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国网评】G7联合声明自相矛盾,凸显美反华政策不得人心

2023-05-24 15:38:14

来源:中国网

  日前,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在会议期间以及发表的联合声明中,G7在美国的主导下再次操弄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肆意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与此同时,联合声明又称,G7国家一致认为应该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表示“考虑到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经济体量,以及在面临全球挑战与诸多领域的共同利益面前,与中国保持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强调“我们制定的政策方针不是为了伤害中国,也不是为了阻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个遵循国际规则并保持增长的中国是符合全球利益的”。

  一边带着冷战思维对华搞极限施压,一边又站在所谓“全人类立场”上强调对华合作的重要性,这份自相矛盾的联合声明所传达出来的政策意味,虽与拜登政府初上台时有了微妙的差别,却与当下美国及其大西洋盟友对华的纠结姿态相吻合。从中可以看出,在G7乃至美国内部,一味反华正面临内外交困的窘境,越来越不得人心。

  在美国国内,通过压制中国崛起,以维护美国在全球的永久霸权,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政治精英们的共识。因此,反华成为他们政治表演中的必备戏码,也是他们在国内议程中夹带私货的通用借口。在歇斯底里的反华狂欢中,个别主张对华理性的人士要么被边缘化,要么被迫噤声。然而,在实操层面,反华正面临实际效用有限、负面影响却逐渐扩大的尴尬局面。

  今年2月,为谋求所谓“政治得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政客竞相炒作“气球事件”,严重破坏了中美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后两国关系难得的友好氛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甚至以取消访华为代价,企图进一步抹黑中国形象,毒化两国关系。在美方的肆意破坏下,中美高层交流渠道全面中断,两国关系跌入冰点。时至今日,美国政客的这番表演除了换来自以为是的“道德优势”外一无所获。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发表评论讽刺称,美国对“中国气球”的反应,完全忽视了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监视和轰炸的历史。此后,亚太、中亚、欧洲国家领导人竞相访华,商谈合作大计,说明中国坚定奉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务实友好形象依然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美国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对华“脱钩”政策正在反噬其身。拜登政府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制定的损人害己的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戴琪等人还企图以此为筹码,诱使中国放弃更多合理合法权益,自然遭到中方的严词拒绝和强烈反对。结果美方加征的关税不仅没有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反而推高了原材料和日用产品价格,弄得怨声载道。代表美国农场主、零售商等利益的商业团体多次施压美国政府,要求与中国重新谈判,并降低对华关税。在芯片行业,全球需求不振本已让美国企业步履维艰,美国政府的对华出口禁令更让他们的日子雪上加霜。2023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公司净亏损达28亿美元,业绩同比下跌134%,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季亏损纪录;AMD 2023年一季度净亏损达1.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18%;美光科技公司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亏损达23.1亿美元,为20年来最大亏损季。业绩承压逼迫这些公司纷纷大幅裁员,让人不禁感叹,美国到底是要锁死中国技术进步还是要闷死自家企业?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纽菲尔更是公开表示,美国半导体公司不能缺席中国市场。

  美国商界的反对声浪,再加上近来全球加速“去美元化”、美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美债危机久拖未决,让美国的权力阶层意识到,在诸多国内国际议题上,美国仍需要中国的支持和配合。那些被压制许久的对华理性声音又出现了,多名美国政要也接连表态,希望重启与中国的沟通。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举行长时间会晤。美国总统拜登在此次G7峰会上还预言,美中关系“很快”就会“解冻”。

  一般说来,多边会议的联合声明往往由会议东道主牵头行文,再交给与会各方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但与会国中强势的一方也能够主导声明的措辞和立场。显然,近期倾向于缓和对华关系的美国,一方面在联合声明中继续“对华强硬”,一方面也试图展现些许理性姿态。

  此外,G7中其他国家的态度也对美国的立场形成了牵制。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欧洲两大“火车头”德国和法国的领导人舒尔茨、马克龙接连访华。两人皆明确表达了反对对华“脱钩”、希望加强对华合作的强烈意愿。马克龙甚至还顶住美国压力,称法国不应成为美国的附庸,并再次强调欧洲应保持战略自主。德法领导人的表态,证明在欧洲对华理性派仍占主流。曾在欧洲政坛反复提及的“摆脱对华依赖”变成相对缓和的“去风险化”。诚然,后者并不意味着反华政客的改弦易辙,甚至这种加了道德外衣的说辞可能更具有欺骗性,在欧洲政商两界更有市场。但至少也说明,欧洲亲美的“大西洋主义者”的反华冲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为了避免舆论的口诛笔伐,他们不得不采取更趋理性的立场。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中欧之间也没有根本的战略分歧和利害冲突。管控好、发展好对华关系,符合西方国家的根本利益。中国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希望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早日看清其中的利害关系,真正从本国人民的利益出发,给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注入更多稳定性,为世界长期可持续发展贡献正能量。(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 相关阅读
  • 乌兹别克斯坦测量员的中国师傅(海外纪闻)

      “苏丹姆,你们小组负责237桥的桥面系控制测量!”“阿卜杜拉,你带俩人去做路基高程测量!”“玛穆勒,你们继续做好基层摊铺测量!”……在乌兹别克斯坦中铁二十局A380公路项目部的小院内,测量班班长张程荣给班...

    时间:05-27
  • 【世界说】美媒:美国住房危机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永久化

      中国日报网5月26日电 据美国网站Benzinga报道,称美国住房问题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永久化。  美国商业房地产人利维·布莱克曼(Levi Brackman)表示,美国的住房助长了金融不平等,作为一个沉浸在商业房地产领域两年...

    时间:05-27
  • 土耳其学者:美西方所作所为与世卫大会主题背道而驰

      土耳其萨卡里亚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富尔甘·哈立德·约尔朱5月2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世卫组织成立75年:拯救生命,推动人人健康”,然而美西...

    时间:05-27
  • 【中国那些事儿】德企巨头坚守中国:“对华脱钩”没有道理 划分阵营毫无益处

      中国日报网5月26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德互为彼此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已经连续7年保持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时间:05-27
  • 国际锐评|“去风险化”?与中国“脱钩”才是风险

      “我们正打算跟中国公司合作,生产可再生能源设备。”在近期接受《国际锐评》采访时,澳大利亚福特斯库金属集团未来产业公司首席执行官哈钦森说,中国的自动化生产技术“令人惊艳”。  和澳大利亚这家公司一样...

    时间:05-27
  •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假期旅行人数将接近疫情前水平

      中新社旧金山5月26日电 据美国汽车协会及美国媒体消息,今年阵亡将士纪念日假期美国旅行人数将达到4230万,接近新冠疫情前水平。当地时间5月26日,旅客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国际机场等待办理登机手续。 中新社记者 ...

    时间:05-27
  • 哈萨克斯坦央行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为16.75%

      中新网阿斯塔纳5月27日电 哈萨克斯坦中央银行26日宣布,将维持基准利率16.75%不变,浮动区间为+/-1.0%。  消息称,该决定是根据最新的预测、数据分析和对通货膨胀风险评估做出的。  央行称,随着全球能源和食...

    时间:05-27
  • 美国债务违约日期延后?拜登:谈判将很快取得突破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26日,美国总统拜登称,他有信心联邦债务上限的谈判将很快取得突破。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最早可能在6月5日发生债务违约。  据报道,当天,拜登在前往...

    时间:05-27
  • 绽放花街:姹紫嫣红尽染伦敦切尔西

      中新网伦敦5月27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5月下旬,英国伦敦切尔西绽放花街活动登场,精心装扮下,整个街区繁花似锦。伦敦切尔西绽放花街活动街区装扮。 欧阳开宇 摄  切尔西绽放花街( Chelsea in Bloom)每年都伴...

    时间:05-27
  • 亚太多国领导人齐发声:“反对脱钩”

      参考消息网5月26日报道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斯里兰卡总统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25日说,斯里兰卡和其他亚洲国家反对包括供应链脱钩和“友岸外包”在内的经济胁迫。  报道说,维克拉马辛哈25日在东京...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