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从特朗普案看美国政治极化的深化和恶化

2023-04-13 18:25:22

来源:新华网

  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因“封口费”案件接受传讯,反映了当前美国政治生态中突出和具有中长期影响的问题。纵观美国历史,作为近年来美国民主乱象症结的政治极化曾反复出现,也并非新鲜事,甚至可谓是美国政治体制特别是其政党体制和选举体制发展嬗变的“必然结果”。就某种程度而言,尽管特朗普案尚未有定论,但它正在成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一次加剧的美国政治极化并触及新高点的一个标志。

  作为美国政治极化的最突出表现,两党及其政治精英极化的对抗性和极端性在此次事件中进一步发酵。美国历史上,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曾经有多名总统面临法律指控,而作为美国政治保守化和右倾化的标志性人物,特朗普不仅饱受争议且官司缠身,更是成为首位被正式刑事起诉的前总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特朗普案的“镜像”,在2021年美国国会暴乱和选举结果“争议”中上任总统的拜登一直面临共和党方面的调查声势,在中选后更正式在共和党重掌的众议院被“启动调查”。这表明,特朗普和拜登之间、驴象两党之间的“调查与被调查”“报复与反报复”日益成为华盛顿的政治“新常态”。在此过程中,政治人物甚至前任和现任国家元首间相互“爆黑料”“揭老底”,攻讦对抗无所不用其极,不断撕扯下层层遮羞布。长期以来,两党极化中的种种表现已司空见惯,包括两党及其政治精英在越来越多议题上以意识形态划线,党内“同质化”更加板结,两党间的中间路线和妥协空间愈发狭窄等。特朗普案更加反映出,两党及其精英人物之间呈螺旋上升的政治进攻和恶斗已然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主导美国国内政治议程。

  从特朗普案还可窥豹一斑的是,在国会山上的极化斗争愈演愈烈的同时,美国大众层面的政治极化也更为深化。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在两党间鸿沟特别是意识形态鸿沟扩大的背景下,其各自选民基本盘愈发分野,尤其体现为选民群体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层面逐渐扩大的分化和对立。精英极化和选民极化之间的关系可谓是“鸡生蛋蛋生鸡”。前者通过选举活动、政治动员等方式把各自所坚持的意识形态及受其影响的政策主张传递并强化给选民,以谋求深耕和巩固其基本盘。后者受政治观念、经济利益、身份政治、文化宗教纽带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对各自意识形态和党派观点的认同。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和移民人口的增长,以及其与政治不平等、经济贫富差距等传统问题的叠加共振,身份政治愈发成为两党及其各自选民基本盘所主张的“政治正确”。这愈发加剧了红蓝版图、白人与有色人种、进步与保守力量之间的对立,并空前强化了两党选民对各自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进一步深化了党派划线。在2022年中期选举中,“摇摆选区”的数量进一步下降,共和党虽未能掀起“红色浪潮”,但在夯实深红基本盘上的表现“可圈可点”。特朗普及其团队利用此事件打“政治迫害”牌起到了效果,也收到了来自其铁杆支持者的力挺和捐款。在案件发酵后,特朗普的党内支持率有所提升,并拉大了与中选后党内“头号对手”的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 德桑蒂斯的差距。多项近期民调显示,在前总统特朗普是否受到司法不公正对待这一问题上,两党选民的立场截然不同,绝大多数受访共和党选民中认为特朗普不应该被起诉。在这种环境下,政治人物的人品、道德等基本面已非选民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而是让位于普遍弥漫的党派划线甚至“站队”氛围,甚至沦为了无关紧要的因素,这也更加暴露出政治极化痼疾下美国政治的蜕化。

  当前,特朗普仍然是共和党内头号人物,其支持率也仍以较大优势领先于党内其他候选人。特朗普案的下一步走向及其对特朗普参与2024年总统大选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的深化、恶化和进一步极端化趋势将更为持久地作用于美国政治生态。(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龚婷 )

  • 相关阅读
  • 俄方确认圣彼得堡咖啡馆爆炸案又一嫌疑人身份

      新华社莫斯科4月13日电(记者安晓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13日通报,一名乌克兰籍男子涉嫌参与圣彼得堡咖啡馆爆炸案,已确认其身份。  俄联邦安全局当天在官网发布消息说,经调查,乌克兰公民尤里·杰尼索夫涉嫌与早...

    时间:04-13
  • 德国2月自俄罗斯进口额同比下降91.0%

      中新社柏林4月13日电 德国联邦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2月,德国自俄罗斯进口额仅为3亿欧元,同比大幅下降91.0%。俄罗斯在德国最重要的商品供应国中从第11位下降到第46位。  德媒表示,自乌克兰危机以...

    时间:04-13
  • 宋干节吸引外国游客回归 旅游业复苏助推柬埔寨经济增长

      中新社金边4月13日电 (记者 杨强)柬埔寨首都金边13日涌现返乡潮,当地民众拎着大包小包回家过年。在柬泰边境,大批在泰国务工的柬埔寨劳工也通过卜迭棉芷省的波比国际口岸返乡过年。  当天,大量民众聚集在金边...

    时间:04-13
  • 菲律宾渡轮失火致死人数升至33人

      中新网马尼拉4月13日电 据菲律宾媒体13日报道,两周前在该国南部巴西兰省附近海域发生的渡轮失火事件中,最后一名失踪乘客的遗体已被找到,使得最终死亡人数升至33人。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当天确认该乘客是一名...

    时间:04-13
  • (国际观察)日本强推“排污入海”已两年 一意孤行招致强烈反对

      中新社东京4月13日电 (记者 朱晨曦)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决定。两年过去,日本政府没有撤销上述决定,反而宣称将于今年春夏季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政府的一意孤行...

    时间:04-13
  • 纵论天下|全球“去美元化”呼声高涨 美元不香了?

      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余申芳 何媛)近一段时间来,多个国家推出不同举措,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加强本币结算,减少使用美元。  美元不再吃香了吗?专家认为,这波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与美国一系列操作不无关...

    时间:04-13
  • 美媒:美国对抗中国 盟友越发不适

      新华社华盛顿4月12日电(记者邓仙来)美国《政治报》网站近日刊文说,几乎没有一个美国盟友真正全心支持对华冷战的观点。美国政府采取对抗中国的政策,这让其盟友越发感到不适。  该网站10日发表题为《美国“孤身...

    时间:04-13
  • 美国在菲律宾动作太大,菲总统姐姐都看不下去了

      美菲“肩并肩”军演11日在菲律宾登场。这个已经举办了37次的军演算不上多新鲜,但这次场内场外的一些新看点叠加在一起,又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特殊用意。  此次持续大约半个月的军演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肩并...

    时间:04-13
  • 观天下·美国枪患|枪支暴力影响广泛 调查显示两成美国成年人曾遭枪支威胁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美国枪支暴力对民众的影响有多大?美国非营利组织凯泽家庭基金会11日发布报告说,接受调查的美国成年人中,超过半数自述自己或亲属遭遇过一次涉枪事件,比如受枪伤或死于枪击、受他人拿枪威...

    时间:04-13
  • IMF高官警告: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仍然存在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当地时间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在采访时警告称,尽管数据令人鼓舞,但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仍然存在。  据报道,戈...

    时间:04-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