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2023-11-15 17:5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三亚11月15日电 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在袁隆平铜像前,外宾们纷纷插下杂交水稻秧苗,缅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这是11月14日拍摄的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走进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田,外宾们捧起金黄饱满的稻穗仔细观察,又现场观看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播种等新技术。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杂交水稻并不陌生,中国培育的不少品种已经为他们国家的农民带来了连年丰收。

4年前,袁隆平在三亚出席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时表示,希望杂交水稻在非洲各个国家发展起来,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

如今,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他的心愿正逐步实现:在众多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努力下,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种植了中国杂交水稻。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金轲介绍,中国农科院与盖茨基金会合作,已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超过1000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5.7万公顷,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

在布基纳法索,过去水稻每公顷产量通常仅两三吨,达到5吨已是很高水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每公顷产量能达10吨以上。同时,引进的矮杆水稻品种生长周期更短、口感更好、抗病能力更强。

布基纳法索农业、动物和渔业资源部副部长高苏·萨努说,过去该国每年需花费1600多万美元进口大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大米“零进口”。

“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其他民生改善项目,所有民众都能受益。”他说。

围绕杂交水稻,一批高效栽培新技术加快向非洲传播。近几年,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数次往返于中国和非洲,让“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在非洲落地生根。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莫桑比克部分地区的水稻产量已达每亩600公斤,较以往翻了三倍多。

11月14日,参加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嘉宾在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共植中非友谊林。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我希望传播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发展理念,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培训当地农技人员,让中国水稻技术在非洲落地生根。”李刚华说。

更具创新性、突破性的品种也加快在非洲落地。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一次播种多次收获……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期间,他介绍了多年生稻“扎根”非洲的最新进展。在布隆迪、马拉维、科特迪瓦、塞内加尔、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他的团队都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多年生稻在这些区域可连续种植收获七个季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您一定要来赞比亚,和我们的科学家交流,教我们怎么做。”赞比亚农业部部长鲁本·菲里对此充满兴趣,并在致辞中向胡凤益发出热情邀请。

当前,在气候变化、地缘冲突、经济放缓等因素叠加下,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趋严峻。与会非洲嘉宾普遍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杂交水稻育种、栽培与加工等全链条合作。

中国农业农村部在论坛期间提出开展非洲粮食作物产能提升行动。将围绕粮食体系可持续转型、水稻价值链提升等,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实施合作项目,助力非洲国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杂交水稻的发明很了不起,袁隆平也是我们非常崇敬的专家。”高苏·萨努说,希望更多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能够传播到非洲,这对于布基纳法索乃至整个非洲消除饥饿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记者罗江、陈凯姿、钟群、王军锋)

  • 相关阅读
  • 约旦向约旦河西岸派遣野战医院

      新华社安曼11月16日电(记者何奕萍 冀泽)据约旦佩特拉通讯社报道,约旦武装部队16日向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的纳布卢斯派遣了一家野战医院。  报道说,该医院拥有一支来自各个专业的完整医疗团队以及各种医疗设备...

    时间:11-17
  • 丁仲礼会见韩国国会韩中议员联盟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16日在京会见韩国国会韩中议员联盟代表团。双方就积极发展中韩关系、加强立法机构交往与合作等交换了意见。...

    时间:11-16
  • 热浪席卷巴西能源需求创新高

      新华社圣保罗11月16日电(记者周永穗)南半球的巴西即将入夏,一股热浪近日给多个城市带来高温,巴西国家电力系统也在经受历史性考验。巴西气象研究机构预测,本次热浪将至少持续至17日。  13日,受到席卷全国...

    时间:11-16
  • 西班牙代理首相呼吁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

      新华社马德里11月15日电(谢宇智)西班牙代理首相佩德罗·桑切斯15日呼吁巴以双方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并表示若成功出任新一届西首相,将致力于推动西班牙和欧洲承认巴勒斯坦国。  桑切斯当日在议会进行的首相...

    时间:11-16
  • 王毅就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向媒体介绍情况并答问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5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会晤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媒体介绍情况并答问。  一、今天,习近平主席同拜...

    时间:11-16
  • 冰岛气象局:雷克雅内斯半岛岩浆喷发风险高

      新华社赫尔辛基11月15日电 雷克雅未克消息:冰岛气象局当地时间15日11时30分发布公报说,冰岛西南部的雷克雅内斯半岛地震活动依然频繁,地下岩浆喷发的风险程度仍然为“高”。  公报说,该地区自15日凌晨以来...

    时间:11-16
  •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举办第四届中资企业校园招聘会

    人民网开罗11月15日电(记者沈小晓)11月15日,第四届中资企业校园招聘会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举行。本次招聘会面向全埃中资企业、埃及大学生以及在埃中国留学生,意在促进在埃中资企业和埃及高校间的交流,创造宽松...

    时间:11-16
  • 中方敦促落实安理会巴以局势决议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5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15日就巴以局势通过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强调,安理会决议效力在于执行,关键是要当事方将决议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张军作为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主持会议。他...

    时间:11-16
  • 日本研究发现光刺激迷走神经可治疗糖尿病小鼠

      新华社东京11月16日电(记者钱铮)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通过光刺激连接小鼠大脑和胰腺的迷走神经,成功使小鼠胰岛中的β细胞数量增加,从而改善了小...

    时间:11-16
  • 联合国:每年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 中亚地区沙尘暴频次激增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15日在一场会议上发出警告,据估算,全球每年有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沙尘暴给全球多地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中亚地区所受影响最为严重。 6月1日,埃及开罗笼罩在沙...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