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破坏力巨大 土耳其连续强震属“震群型地震”

2023-02-10 05:06:54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陈 曦

  2月6日,一场发生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烈地震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8日,大地震已造成超过1.5万人遇难。与此同时,一个陌生的名词——“震群型地震”成了高频热搜词。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陈长云表示,此次土耳其地震的破坏程度虽然和震群型地震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还是由震级和震源深度、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自身抗震性能等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

  震群型地震并不罕见

  此次土耳其在6日凌晨发生了震级为7.8级的地震,当天下午1点24分,又发生了震级为7.6级的地震。两次强震的震中相距约96公里。短时间内,发生两次强震,并诱发了6.7级强余震,形成了震群型地震。

  “震群型地震是构造地震的一种类型,此外还有孤立型地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双震型地震,也可以把双震型地震看作是震群型地震的亚型。”陈长云介绍,地震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震群型地震的地震序列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没有突出的主震。

  “地震都和断层相关,近年来全球8级左右强震主要发生在板块的边界断裂带上,此次土耳其地震也不例外。”陈长云说。土耳其位于阿拉伯板块、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汇处,境内有两条大边界断裂带,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和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在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两条断裂带附近地区应力积累强烈,引起地区的强震活动不断。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科学专家比尔·麦圭尔教授表示,此次土耳其地震两次强震均位于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两次强震是否发生在同一个断层上”。第二次强震发生在第一次强震以北约96公里处,很可能发生在另一个断层,被第一次强震引发。

  “虽然震群型地震不如孤立型地震和主震—余震型地震常见,但也并不罕见。在世界和我国历史上,都曾发生过震群型地震。”陈长云举例,比如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内先后发生7.3级和7.4级地震;位于柯坪断裂附近的新疆喀什的伽师县,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震群型地震。

  世界上最著名的震群型地震,当属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这场地震中,震级最大的地震为1960年5月21日的9.5级地震。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智利境内连续发生了数百次地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

  破坏力大是多重因素造成

  “此次土耳其地震伤亡惨重,与震群型地震有一定的关系。”陈长云解释,两次强震相隔时间较短,两地相距距离较近,第一次地震时松动没有坍塌的房屋,很难扛过第二次强震“冲击波”的打击,因此在第二次地震中坍塌比例非常高。

  “不过这么大的地震,造成致命性伤害还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形成的。”陈长云说,最致命的因素还是震级,一般情况下,震级等于或大于5级的地震,就会造成破坏。一场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

  当然,如果震级高,但震源深,那么地震波传播到地面的距离就越长,震源的能量消耗就越多,传播到地面上的能量就越少,对地面的破坏程度越小。

  此外,震区所处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自身抗震性能,都直接影响最后的伤亡情况。很不幸,此次土耳其地震影响地区人口稠密,而且建筑物都经历了“煎饼式”倒塌,倒塌楼房每层混凝土板中间几乎没有缝隙,使生还者几率大幅下降。

  “虽然科技在发展,但震前精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依然处于探索中。目前地震发生后的预警可以为人员避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陈长云说,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更大。但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地震预警就是利用了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原理,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为人们赢得避险或逃生的机会。

  • 相关阅读
  • 俄称打击乌军人员装备 乌称击落俄军战机

      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1日发布战报称,俄军10日对乌克兰重要能源设施进行了隐蔽打击,这些设施为乌克兰军工企业提供能源保障。过去一昼夜,俄军在红利曼、顿涅茨克、库皮扬斯克等方向打击乌军人员、火炮、弹药库...

    时间:02-12
  • 乌克兰总统解除乌国民警卫队副司令职务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11日发布消息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解除了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副司令鲁斯兰·久巴的职务。  乌克兰媒体称,久巴负责国民警卫队的后勤和物流相关事务。(总台记者 王斌)...

    时间:02-12
  • 叙利亚震后救援困难重重 近邻黎巴嫩倾力相助

      土耳其南部发生的强震也给叙利亚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由于美国及其盟友长期的封锁和经济制裁,叙利亚无论在应急物资、救灾能力还是医疗资源方面都存在严重缺失。同时,封锁也导致很多物资无法运抵叙利亚,进一...

    时间:02-12
  • 综合消息:联合国高官说土叙地震是“世纪灾害”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重开陆路口岸运送人道物资

      新华社纽约2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紧急救援协调员马丁·格里菲思11日在土耳其表示,土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是该地区一个世纪以来遭受的最严...

    时间:02-12
  • 美式民主所谓“强大”只是幻象

      美国政客与其沉迷于自欺欺人,将民主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到处干涉别国内政,不如早日正视自身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做些有利于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  长期以来,美国总是自诩为“民主灯塔”。即使是面对愈...

    时间:02-12
  • 俄外交部:俄欧关系处历史最低 愿与乌方基于现实谈判

      中新社莫斯科2月11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韦尔希宁2月11日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低点,布鲁塞尔是始作俑者。他同时表示,俄方愿与乌克兰举行基于现实的谈判,前提是...

    时间:02-12
  •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重开陆路口岸运送人道救援物资

      新华社第比利斯2月11日电(记者李铭)埃里温消息:亚美尼亚外交部发言人胡纳扬11日说,亚美尼亚当天通过与土耳其的陆路口岸向土运送了一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胡纳扬在社交媒体上说,亚美尼亚11日向土耳其提供...

    时间:02-12
  • 土叙地震直击|万里驰援土耳其——生命至上 刻不容缓

      据土耳其和叙利亚政府及救援机构消息,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过2.2万人遇难。  救援人员不足、重型设备短缺、道路坍塌损坏、天气寒冷、余震不断……遭受重大人员伤亡的土耳其和叙利...

    时间:02-12
  • 震中日记丨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和我们并肩战斗

      新华社土耳其安塔基亚2月11日电题: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和我们并肩战斗  新华社记者武思宇  24岁的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埃尔多是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地震发生后,他立即报名参加志愿者救援工作。  中...

    时间:02-12
  • 中国旅行团在肯尼亚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内罗毕2月11日电(记者李卓群)当地时间11日上午,搭载40名中国游客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Z633航班降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这是中国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后首批抵达肯尼亚的中国旅行团...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