易等事宜。在此之前,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全面重开边界,巴西也恢复了与委内瑞拉的大使级外交关系。  ...

    时间:01-09
  • 俄乌冲突能否迎来曙光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新年伊始,俄国防部对外公布,乌克兰对顿涅茨克马克耶夫卡地区的俄罗斯军队临时部署点进行的火箭弹袭击已造成俄军89人死亡。此次袭击发生在跨年之夜,不禁让人唏嘘,但这还只是当...

    时间:01-09
  •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预计冬季结束前不会出现天然气短缺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穆勒当地时间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冬天将不会出现天然气短缺的状况。穆勒透露,德国眼下有足够的天然气储备,在冬季结束之后,预计还将剩余50%左右的天然气储备,现在更...

    时间:01-09
  • 美国加州持续遭遇冬季风暴侵袭 超56万用户断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期持续遭遇冬季风暴侵袭,截至当地时间1月8日,超过56万户家庭和企业断电。  自1月1日以来,冬季风暴已导致加州至少6人丧生,其中包括一名儿童。  美国国家气象局警告,新一轮强风暴天气将...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