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共同发出停火止战声音

2023-11-13 19:40: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利雅得11月12日电 (国际观察)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共同发出停火止战声音

  新华社记者胡冠 王海洲

  为期一天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11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落下帷幕。会议提出多项要求和呼吁,包括打破对加沙地带的围困,立即向该地运送包括燃料在内的人道救援物资,调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违法行为等。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由沙特主办的峰会受到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广泛支持,包括伊朗总统莱希在内的多国领导人与会。这表明尽快停火和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带已成为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共识。它们为此团结起来,对以色列和美国施加压力,寻求巴勒斯坦问题的公正解决。

  呼吁停火止战

  巴以冲突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最关心的问题,是本次特别峰会的主要议题。

  与会各方当天发表声明,呼吁国际刑事法庭调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违法行为,谴责以色列强迫巴勒斯坦人迁移的企图,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决议以制止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攻击。声明呼吁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调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使用违禁武器”的情况,并要求所有国家停止向以色列出口武器弹药。与会各方还要求打破对加沙地带的围困并立即向该地运送包括燃料在内的人道救援物资。

  分析人士指出,10月7日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给巴以双方造成重创,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0日宣布,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1.1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2.7万人受伤。以色列政府方面数据显示,以方约有1200人死亡。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及其民众强烈要求立即停火止战。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后、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李世峻认为,此次峰会发出了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集体声音,响应了各国民意。

  展示团结姿态

  据报道,按原先计划,本应是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分别于11日和12日举行峰会,但东道主沙特在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协商后决定举行联合特别峰会。沙特外交部在会前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这表明各国领导人认识到应就加沙地带局势提出统一立场,以表达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共同意愿,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分析人士指出,举行联合特别峰会并就巴以局势共同发声,展现了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团结。埃及《第七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此次峰会在阿拉伯和伊斯兰的共同事业中展现出新的精神,就巴勒斯坦问题等地区复杂问题统一立场和方向。伊朗、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已与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叙利亚、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等多国元首,伊朗总统莱希也赴沙特出席了本次峰会。伊朗和沙特以往一直被视为在中东地区争夺影响力的“宿敌”,2016年断交,今年3月刚刚在中国斡旋下实现和解,4月复交。莱希此次赴会是2012年以来伊朗总统首次访问沙特。

  分析人士认为,莱希的赴会向世界展现了伊沙这两个地区大国致力于缓和地区局势、实现地区事务自主化的共同决心。

  寻求公正解决

  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恢复和保障,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间在以色列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占领之下已经被挤压到了极限。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长期偏袒以色列。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依然大力支持以色列,为其提供大量军火,并加强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还不止一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有关巴以局势的决议草案。

  分析人士指出,峰会声明要求所有国家停止向以色列出口武器弹药,主要就是针对美国。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李兴刚认为,无论是此次峰会的公开宣示,还是地区大国的私下磋商,均会对以色列和美国产生压力。

  此外,峰会声明还就巴以矛盾的出路明确指出,应以“阿拉伯和平倡议”为基本遵循实现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

  “阿拉伯和平倡议”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即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的解决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分析人士指出,峰会重申“阿拉伯和平倡议”的重要地位,也是为“两国方案”的切实落地再次“上紧了发条”。

  沙特国际问题专家艾哈迈德·易卜拉欣认为,巴勒斯坦事业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问题,“阿拉伯和平倡议”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全面、公正和永久和平的基本方案。此次峰会声明强调“阿拉伯和平倡议”的重要性,表明该倡议在世界上获得更大范围认同,这为冲突结束后巴以问题的最终解决带来了希望。(参与记者:赵伟宏)

  • 相关阅读
  • 第二届巴黎中法论坛举行

      新华社巴黎11月14日电(记者乔本孝)第二届巴黎中法论坛14日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为明年中法庆祝建交60周年预热。近200名中法政治、经济、文化界人士出席,回顾两国关系,畅谈合作前景。  中国驻...

    时间:11-14
  •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旧金山举行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3日电(记者兴越 谭晶晶)由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和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13日在旧金山举行。与会者分享了亚太地区在脱碳进程中的创新政策及技术,...

    时间:11-14
  • 2023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新华社三亚11月14日电(记者罗江、陈凯姿)2023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比十年前翻了近一番。下一个十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争取突破200亿美元。  这是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14日在海南三亚召开...

    时间:11-14
  • 我国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惠及非洲100多万小农户

      新华社三亚11月14日电(记者陈凯姿、罗江)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14日在三亚举行的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十年来,我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了玉米密植、蔬菜设施栽培、木薯快速繁育等...

    时间:11-14
  •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相关人员已于日前全部安全离开加沙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1月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自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冲突区域中国公民的安危,中国驻外外交机构根据国内工作部署,一直同在加沙地带的中国公民保持联系。经过多方努力...

    时间:11-14
  • 第二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菲律宾开幕 探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新华社马尼拉11月14日电(记者张怡晟 杨云起)第二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14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幕。为期两天的大会以“人人享有健康,推动传统医学融入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为主题,就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中西医结合...

    时间:11-14
  • 专访: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世界经济发展——访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迪卜

      新华社开罗11月14日电 专访: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世界经济发展——访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迪卜  新华社记者沈丹琳 姚兵  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研究专家阿布·贝克尔·迪卜日前在...

    时间:11-14
  • “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人民带来的温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远渡重洋,与中国军民并肩奋战、结下了深厚友谊。此后,史迪威家族几代人同中国友好交往的故事不断延续,成就了一段佳话。83岁的美国史迪威将军外孙伊斯特布鲁克,...

    时间:11-14
  • “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在云南正式启动

    11月14日下午,“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在云南昆明启动。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人民网昆明11月14日电 (记者杜明明、虎遵会)14日下午,“世界的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正式启动,由15家...

    时间:11-14
  • 外交部发布新版《中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指南》

    据外交部“领事直通车”微信公号11月14日消息,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近日发布新版《中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指南》。新版指南根据202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精神,并结合海外安全形势变...

    时间:1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