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会山骚乱”两年了,美国撕裂无尽头

2023-01-16 05:24: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会山骚乱”两年了,美国撕裂无尽头(环球热点)

  1月6日是美国国会山骚乱爆发两周年。2021年1月6日,大批不满大选结果的示威者暴力冲击美国国会大厦,震惊世界。过去两年,该事件及相关调查在美国国内引发广泛争论,成为激化党派矛盾、分裂社会民意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初,新一届“分裂国会”开幕,民主、共和两党分别控制国会参众两院。日前举行的众议院议长选举,上演“百年一遇”的政治僵局,再次暴露美国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的现实,折射出“美式民主”的深层次危机。

  两党“恶斗”变本加厉

  当地时间1月6日上午,美国国会众议院成员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外举行仪式,向两年前在这场暴力骚乱中受伤的约140名警察致敬。外界关注到,到场的几乎全部是民主党人,仅有一名共和党众议员。当天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出席纪念“国会山骚乱”两周年活动时,呼吁警惕政治极端主义。

  时至今日,围绕“国会山骚乱”事件的调查仍争论不休。2022年12月,由民主党主导的众议院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公布最终调查报告,将矛盾指向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此前,该委员会还公布和批准4项针对特朗普的刑事转介。共和党方面则针锋相对,指责民主党“玩弄政治”,忽视“国会山骚乱”背后的安保失败,称时任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难辞其咎。1月6日当天,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国会山上各自举行集会,一度发生激烈争吵。

  在2022年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失去众议院多数党席位,众议院控制权转移至共和党手中。刚刚上任的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此前曾明确表态,共和党控制该院后,将对国会山骚乱调查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分析指出,随着两党分别控制国会参众两院及2024年总统大选临近,围绕国会山骚乱调查的党派纷争及政治内耗仍将持续。

  作为“美式民主”象征的国会山,已然成为频频上演“美式闹剧”的地方。在去年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中,两党耗资共计超过167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今年1月3日新一届国会开幕后,众议院议长选举经历15轮表决才得出结果,遭遇百年罕见的僵局。此外,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从“口罩令”到基础设施投资法案,从控枪到堕胎权,两党在几乎所有国内议题上针锋相对,纷争不断。《纽约时报》日前刊文称,“美国国会未来两年可能反复陷入混乱”。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龚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美国政治极化与社会撕裂愈演愈烈,以2022年11月中期选举为例,有以下几个突出表现:一是两党逐渐达到相对平衡和势均力敌的状态。中期选举前后,两党在两院所占据席位均差距甚微,凸显政治极化进一步固化及民意的撕裂、对立。二是选举越来越“烧钱”,表明两党之间博弈和矛盾达到新高,需要大规模“砸钱”投入选战。三是以“堕胎权”为代表的“文化战争”议题在此次选举中的影响力超预期,凸显红蓝之争、左右之争达到新高。四是两党之间的“政治恶斗”呈现螺旋上升的激烈态势,党派之间通过政治调查、威胁进行弹劾等方式发起政治进攻和报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社会撕裂不断加剧

  “政治极化作为当代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其产生原因极其复杂。”龚婷指出,其一,在美国,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价值观、两种政治理念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年来,这两股思潮之间的交锋愈发激烈。其二,美国内贫富差距扩大、收入不平等等问题加剧了阶级固化,进一步助推政治极化。其三,人口结构变化。白人在总人口中占比降低,有色族裔占比不断提升,由此带来身份认同及身份政治的强化。这反映在不同群体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议题的不同看法中,加剧社会撕裂和民意分裂。其四,在美国选举政治中,政党利用选区重划等规则使政治版图不断固化,竞争性选区越来越少,加剧党派对立。

  疫情暴发以来,抗疫成为美国党争新战场。戴口罩、接种疫苗等基本防疫举措都被贴上“政治标签”,引发无休止争论和相互指责。与此同时,种族歧视、阶层对立、贫富分化等问题在疫情下凸显,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撕裂。

  瑞银集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乌克兰危机升级、各国货币政策收紧、股市下跌等原因,2022年全球亿万富豪人数下降,但美国亿万富豪人数不减反增,从724人升至735人。盖洛普公司2022年12月的民调显示,由于通胀居高不下,超过半数的美国成年人表示自己的家庭遇到财务困难。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网站近日一篇文章指出,“美国这个病人仍然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两极分化、功能障碍以及主要国家机构不被信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向本报记者分析,经济上的不平等、人口结构变化、文化认同差异推动不同政治力量重组,而且,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和“信息茧房”现象出现,不同群体的身份认同被进一步固化,导致民主、共和两党逐渐形成稳定的支持群体,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效应被逐步放大和固化。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美国富人财富加速增长,而通胀之下,中下层民众生活改善程度远低于预期,导致政治极化的经济原因持续凸显。同时,不同族裔面对疫情承受的风险不同,少数族裔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白人。这些因素导致不同族群、阶层间裂痕进一步加大。

  “美式民主”深陷困境

  最新民调结果显示,高达90%的受访美国人预计,2023年将是美国政治纷争、社会撕裂加剧的一年。在严重对立的政治及社会氛围中,美国政治暴力事件频发。一段时间以来,从右翼分子密谋绑架密歇根州长,到针对联邦调查局特工和地方选举官员的人身攻击,从堕胎和控枪的支持者对联邦最高法院保守派法官的死亡威胁,到佩洛西丈夫在家中遭遇袭击,多起政治暴力事件让“美式民主”的光环黯淡无光。

  “在极化政治中,不同派别之间的共识越来越少,妥协空间被不断挤压,默认的政治规则边界逐渐模糊,各方都试图突破原来的共识范畴,争夺游戏规则制定权。在此趋势下,党派斗争愈演愈烈,政治攻击也不断突破底线。”赵海说。

  美国《大西洋月刊》指出,疯狂的党派斗争和频繁的权力更迭已成为美国常态。在这样的常态下,政治对抗与极化、社会矛盾与撕裂、民众沮丧与愤怒将继续笼罩美国社会。美国一家政治咨询公司主席布拉德·班农认为,“国会山骚乱”过去两年,美国民主依然深陷困境,众议院“一团糟”,再次表明美国政治机构的衰败。

  龚婷指出,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加剧,将给美国社会带来负面冲击。党派斗争激化、妥协空间减少,政治暴力越来越频繁。在国会分裂背景下,两党分庭抗礼,“否决政治”盛行,将使政治决策效率大大降低。“目前来看,美国国内两种思潮对立、人口结构变化、政治体制特点都将推动政治极化不断加剧,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得以缓解。”

  “当前美国两党势力处于均衡状态,很难相互妥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改革,加之金钱政治盛行、利益集团掌控媒体进而控制话语权,‘美式民主’反映民意的程度不断下降,减少贫富差距、弥合阶层矛盾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只能通过强化小集团内部身份认同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将导致各方难以寻求共识,激进对冲将成为常态,政治极化将进一步加剧。”赵海说。

  李嘉宝

  • 相关阅读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对话谈判是化解乌克兰危机最现实可行的办法

      新华社联合国1月17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7日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表示,冲突对抗没有赢家,对话谈判才是化解乌克兰危机最现实可行的办法。  戴兵说,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各方面问题层...

    时间:01-18
  • 法国公布2022年人口统计数据:新生儿数量减少至72万

      中新社巴黎1月17日电 (记者 李洋)法国官方机构当地时间17日公布2022年人口统计数据,当年新生儿数量减少至72万。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法国现有居民人数为6800万人,2022年法国人口增...

    时间:01-18
  • 法国大规模罢工即将登场 公共交通料将受严重影响

      中新社巴黎1月17日电 (记者 李洋)旨在反对退休制度改革的法国大规模罢工即将于19日登场,公共交通预计将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巴黎大众运输公司方面17日晚发布的消息,巴黎地铁线路19日的客运服务将受到严重冲击...

    时间:01-18
  • 达沃斯论坛如常冬季开幕 冀望“在分裂的世界加强合作”

      中新社达沃斯1月17日电 (记者 德永健)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断三年后,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17日如常在冬季开幕,在世界政治经济图景发生巨大变化之际,冀望“在分裂的世界加强合作”。  当地时间17日上午,...

    时间:01-18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答记者问

      中新社东京1月18日电 (记者 朱晨曦)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17日就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近来包括日本在内一些国家对中国疫情形势和政策调整感到担忧,质疑中国相关做法缺乏透明度,并采取涉...

    时间:01-18
  • 镜观·领航|新春佳节,难忘总书记的关怀与祝福

      这些年来,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来到群众身边,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 2022年1月26日下午,习近平在山西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受灾村民师红兵家看望。 2021年2月3日下午,习近平在贵...

    时间:01-18
  • “泄密文件”事件持续发酵 共和党要查拜登住所访客记录

      “泄密文件”事件持续发酵 共和党要查拜登住所访客记录 白宫:没有  美国民主党籍总统拜登私存机密文件一事持续发酵。因拜登位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私人住宅内发现更多保密文件,共和党人15日要求白宫方面本月...

    时间:01-18
  • 德国总理任命皮斯托留斯为新防长

      中新社柏林1月17日电(记者 马秀秀)德国总理朔尔茨17日任命62岁的下萨克森州内政部长、社民党成员鲍里斯·皮斯托留斯(Boris Pistorius)为联邦国防部长,取代此前辞职的兰布雷希特。皮斯托留斯将于19日收到任命文件...

    时间:01-18
  • 土耳其:瑞典、芬兰未满足土方所提“入约”条件

      土耳其媒体17日援引土国防部长胡卢西·阿卡尔的话报道,瑞典和芬兰没有满足土方所提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条件,土方希望两国按照先前签署的一份文件履行承诺。  土耳其《自由报》援引阿卡尔的话说,土方注意...

    时间:01-18
  • 普京向杜马提交草案 要求废止欧洲委员会与俄有关国际条约

      当地时间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提交法律草案,要求自2022年3月16日起废止欧洲委员会与俄罗斯有关的21项国际条约。  这21项条约包括1949年5月通过的欧洲委员会章程,1996年5月修订的欧...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