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一带一路·零距离丨一条串起东西经贸往来的“海上新丝路”

2023-09-25 10:48: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柏林9月25日电 题:一条串起东西经贸往来的“海上新丝路”

  新华社记者魏一骏、曹佩弦、檀易晓

  易北河畔,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繁忙如常:货轮进出港区,码头装卸作业运转不停。

  当地时间24日,这个欧洲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再一次迎来了“中远海运室女座”号——这艘20000标准箱集装箱船长约400米、宽近60米,是目前活跃在世界航线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之一。

  自8月12日完成装卸从天津港出发,在1个多月的航行中,“中远海运室女座”号先后停靠大连、青岛、上海、宁波、新加坡、比雷埃夫斯、鹿特丹等港口,在汉堡港完成作业后,将继续前往安特卫普,最终返回上海。

  船长莫卫东是上海人,今年54岁,已经从事海运工作30余年,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这已经是他跑这条航线的第5年。

  “跑中欧航线这些年来,我实实在在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改变。”靠泊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作业期间,莫卫东一边介绍,一边把记者带到驾驶室。

  站在距离甲板数十米高的驾驶室内向窗外望去,层层叠叠的集装箱齐整排列,桥吊快速移动、精准抓取集装箱,与停在码头的卡车娴熟配合,整套作业流程流畅高效。

  “今年以来,我们航线上集装箱装卸量很大。”莫卫东说,“以往出口货物中代加工产品、轻工业产品比较多;这些年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

  “除了出口,每周我们都会从汉堡运输空客飞机组件到天津组装,中欧经贸往来密切,这在我们航线上有着直观的体现。”莫卫东说。

  目前,汉堡港通过15条航线与中国主要港口相连接,在其处理的集装箱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或将运往中国。

  汉堡港务局首席执行官延斯·迈尔对媒体说:“汉堡港可以和中国的港口通过增强业务合作畅通海陆供应链。”

  除汉堡港外,德国不来梅哈芬港最近也见证了远海汽车船公司“中国-欧洲”班轮航线首航。今年8月底,“中远盛世”轮抵达德国不来梅哈芬BLG汽车码头,卸载来自中国的530台商品汽车。

  不来梅哈芬港是此次“中远盛世”轮欧洲班轮航线首航的最后一站。该轮此航次先后在上海和厦门两地港口总计装载3731台中国制造商品车,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2700台。该轮从厦门港出发,途经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先后靠泊英国、比利时,最终抵达德国港口,历时43天,全程约9900海里。

  虽然经历前几年疫情的冲击,但中欧经贸往来合作却展示出韧性。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是中欧航线上重要中转站之一,莫卫东列出一个数据,直观体现贸易量的增长:以前挂靠比港作业时间大约一天半,而现在需要2天左右。

  2022年,作为彼此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这意味着中欧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160万美元。与此同时,双向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中欧双向投资存量已超2300亿美元。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海上互联互通发展迅速,中欧经贸合作“动脉”更加畅通。

  截至今年7月,中远海运集团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设集装箱班轮航线181条,投入运力近150万标准箱,占集团全部运力的50%以上;同时,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建设码头项目57个。

  2016年,中远海运集团收购比港港务局67%股权,并接手港务局经营。今年5月,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收购汉堡港CTT码头近25%股权。

  如今,比港已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欧洲第四大港口,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022财年,该港口净利润5290万欧元,较上一财年增长43.9%,为当地创造了约3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数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在距离比港12000多公里的梅山港区码头上,桥吊忙碌抓取、放落集装箱,而司机室内却空无一人。距离码头约3公里的远控操作室内,桥吊司机眼观屏幕推动摇杆,远程控制桥吊完成装卸作业。

  在莫卫东看来,中国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加快升级迭代,作业效率不断提高,为国际经贸高效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未来,我期待着‘一带一路’倡议能让中国和更多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发展带来的红利能够惠及更多百姓。”莫卫东说。(参与记者:任鹏飞、杜哲宇)

  • 相关阅读
  • 匈牙利总理说不急于批准瑞典加入北约

      新华社布达佩斯9月25日电(记者陈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25日在国会表示,匈牙利并不急于批准瑞典加入北约。  当天,匈牙利国会秋季会议开幕。欧尔班在回应反对派议员有关询问时说,瑞典的安全没有受到任何威胁,...

    时间:09-26
  • 专访:中国服装产业有望出现世界级品牌——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

      新华社意大利米兰9月25日电 专访:中国服装产业有望出现世界级品牌——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  新华社记者陈占杰 刘咏秋  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日前在米兰接受新华社记...

    时间:09-26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郑明达、董雪)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为全面介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增进国际社会了解和理解,凝聚广泛共识,更好与各国携手构建...

    时间:09-26
  • 白皮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目标方向,也有实现路径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董雪、温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布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出发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

    时间:09-26
  • 白皮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邵艺博、冯歆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布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指出,10年来,中国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

    时间:09-26
  •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全文如下: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 (2023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

    时间:09-26
  • 亚投行第八届理事会年会在埃及开幕

    人民网沙姆沙伊赫9月26日电 (记者黄培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第八届理事会年会25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开幕。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开幕式上宣布,亚投行将启动《气候行动计划》,这是该多边机构在持续致力于...

    时间:09-26
  • “今日中国开罗会客厅”揭牌仪式在开罗举行

    人民网开罗9月26日电 (记者黄培昭)“今日中国开罗会客厅”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正式揭牌,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中东通讯社副总编辑萨拉赫·朱玛、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邵彬、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副...

    时间:09-26
  • “南南合作:中非科技创新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论坛”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

    人民网内罗毕9月25日电 (记者黄炜鑫)“南南合作:中非科技创新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论坛”2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论坛为期3天,聚焦农业和粮食系统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等主题。 图...

    时间:09-26
  • 中国援吉移动医院项目交接仪式在比什凯克成功举办 

    人民网阿拉木图9月25日电 (记者李强)9月24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与吉总统扎帕罗夫共同出席中国政府援吉移动医院项目交接仪式。吉内阁总理阿·扎帕罗夫、议会副议长伊萨耶娃、紧急情况部部长阿热克耶夫等...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