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乌拉圭学者罗维塔:“全球文明倡议对文明交流互鉴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023-11-02 09:33:0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巴勃罗·罗维塔。受访者供图

“研究中国的时间越长,越是发现每天都能从中国学到新东西。”来自乌拉圭的中国研究专家、学者巴勃罗·罗维塔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自17岁第一次跟随父亲到中国,罗维塔与中国的故事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从曾经的条件艰苦到现在的日新月异,他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变迁和飞速发展。

谈起对中国的印象,罗维塔对中国青年一代的乐观向上、勤奋好学赞不绝口。他回忆:“1975-1982年,我在中国求学。当时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条件也没有现在这样舒适,但我看到的是一个个不畏困难、踏实奋进的身影。多年来,中国的优秀学子在各项国际赛事中屡获佳绩。”

罗维塔在中国度过了多个春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十分熟悉。在他看来,尽管乌中两国在国情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在文化上确有很多共鸣与共情,那就是两国人民对足球的喜爱、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团圆的向往。他还举例,中国是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很多传统节日起源于农事活动;一直以来,乌拉圭也高度重视农牧业的发展,农村的很多庆祝活动与农业密切相关。

作为乌中文化交流的亲历者、见证者、传播者,罗维塔高度肯定全球文明倡议对促进不同文明间开展交流、共同进步的积极意义。他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文化多样性,中华文明传承千年而生生不息;在移民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乌拉圭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发展的国家,始终捍卫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

采访中,罗维塔坦言:“在乌拉圭乃至整个西班牙语世界,人们谈起中国仍然会用‘非常遥远’‘不甚了解’这样的字眼。从过去到现在,西语国家在历史和文学方面都存在着很强的‘欧洲中心主义’,缺乏对中国文化和其他文明的认知。我认为,开展文明交流需要长期有序的规划。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越多,越能消除双边和多边关系中的误解和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对文明交流互鉴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1982年,罗维塔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便全心投入到翻译事业中。尽管翻译作品大多为社科类著作,他也十分喜爱文学,“我非常喜欢老舍的作品,《四世同堂》是我的最爱之一。”

以文学译作为例,罗维塔讲道:“据我了解,已有数十部乌拉圭文学作品、上百部西班牙语文学著作被翻译成中文。遗憾的是,相对来说只有较少的中国作品被翻译到西语国家。”他呼吁乌拉圭和所有西语国家,与中国一道,积极推动文学翻译事业,期待西语国家受众能享受到更多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实现彼此文学界的“双向奔赴”。

罗维塔强调:“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就好比去当地旅行,可以近距离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或历史元素。促进乌拉圭乃至整个西语世界与中国开展文化交流和增进相互了解,文学翻译至关重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他表示,随着乌中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交流互访,越来越多的乌拉圭人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彼此相互理解,对乌中两国的双边关系、以及所有西语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都大有裨益。”

谈及丝绸之路,罗维塔高度评价它对促进世界发展的深远意义。他认为,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架起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沟通交流的桥梁,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依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事实证明,乌中建交35年来,特别是乌拉圭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双边关系显著增强,经贸、体育、科技和教育等多领域合作不断扩大。”

罗维塔十分赞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多边主义方面的积极影响。在他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打破全球不同国家间各层面仍然存在的交流壁垒,为当今多极世界的发展带来设施联通和民心相通,实实在在增进全球各族人民的福祉。

采访最后,罗维塔动情地说:“我喜欢和乌拉圭人以及所有西语国家的人一同分享有关中国的一切。我就是小小的一粒沙,希望在我生命的秋冬时节,继续为促进中华文明与西语文明的交流互鉴贡献绵薄之力。”

  • 相关阅读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乌干达贸易官员:中国扩大开放让全球受益

      新华社坎帕拉11月1日电(记者聂祖国)乌干达贸易、工业和合作部出口促进委员会执行主任埃利·图维内约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对外开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是...

    时间:11-02
  • 赞比亚炭疽疫情已致4人死亡

      新华社卢萨卡11月1日电(记者彭立军)赞比亚卫生部1日宣布,该国多个地区近期暴发炭疽疫情,已导致335人感染和4人死亡。  赞比亚卫生部长西尔维娅·马塞博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赞比亚全国10个省中已有6个...

    时间:11-02
  • 博茨瓦纳第二所孔子学院揭牌

      新华社哈博罗内11月1日电(记者滕军伟)由燕山大学和博茨瓦纳国际科技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日前在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正式揭牌。  燕山大学校长赵丁选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博茨瓦纳国际科技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后,将...

    时间:11-02
  • 以军对加沙难民营两次空袭造成至少195人死亡

      新华社加沙11月2日电(记者柳伟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媒体办公室2日凌晨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不到24小时内,两次对加沙地带北部的杰巴利耶难民营实施空袭,已造成至少195...

    时间:11-02
  • 第三届中柬智库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赵益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柬智库高端论坛11月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以“携手深化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有来自国内外数十家主管部门、研...

    时间:11-02
  • 中国驻意大利使馆举办“外交进校园——文化互鉴与学习分享”活动

    人民网罗马11月1日电 (记者谢亚宏)中国驻意大利使馆10月31日举办“外交进校园——文化互鉴与学习分享”活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出席并致辞,罗马布鲁诺高中校长洛里尼和学生代表、“全球行动”教育组织创始人...

    时间:11-02
  • 第五届迪拜中国电影周在迪拜开幕

    人民网迪拜11月1日电 (记者任皓宇)10月31日,第五届迪拜中国电影周在迪拜开幕,200余名中阿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活动。 第五届迪拜中国电影周开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任皓宇摄 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李旭航表示,从201...

    时间:11-02
  • 约旦召回驻以色列大使

      新华社安曼11月1日电(记者冀泽)约旦外交部11月1日宣布召回约旦驻以色列大使。  约旦外交大臣萨法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出于约旦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军事行动的坚决谴责,这场军事行动已导...

    时间:11-02
  • 河南大哥凭“中式英语”出圈:与非洲兄弟结下深厚情谊

    “Before this meeting 啊,everybody, please turn off your phones,啊……”近日,“‘80后’河南大哥在非洲开会”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一名中国经理“中式口音”的英语,流畅自如的表达,严肃认真的表情,...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