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利比亚飓风灾害凸显北约干涉遗祸

2023-09-22 08:20: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国际观察)利比亚飓风灾害凸显北约干涉遗祸

  新华社记者陈莹 潘晓菁 赵伟宏

  飓风“丹尼尔”日前在利比亚东部地中海沿岸地区登陆并引发严重洪灾。德尔纳河上两座大坝在夜间垮塌,重灾区德尔纳市有四分之一的城区被风暴和山洪摧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数万人流离失所。

  这场“天灾”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令国际社会广为关注,同时也让世界再次思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当年对利比亚武装干涉所留下的“人祸”。在北约干涉导致卡扎菲政府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长期分裂动荡状态,国力衰落、治理失效、基础设施陈旧不堪,防灾、抗灾、救灾能力被严重削弱,无力抵御重大灾害的袭击。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利比亚今日之殇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这是9月15日在利比亚东部德尔纳附近拍摄的被毁的桥梁(航拍照片)。近日,飓风“丹尼尔”袭击利比亚东部,引发严重洪灾,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新华社发(易卜拉欣·哈迪娅·马吉卜里摄)

  国家动荡加剧灾难破坏力

  此次飓风灾害给利比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17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说,目前确定的遇难人数为3958人,失踪人数为9000多人。根据利比亚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利东部受灾地区70%以上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11座桥梁倒塌,50%的道路损坏。

  洪水过后,利比亚满目疮痍。一方面,这场“自上个世纪以来利比亚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这个长期动荡的国家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洪灾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和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大规模重建,而利比亚缺乏这样的能力。

  利比亚长期陷入分裂,缺乏统一的政府管理,致使大量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垮塌大坝的运营方和水文专家都警告过大坝存在裂缝和潜在风险,但长期以来这座大坝一直处于失修状态。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日前警告说,利比亚另外两座大坝的状况也令人担忧。此外,大坝下游受灾地区缺乏良好市政规划和防灾建设,防洪抗洪能力差,也是此次洪灾损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张9月16日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利比亚德尔纳受灾地区的景象。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局势长期动荡造成的政府治理能力弱化令利比亚的灾难应对处置能力大打折扣。国际移民组织数据显示,利比亚东北部有4万多人因此次灾害流离失所。据利比亚当局发布的消息,灾区已有150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中毒。此外,多年冲突遗留下来的地雷等弹药被洪水冲出来,给当地民众带来难以预料的安全风险。

  利比亚政治学教授哈桑·穆斯利告诉新华社记者,2011年以来,利比亚各派力量之间的持续争斗导致该国基础设施状况持续恶化,十多年来都没有新的基建项目。英国开放大学环境系统学讲师莱斯利·梅本说:“利比亚复杂的政治局势和旷日持久的军事冲突给制定风险评估策略、协调救援行动以及维护水坝等关键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挑战。”

  美西方粗暴干涉遗祸至今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是造成利比亚混乱局面的始作俑者,也是造成利比亚贫弱现状的主要责任方,对当前这场人道主义灾难难辞其咎。

  利比亚的石油储量十分丰富,日产量在2011年前维持在160万桶,百姓生活水平较高。2011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武装干涉利比亚,矛头直指卡扎菲政府。在北约帮助下,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推翻了卡扎菲政府。此后,这些武装力量之间矛盾激化,利比亚陷入长期动荡,严重阻碍利比亚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其石油产量,造成经济萎缩,不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来源锐减,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1年一年间,利比亚人口减少超过30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753.8亿美元降至481.7亿美元。到2022年,其GDP仍未恢复到2010年水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利比亚约有143万人面临粮食不足困境,占人口总数的21.2%。

  9月17日,国际救援人员在利比亚德尔纳的建筑废墟上工作。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在利比亚国际关系专家优素福·阿马利看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但参与推翻卡扎菲政府,令利比亚陷入内乱,而且这些年来还持续干涉利比亚内政,破坏利比亚政治进程,是造成利比亚国家分裂和当前人道主义危机的重要外部因素。

  中国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晋指出,今天利比亚的乱局,追根溯源是美国霸权主义所致。北约的军事介入令利比亚陷入内乱,至今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环境,致使经济社会发展十多年来陷入停滞,无力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事实上,与飓风带来的“天灾”相比,美国霸权主义酿成的“人祸”更为严重,且受害的不止利比亚一国。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里·苏斯洛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2011年北约空袭利比亚,这些霸权主义行径不仅是对国际法的严重破坏,也给地区稳定发展带来沉重打击,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痛苦与灾难。

  • 相关阅读
  • 李鸿忠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

    新华社萨格勒布9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9月21日至23日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在萨格勒布,李鸿忠分别会见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议长扬德罗科维奇、副议长雷伊奈尔...

    时间:09-23
  • 中蒙俄再添国际道路运输线路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韩鑫)9月22日,中蒙俄沿亚洲公路网4号线(AH4)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启动。来自中蒙俄三方的9辆国际道路货运车辆组成试运行车队,缓缓驶出乌鲁木齐国际...

    时间:09-23
  • 蔡达峰出席全球工商法治大会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9月22—23日,全球工商法治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蔡达峰表示,去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贸促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致...

    时间:09-23
  • 202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202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22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文化学院院长郝明金出席并讲话。  本届论坛主题为“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近400位思...

    时间:09-23
  • “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

      “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日前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聚焦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协调合作应对当前挑战,呼吁全面改革国际金融结构,构建更包容、协调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本次峰会将多项中国理念和主张纳入成果文件《哈...

    时间:09-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于2023年9月21日至26日来华出席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举行会见,就中叙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

    时间:09-23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宣介中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历史性成就

      本报柏林9月22日电 (记者刘仲华)日内瓦消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四届会议近日举行专题性人权议题一般性辩论。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发言,积极宣介中国残疾人事业全面...

    时间:09-23
  • “创新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强薇)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创新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研讨会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国内外媒体、高校智库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就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展...

    时间:09-23
  •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将于9月22日至28日率团访华。访问期间,佐哈里议长将应邀赴杭州出席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   《 人民日报 》( 20...

    时间:09-23
  • 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观)记者22日从财政部获悉: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