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贸易碎片化冲击全球经济增长(环球热点)

2023-09-12 05:34: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深刻改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专家分析指出,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从以成本、效率、科技为侧重转向以安全、稳定和政治为侧重,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等特征,并存在进一步碎片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世界经济增长动能造成冲击,给经济复苏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日前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贸组织(WTO)担忧,越来越碎片化的全球贸易让国际“合作逐渐失去动力”。

  

  全球贸易增长放缓

  日前,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美国《外交》双月刊2023年9—10月号发表文章警告:“随着贸易萎缩和壁垒增加,全球经济增长将受到重创。根据IMF的最新预测,到2028年,全球GDP年增长率将仅为3%,这有可能破坏发展中国家在减贫和为迅速增长的年轻人口创造就业等方面的努力。”她强调,自2019年以来,各国每年新出台的贸易壁垒政策几乎增加了两倍,去年达到近3000项。其他形式的碎片化如技术脱钩、资本流动中断和移民限制,也将抬高成本。

  今年年初,IMF发布报告指出,贸易碎片化将导致全球经济产出萎缩0.2%—7%不等,这取决于碎片化的程度。如果再加上技术脱钩,一些国家的GDP萎缩可能达到12%。“每年损失数万亿美元,这不是小问题。”卡托研究所的报告分析称,“贸易联系的瓦解,将对低收入国家和发达经济体中不太富裕的消费者产生最不利的影响。”IMF报告显示,在碎片化的影响下,发达经济体的低收入消费者将无法获得更便宜的进口商品。同时,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不再受益于技术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非但不会赶上发达经济体的收入水平,反而会进一步落后。

  8月26日,在美国举行的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WTO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说,背离自由开放的贸易将导致更大的物价波动、通胀压力和经济整体增长前景疲软。

  近期,WTO在最新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中称,受俄乌冲突、居高不下的通胀、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2023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低于平均水平。继2022年增长2.7%之后,今年全球贸易量预计将增长1.7%。各经济机构对2023年的贸易预测数据更保守:荷兰国际集团(ING)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1%;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将萎缩0.6%;牛津经济研究院报告表示,2023年的总体贸易前景依然疲弱,而且存在长期风险。

  “贸易增长放缓表明全球需求增长依然乏力,也预示了全球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综合研究部主任徐秀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际经贸环境恶化

  施压日本、荷兰对华半导体实施新的出口管制,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近年来,为促进产业回流,美国通过长臂管辖、补贴政策与出口管制等措施引发各国产业恶性竞争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新的混乱。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近几年,一些国家以所谓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为借口,推行脱钩、断链、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逆全球化举措,缩短全球价值链,冲击全球贸易规模和结构。全球贸易呈现出区域化、碎片化和分散性的特点。其中,贸易碎片化导致全球贸易规模、增速快速下降,加剧产业投资下降和就业减少,最终损害全球经济增长动力。

  “当前,全球贸易壁垒呈现政治化和安全化的趋势。一些国家将国际经贸关系工具化、武器化,加大出口管制以及进口限制。这不仅直接导致国际经贸环境恶化,还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导致一些国家相关产业无法正常产出和运行,阻碍经济增长。”徐秀军说。

  “世界各国对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焦虑’倍增,不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被动地‘去合作’‘去联系’,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碎片化倾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对本报记者表示,部分发达经济体为维护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垄断地位,不断打压遏制新兴国家,竖起一道道关税墙、科技墙、断供墙。受此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并从侧重成本、效率、科技转向侧重安全、稳定和政治。与此同时,为降低本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基础产品和技术所面临的断供风险,防止在关键能源资源、粮食、核心技术等方面被“卡脖子”,各国纷纷推动本国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引导跨国企业主动调整战略、分散投资,推进能源矿产等来源地和运输通道多元化。

  挫伤经济增长动能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割裂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各国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还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增加了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近期在《回声报》网站发文指出,贸易去全球化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程度和贫困率。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表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很可能是一场导致多输局面的“负和博弈”。贸易政治化会导致浪费,因为决定生产的已不是市场。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首席风险官展望》预测,今年下半年,主要经济体间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将持续存在不稳定性,并对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关键产品供应可能受到更多冲击。

  对于贸易碎片化,IMF建议采取3种方法解决:加强国际贸易体系,帮助脆弱国家处理债务问题以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发达国家推动产业链回迁等多重因素影响,区域化合作成为许多国家的更优选项。今年以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对所有签署国全面生效,多方通过关税减免等措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在消除贸易壁垒方面,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徐秀军说,在8月举行的金砖峰会上,五国领导人明确反对贸易壁垒,致力于促进金砖国家成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制定了以开放促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南南合作,以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壁垒。

  “当前,全球经贸环境更加复杂,影响也更加深远,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徐秀军说,消除贸易壁垒必须支持以WTO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当前,各国应回到多边渠道,建设性参与推进世贸组织必要改革,保障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常运行,加大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主义措施的约束。

  张建平表示,应对贸易碎片化,世界各国首先要坚持WTO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继续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应通过协商谈判等形式,不断完善相应的经贸磋商机制,例如谈判签署更高水平的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全球价值链产业链重构是挑战,也是机遇。”刘军红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应坚持开放合作,把握好数字化转型新机遇,重构兼顾效率、安全与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

  • 相关阅读
  • 美国众议院议长要求对拜登展开弹劾调查

      这是麦卡锡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回答记者提问的资料照片(5月22日摄)。新华社发(亚伦摄)   新华社华盛顿9月12日电(记者施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12日对媒体说,他已要求众议院相关委员会对总...

    时间:09-13
  •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助力国际税务合作

      据新华社第比利斯9月11日电 (记者李铭)为期3天的第四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11日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开幕。论坛聚焦“包容开放 携手前行——助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主题,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税...

    时间:09-13
  • 捐款捐物献血,摩洛哥震后的“中国力量”

      新华社摩洛哥马拉喀什9月12日电 摩洛哥内政部11日晚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该国8日晚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2862人遇难、2562人受伤。在摩华侨华人、中国企业积极捐款捐物,援助灾区。   摩洛哥华人华侨工商业联合...

    时间:09-12
  • 飓风已致利比亚德尔纳市约2300人死亡

      新华社突尼斯9月12日电(记者潘晓菁)的黎波里消息: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卫生部1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飓风“丹尼尔”已在利比亚东部德尔纳市造成约2300人死亡,另有约5000人失踪。...

    时间:09-12
  • 菲律宾北部海域发生6.4级地震

      新华社马尼拉9月12日电(记者刘锴 闫洁)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12日说,菲北部海域当天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目前暂无伤亡报告。...

    时间:09-12
  • 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完成火星制氧任务

      新华社洛杉矶9月12日电(记者谭晶晶)据美国航天局网站消息,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搭载的制氧设备近日完成在火星上最后一次制氧实验,相关技术被验证是能为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提供氧气和返程火箭推进剂的可行技...

    时间:09-12
  • 王东峰出席“驻华使节进政协”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12日出席“驻华使节进政协”活动并致辞。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同巴基斯坦等18个国家驻华使节围绕“深化协商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主题座谈交流,并一同参观“人...

    时间:09-12
  • 外交部发言人:中国有信心和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邵艺博、袁帅)针对近期有西方国家唱衰中国经济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说,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

    时间:09-12
  • 外交部发言人:日方应立即停止向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邵艺博)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日表示,日本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史无前例,事关各国重大利益和关切。任何监测都不是对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认可,赋予不了日方想要的排海正当性与合...

    时间:09-12
  • 利比亚东部遭遇严重洪灾 恐有2000人遇难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任命的政府总理乌萨马·哈马德11日说,飓风“丹尼尔”10日袭击利比亚东部,引发严重洪水灾害,恐怕至少有2000人死亡,数千人失踪。   利比亚东部武装“国民军”发言人艾...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