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美国搞基建,推进难度大(环球热点)

2023-09-14 08:27: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6月11日在美国费城拍摄的发生垮塌事故的95号州际公路。
  新华社/美联

  连接美国肯塔基州和俄亥俄州的布伦特·斯宾塞大桥,多年来一直是美国的交通要道。如今,由于年久失修,该大桥成了著名的“堵点”。几届美国政府都曾表示要实施改造,但均未兑现承诺。近期,肯塔基州和俄亥俄州公布了该大桥新的改造方案,并向公众征集意见。新方案预计耗资达36亿美元,比去年提出的预算高出约20%,规划的施工期长达10年左右。然而,即便如此,彭博社报道称,该项目可能依然面临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迟的风险。

  布伦特·斯宾塞大桥的情况,是美国基础设施现状的缩影。美国媒体报道称,当前,全美基建项目大量积压,投资不足、成本高昂、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此外,“买美国货”条款及党派角力等因素也给基建领域带来更多变数。

  

  基建现状堪忧

  当前,美国基础设施老旧问题日益引发担忧。《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期发文表示,从公路、铁路,到电网、港口等,美国大量基础设施已超过使用寿命,不少设施“正处于危险的临界点”。《国家地理》杂志近期也发文称,美国建于19世纪中叶的供水系统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需求,许多桥梁、堤坝、隧道的老化程度也十分严重。今年的极端天气事件进一步威胁了这些老旧设施的稳定性。

  频繁发生的事故也敲响了警钟。6月11日,美国费城一辆油罐车起火爆炸,导致95号州际公路的高架桥部分坍塌。当地交通部门表示,爆炸冲击了老化的高架钢梁,造成了事故。另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数据,近年来,全美供水管道平均每两分钟就会出现一次破裂,每天损失水量约60亿加仑。美国林务局数据也显示,1992年至2020年的28年间,美国电网故障已引发了超过3.2万起森林火灾。

  为改善基础设施状况,美国政府正在各地“大兴土木”。8月28日至9月7日,美国内政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依据《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公布了多项针对电网、水利等设施的大规模改造计划。

  然而,不少分析指出,修缮进度不及预期。美国道路和交通建设者协会8月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全美约61.8万座桥梁中,超过1/3需要大修,其中约7.6万座需要完全重建。与2022年相比,状况不佳的桥梁数量虽减少了560座,但按目前进度,还需要75年才能完成修复工程。

  新的基建项目情况也不乐观。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加州高铁自2008年宣布开建以来,15年间一英里也没有造出来。今年8月底,项目还在为起始段的建设“筛选潜在制造商”,通车的时间表也推迟到了2033年。

  此外,数字和科技领域的“新基建”也有缺口。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充电桩短缺已成为美国电动汽车上路的“绊脚石”。美国要促进电动汽车业发展,还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来扩建相关基础设施。另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许多美国农村地区缺乏高质量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在22个州,仍有多达一半的家庭无法获得高速互联网链接。

  面临多重难题

  美国基建为何难见起色?分析指出,投资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外交关系协会3月发表的研究称,美国基建投资多年来进展缓慢。拜登政府虽然作出了数十年来的最大投入,但仍需更多资金才能扭转现状。美国行业团体估计,未来10年,美国仅水利设施一项就需要约1万亿美元。其他基建项目也需要大量投入。另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2021年的评估,未来10年,美国基础设施还有近2.6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文鑫对本报记者表示,2021年11月,拜登签署《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宣布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外加美国国会批准的基建支出,构成大约1.2万亿美元的基建盘子。然而,与投资缺口相比,1.2万亿美元的承诺仍有差距。据白宫8月公布的数据,拜登政府当前实际已投入约2800亿美元,占1.2万亿美元的不到1/4。

  基建成本高也是难题。英国《经济学人》的报道称,美国基建成本居高不下,地铁造价通常是欧洲或亚洲同类项目的2—4倍。美国道路与运输建设者协会主席哈蒙德日前表示,建筑的高成本影响了基建进度。供应链波动和通货膨胀持续影响着各州的项目交付能力。随着工期延宕,物价和材料成本还会不断上涨。

  与此同时,“买美国货”条款进一步推高了基建门槛。据彭博社报道,美国白宫不久前发布了“买美国货”条款的最终版本,确认了基建项目所用建筑材料的本土生产比例要求。不少美国建筑行业从业者担忧,该条款将使基础设施项目变得“昂贵且迟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龚婷对本报记者表示,全球化的供应链配置往往更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而“买美国货”条款强行对材料来源作出限制,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该政策虽然允许美国企业在成本过高等情况下申请豁免,但相关流程和手续,预计仍会拖缓项目进度。

  劳动力短缺也构成挑战。美国行业媒体“建筑业观察”(Construction Dive)报道称,美国基建项目当前存在大量积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业劳动力短缺。虽然联邦政府发起了不少支持和培训劳动力的项目,但“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及资金不足等,导致相关项目部署效率十分低下。

  “熟练劳动力短缺,深刻影响着美国制造业水平提升。这将进一步导致美国本土难以生产足够的高质量材料和产品。在‘买美国货’条款限制下,基建的投资和产出都会受到负面影响。”龚婷说。

  仍存不确定性

  美国基建已给经济社会发展“拖了后腿”。《纽约时报》日前发表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克里福德·温斯顿的文章称,美国公共交通系统每年因事故、拥堵、路面损坏等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也估算,如果不补上投资缺口,到2039年底,美国落后的基建可能导致1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美国能否重振基建?分析指出,未来仍有不确定因素。

  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日前估算,2023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可能翻番,达到约2万亿美元。另据资产管理机构统计,31%的未偿美国政府债务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总额达7.6万亿美元,处历史高位。财政赤字上升、政府债台高筑、通胀高企等预计将显著影响基建投资预期。“建筑业观察”日前发文表示,美国债务违约,“可能会让所有基建努力付诸东流”,对美国债务负担和经济形势的担忧正在影响基建项目推进。美国能源信息网站“油价”(OilPrice)也发文称,美国许多地方目前根本没有充足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

  “拜登政府的基建计划愿景宏大,但现实中要面对的挑战依然很多。”龚婷说,“在拜登政府的施政风格下,针对基建领域的大规模扩张和财政支出增加,共和党方面一直有反对声音。随着2024大选年临近,两党围绕相关问题的分歧和争论预计会进一步升温。相关项目的落实情况和资金的可持续性也可能生变。”

  “美国政府雄心勃勃的基建计划与现实之间仍有一定差距,预计政治因素会成为未来的主要‘绊脚石’。当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虽然对加强基建有共识,但在具体路径上仍高度分裂。此外,美国联邦制下各地机制不同、基建情况不一,预计无法实现‘全美一盘棋’。未来,拜登政府的基建计划能走多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陈文鑫说。

  • 相关阅读
  • 中国大使在人权理事会谴责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侵犯人权

      新华社日内瓦9月14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14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与享有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互动对话时发言,指出日本政府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

    时间:09-15
  • 俄罗斯举办“无国界”国际马戏艺术节

      新华社圣彼得堡9月14日电(记者安晓萌)第二届“无国界”国际马戏艺术节14日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开幕。  本届“无国界”国际马戏艺术节由俄罗斯文化部和俄罗斯国家马戏公司联合举办,来自俄罗斯、中国、...

    时间:09-15
  • 洪都拉斯努力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近日,洪都拉斯政府决定划拨20亿洪都拉斯伦皮拉(1美元约合24.6洪都拉斯伦皮拉)专项资金,用于在今明两年重建和修复全国298个市镇的1.2万所学校,优化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  据悉,首批10亿伦皮拉的项目款...

    时间:09-15
  • “为我们寻找商机提供重要平台”

      “很高兴能再次参加服贸会这一国际性服务贸易盛会,它为我们寻找商机提供重要平台。”意大利天冰集团全资子公司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弗洛里安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连续3年参加服贸会,...

    时间:09-15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一个中国原则不容侵犯

      新华社联合国9月14日电 针对台湾当局近期炒作所谓“参与联合国诉求”、曲解联大第2758号决议等行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4日发表谈话,阐明严正立场。  张军说,这是“台独”分裂势力和部分反华势力借第78...

    时间:09-15
  • 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9月14日下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时间:09-15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9月14日下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时间:09-15
  • 习近平向新加坡新任总统尚达曼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尚达曼,祝贺他就任新加坡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新加坡互为友好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新携手走出一条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成功之路...

    时间:09-15
  • 李强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9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李强表示,习近平主席和总统先生决定将中委关系提升至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

    时间:09-15
  • 俄罗斯要求美驻俄使馆两名工作人员限期离境

      新华社莫斯科9月14日电(记者刘恺)据俄罗斯外交部14日发布的消息,俄方认为美国驻俄使馆一等秘书杰弗里·西林及二等秘书大卫·伯恩斯坦的行为与外交人员身份不符,宣布两人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他们在7天...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