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一带一路·零距离丨一朵棉花承载的坚守与梦想

2023-09-20 10:00: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塔什干9月20日电题:一朵棉花承载的坚守与梦想

  新华社记者葛晨 张家伟 郭雨祺

  乌兹别克斯坦人谢尔佐德·多纳耶夫的棉田即将迎来收获。

  “每公顷至少5000公斤。”20日,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棉田里,多纳耶夫信心十足地预测。

  仅仅三年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收成。自从用上中国的棉种和技术,他的棉田产量稳步攀升,几乎是过去的两倍,而人力、肥料、用水等投入减少了一大半。

  多纳耶夫2020年开始接受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简称“新疆生地所”)专家们的指导,成为他所在的古瓦拉克村里第一个尝试中国节水棉花种植技术的人。三年来,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翻新了房子,还买了新车,家庭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对多纳耶夫来说,收入增长固然重要,但他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被称作“白金之国”。然而,无数乌兹别克斯坦棉农的生计,正面临咸海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

  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交界处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对比卫星照片就能发现,咸海面积缩水触目惊心。从1960年到2020年,咸海湖面面积从约6.7万平方公里缩减到约6000平方公里。经过近5年的联合科学考察,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在2022年底联合发布阶段性研究报告说,气温升高造成的蒸散发量增加等是造成咸海面积急剧缩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修复咸海生态的治理方案。

  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曦指出,节水技术是中亚国家生态解困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大量水资源被用于棉花种植,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耗水量大的问题。

  中国的节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新疆的棉花产地,膜下滴灌技术经过多年推广,已经普及。

  距乌鲁木齐不远的一片棉田里,棉农巩伦全一边回忆,一边挥舞双手演示当年“大水漫灌”的做法。“以前每到春季、冬季都要大量灌水,那对地面平整度要求很高,高一点低一点的地方都不容易出苗。”他说,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每亩地一年至少省水500立方米。

  早在2019年,新疆生地所与乌兹别克斯坦水利部水问题研究所就签订协议,共建节水棉田示范区。同一年,该所与乌兹别克斯坦咸海国际创新中心签订咸海生态治理协议。目前,新疆生地所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成一批节水棉田示范区,未来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

  多纳耶夫的棉田就位于这些示范区之中,当地棉花以前每公顷产量也就2000多公斤,如今却已经超过4500公斤。这一成功经验吸引越来越多关注,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卡什卡达里亚州的这个小村庄,学习中国经验。

  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刘铁说,这些在乌兹别克斯坦使用的技术并非中国经验的简单复制粘贴,而是科研人员通过一系列试验和本土化改良不断摸索出来、最适合当地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多纳耶夫特别佩服“勤劳、真诚”的中国专家,“他们甚至比我还关心我家的棉花,只要我有需要他们马上就会赶过来”。

  咸海生态危机的危害远不只是水资源短缺。裸露的湖底形成巨大的露天岩层,成为沙尘暴、盐尘暴的来源。有研究显示,这些沙尘和盐尘波及范围极广,西至挪威、北至西伯利亚,向南覆盖伊朗高原,此外也可能影响中国西部地区。

  陈曦说,经过两国研究人员测算,如果在乌兹别克斯坦主要产棉区大范围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每年预计节水80亿至100亿立方米,能有效维持咸海湖面面积,减少盐尘暴发生。

  为进一步解决咸海生态问题,两国研究人员通过遥感和实地调查,查清了咸海盐尘暴的发源地。陈曦说,那是一片大约8000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计划用中国的技术治理,有望使盐尘暴减少70%以上。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大学副教授沙姆树德·阿科玛洛夫长期与中国科学家们合作,致力于共同寻找咸海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他说,咸海生态危机是一个跨国家、跨地区的世界级难题,“解决之道就在于科技合作”。

  从2017年出台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到2023年5月发表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路径愈加清晰、机制日益成熟,为开展生态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咸海生态危机、治理荒漠化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改善生态环境的努力,艰辛而漫长。在中亚多年从事生态环境研究治理的刘铁,因棉花与当地人结缘,也目睹了他们对中国方案越来越认可、信赖,参与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热情越来越高。

  他的梦想是把中国的节水种棉技术推广到中亚更多的地区。这注定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他说:“为了共同的家园,再多的付出都值得。”(参与记者:刘恺、马峥、周生斌、李奥、张晓龙)

  • 相关阅读
  • 韩正集体会见美国友好团体、智库负责人及各界人士

      新华社纽约9月20日电(记者夏林 邓仙来)当地时间9月20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集体会见美国友好团体、智库负责人及各界人士。  韩正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

    时间:09-21
  • 英国通胀率连续三个月回落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英国国家统计局20日提供的数据显示,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8月涨幅为6.7%,低于7月的6.8%。这是此项数据连续第三个月回落。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当月牛奶、奶酪和鸡蛋等食品价格上...

    时间:09-21
  • 印加关系紧张 印度建议在加公民“小心”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印度外交部20日发布最新旅行建议,提醒印度公民在加拿大期间保持“最大程度警惕”,因为该国存在“日渐增加的反印活动”。   此前,加拿大政府称,加方在追查印度政府特工与一名加拿大籍锡...

    时间:09-21
  • 意大利再度涌入大量移民 法国拒绝分摊接收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意大利地中海岛屿兰佩杜萨近日再度涌入大量移民,当地不堪重负。意大利呼吁欧洲联盟其他国家分摊接纳移民,法国政府19日表示愿意帮忙遣返移民,但不会接收来自兰佩杜萨岛的移民。   兰佩杜...

    时间:09-21
  • 中国签署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

      新华社联合国9月20日电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简称《协定》)。  《协定》包括海洋遗传资源获取和...

    时间:09-21
  • 来华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科威特王储米沙勒9月21日上午抵达浙江省杭州市

      新华社快讯:来华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科威特王储米沙勒9月21日上午抵达浙江省杭州市。...

    时间:09-21
  • 2023“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媒体智库暨青年对话会举行

    人民网南京9月20日电 (记者龚鸣)9月20日,2023“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媒体智库暨青年对话会在南京举行。对话会由中国外文局、南京和平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南京市政府...

    时间:09-21
  • “中越一家亲·天涯共此时——中国广西民族艺术晚会”在越南河内举行

    人民网河内9月20日电 (记者杨晔)在2023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越一家亲·天涯共此时——中国广西民族艺术晚会”活动20日在越南河内举办。来自中国广西戏剧院与越南的艺术家们联袂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 开场...

    时间:09-21
  • 中文特色教室 | 泰国兰实大学“中文音乐教室”正式揭牌

    人民网曼谷9月21日电 (记者孙广勇)9月19日,泰国兰实大学与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合作设立的泰国首家“中文音乐教室”举行揭牌典礼。兰实大学校长阿塔威特·乌莱拉、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教育参赞冯俊英、兰实大学文学院...

    时间:09-21
  • 2023年中国仲裁周比利时专场活动举办

    人民网布鲁塞尔9月20日电 (记者牛瑞飞)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委)欧洲仲裁中心、中国贸促会驻欧盟(比利时)代表处、工银欧洲布鲁塞尔分行、比中经贸委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仲裁周比...

    时间:09-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