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东欧国家“曝光度”提升的背后

2023-04-28 05:54:19

来源:工人日报

  欧盟内部的不同声音,无疑增加了欧洲自主构建未来安全秩序的难度。因此,只有欧盟真正形成自主认知和发展出自主能力,欧洲才有可能获得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自主性。

  一段时间以来,中东欧国家在欧盟乃至地区秩序中的角色备受关注。两种观点正在拉锯,一种是欧洲政治生态“中东欧化”趋势明显,另一种观点是欧盟力量平衡“东倾”是一个假象。

  目前来看,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合理性,其核心是动荡变革期背景下,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动态博弈。

  中东欧“曝光度”上升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东欧国家的曝光度持续上升。冲突爆发伊始,部分中东欧国家不计政治成本和经济收益,大力支持乌克兰,极限对俄罗斯施压,不仅同俄罗斯能源“脱钩”,还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

  对部分中东欧国家而言,俄乌冲突证明了其根深蒂固的“反俄”立场是正确的。并且,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明确表示,希望看到俄罗斯“屈服”甚至“失败”,充当“反俄”急先锋。

  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和复杂化,欧洲“援助疲劳”渐显,“街头政治”频发,“战时经济状态”令其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承压,欧洲战略困境短期难解。

  在此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同样深受影响,尤其是乌克兰难民涌入、能源价格高涨、经济放缓等因素,持续困扰其国内政治。

  近期,波兰和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决定,禁止从乌克兰进口谷物和其他食品,以保护当地农业部门,迎合国内相关利益群体。部分中东欧国家的这一转变,相较于与此前的“无限制”挺乌立场显然有所“降温”,也破坏了欧盟贸易政策的团结。

  总体来看,中东欧国家利用俄乌冲突影响欧盟内政和外交,一方面提升中东欧板块的相对地位,另一方面加大中东欧板块与法德轴心的政策裂痕。

  内外部因素叠加影响

  其实,俄乌冲突对于中东欧国家的“角色转变”更多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变化的背后,有着更加复杂深远的内外部因素。

  在此前三十年里,中东欧国家以“回归欧洲”或“回归西方”为首要目标,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但与此同时,欧盟中的中东欧国家一直处于微妙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中东欧国家不想让渡过多权限给欧盟层面,尤其是面对处于欧盟领导地位的“法德轴心”时,不甘心充当“二等国”的角色;另一方面,中东欧国家也想借助外部力量平衡欧盟内部秩序以及其他大国的影响,尤其借助外部力量,制衡欧盟对其国内制度的冲击。

  从内部来看,中东欧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不同步。在加入欧盟后,中东欧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融入欧洲和全球市场,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失业率下降,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中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并未弥合,在此过程中甚至加大了中东欧国家内部的裂痕。

  随着前些年欧盟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的爆发,中东欧国家民粹主义崛起冲击政治格局,希望从欧盟那里夺回国家控制权,强化了“国家主义”与“一体化主义”的对立。

  此外,大多数中东欧国家转向西方民主道路,然而转型后的中东欧国家在政治稳定性方面面临新的问题,多党联合组阁、执政党更替频繁、新党林立等现象,使得中东欧国家对外政策的投机性和两面性增加。

  从外部来看,面对地缘政治博弈和大国竞争,中东欧国家进入外交活跃期。

  中东欧地区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也是遍布小国的地区,中东欧国家可以提高其在大国战略布局中的价值,争取实现战略优化。

  长期以来,中东欧国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及北约,在经济上依赖欧盟。比如,波兰、波罗的海国家的跨大西洋主义倾向,令其对削弱跨大西洋联系和欧盟战略自主的主张持怀疑态度。

  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背景下,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和中东欧国家的军事捆绑。2022年3月,北约特别峰会宣布在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建立4个新的战斗群。

  同时,部分中东欧国家积极追随美国战略。2022年10月,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捷克、北马其顿和黑山等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也反映出中东欧国家在地缘政治和安全议题上,更容易受到美国战略的影响乃至塑造。

  欧盟面临更大挑战

  其一,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内部的相对地位有所提升。随着地缘政治博弈的外溢,“新欧洲”和“老欧洲”的分歧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在安全防务领域的话语权上升,欧盟决策越来越受到中东欧国家声音的影响。不过,这一趋势会随着战事的进展而发生变化,最终可能会回归到法德轴心主导与欧盟国家间协调共存的状态。

  其二,美国对欧盟“分而治之”的策略将更加有效。长期以来,美国对欧洲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一是利用美欧间不对称的依赖性,二是利用欧洲内部的分裂,三是加大与中东欧国家的接触。随着美国以安全之名进一步捆绑和分化欧洲,欧洲内部碎片化的增强,无疑会削弱欧洲自主的意愿和行动力,进而削弱欧盟整体政策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其三,欧盟战略自主仍存诸多障碍。在中东欧国家强力反俄的政策渲染下,欧盟及其成员国卷入俄乌冲突的程度日深,从而为美国战略裹挟和俄乌冲突复杂化提供了政策空间。

  2023年4月,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之后,波兰总统杜达等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称“我们需要美国”。然而,法德等国家的领导人认为,“欧洲只有在俄罗斯的参与下才能实现持久和平”。

  欧盟内部的不同声音,无疑增加了欧洲自主构建未来安全秩序的难度。因此,只有欧盟真正形成自主认知和发展出自主能力,欧洲才有可能获得在大国博弈和新老欧洲博弈中的战略自主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俄罗斯“汉语热”持续升温

      为庆祝世界读书日及联合国中文日,大量与中文相关的活动近日接连亮相俄罗斯。4月21日,由尚斯国际出版传媒集团、俄作家与出版商协会、莫斯科环球书店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文——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活动,分...

    时间:05-01
  • 苏丹武装部队宣布同意继续停火72小时

      当地时间4月30日晚,苏丹武装部队发表声明宣布,该部队将从上次停火期结束时间点开始继续停火72小时。  苏丹武装部队还在声明中呼吁快速支援部队遵守停火协议。  当天稍早前,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曾宣布从当地时...

    时间:05-01
  •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宣布延长7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

      当地时间4月30日下午,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发表声明称,将于当地时间5月1日0时起延长7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  声明指出,在此前的停火期间,快速支援部队“对武装部队的多次袭击作出反应”,快速支援部队重申对人道...

    时间:04-30
  • 俄乌局势进展:俄谴责波兰接管俄使馆学校 乌官员称将提高电价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电 综合消息:俄罗斯外交部29日谴责波兰强行接管俄驻波兰大使馆在华沙运营的一所学校。乌克兰能源部副部长萨法罗夫(Farid Safarov)称将提高电价,为下一个冬天做准备。  俄外交部谴责波兰接管...

    时间:04-30
  • 美国一餐馆发生枪击致1死 用餐者趴地上寻找掩护

      中新网4月30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28日晚,美国新奥尔良一家著名餐馆外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一名员工死亡,另有一名芝加哥游客中枪受伤。  据报道,新奥尔良临时警察局长伍德福克29日说,枪击事件发生在新...

    时间:04-30
  • 马来西亚近年罹患癌症病例剧增

      中新网吉隆坡4月30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国家癌症协会30日称,2022年马来西亚罹患癌症病例较2019年增加了2倍多,从2019年的39.3万例增加到2022年的87.4万例。  国家癌症协会相关负责人峇努表示,除了遗传因...

    时间:04-30
  • 一运砂船倾覆多人落水 驻菲使馆全力救助遇险中国船员

      中新网4月30日电 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网站消息,4月28日深夜,一艘塞拉利昂籍运砂船(鸿海189)在菲律宾巴丹省东南海域遇事故倾覆。船上共有20名船员落水,其中中国籍16人,菲律宾籍4人。截至目前,已有12名中国船...

    时间:04-30
  • 美国得州一处住宅发生枪击事件致5人死亡 嫌疑人在逃

      中新社旧金山4月29日电  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哈辛托县治安官办公室29日说,位于该州小镇克利夫兰的一处住宅28日深夜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包括一名8岁男孩在内的5人死亡。截至29日晚,嫌疑人仍然在逃。  克利夫兰位...

    时间:04-30
  • 梅赛德斯-奔驰CEO: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不现实

      中新网4月30日电 据路透社30日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告诉德国《星期日图片报》(Bild am Sonntag),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是不现实的,并表示试图这样做将使德国大部分行业面临风...

    时间:04-30
  • 日韩首脑“穿梭外交”重启?日媒:岸田正协调5月7日起访韩

      中新网4月30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多名日韩外交消息人士当地时间29日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协调5月7日至8日访韩,并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谈。资料图:2022年11月,东盟峰会期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与韩...

    时间:04-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