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2023-12-10 11:19:00

来源:光明日报

时光荏苒,日新月异。

回首2023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升腾。C919国产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

这一年,高质量发展航道上,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有所加快,前三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12月4日,一位家住四川成都的消费者收到了来自云南昆明的鲜花快递包裹。这是2023年我国第1200亿件快件。

今年3月起,我国单月快递量超百亿件,月均业务收入超9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成为消费持续复苏的真实写照。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热点亮点明显增多。今年以来,餐饮消费加速回暖,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元,文体旅融合趋势明显。前10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0%;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2%。

当前,消费持续恢复势头没有改变,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正在加强。此外,投资、出口等相关数据同样彰显出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

从投资看,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3%,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瞧,西渝高铁现场施工忙,项目进度加快;贵州贵安新区多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放眼全国,一大批重大项目密集“上新”。

从出口看,前11个月,我国汽车及其零配件、船舶等出口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42.8%、36.5%。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出口规模快速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若愚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各有关部门围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等推出了一批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经济回暖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我们生产的智能换电柜等产品很受欢迎,目前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深圳是一片能让企业从‘小不点’变成‘巨人’的土壤,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深圳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徐崇延说。

民营经济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民营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5.3%。调查显示,对宏观经济、营业收入、市场需求、对外贸易等持乐观预期的民营企业占比提升,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这是一个缩影。如今,我国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更高、绿色成色更浓。

记者在江苏、浙江、广东、重庆、四川等地调研采访发现,当前,多地正在积极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苏昆山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核心产业链条,构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创新前行的脚步一刻不停;山东寿光锚定“双碳”目标,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创建绿色工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成效明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宋立义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成效,更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取得新进展。当前,我国经济创新动能不断增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举措有力实施,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会更足,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会更强。

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今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取得丰硕成果,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透过进博会的窗口,世界看到中国经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与蓬勃活力。“我们已经连续6年参加进博会了,非常看好中国大市场,期待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孟加拉国参展商萨夫说。

近期,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际机构近来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同时上调2024年GDP增长预期;经合组织(OECD)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拥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拥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拥有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该负责人说。

(本报北京12月9日电 本报记者 刘坤)

  • 相关阅读
  • 普京:俄罗斯将继续加强海上力量建设

    新华社莫斯科12月11日电(记者华迪)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在俄北方机械制造厂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加强海上力量建设,持续为海军配备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增加量产。 据俄罗斯总统网站11日发布的消息,位于阿尔汉格尔...

    时间:12-12
  • 特稿:在河内感受中越友好特殊情谊

    新华社河内12月11日电 题:在河内感受中越友好特殊情谊 新华社记者孙浩 李勍 陶军 “期待里程碑式访问”“热烈欢迎中国领导人”“中越心相近”“我热爱中国文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

    时间:12-12
  • 王毅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阿卜杜拉希扬高度赞赏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为在加沙实现人道停火所作的努力,感谢中方...

    时间:12-12
  • 迪拜气候大会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秘:零和思维必将危害全球安全

    新华社迪拜12月11日电(记者郭爽 王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11日在《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最后阶段强调,零和思维必将危害全球安全,各方应加速行...

    时间:12-11
  • 《联通中越》越南语栏目在越开播

    新华社河内12月11日电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越南数字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越南语新闻日播栏目《联通中越》11日正式开播。 《联通中越》栏目以中国新...

    时间:12-11
  • 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在当地实施多项首创性手术

    人民网约翰内斯堡12月11日电 (记者邹松)中国(江苏)第33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赴任一年有余。医疗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救治患者,赢得当地医生及患者的赞许。近期,医疗队队长蒋国庆医生牵头,与泌尿外科卢圣铭医生、妇...

    时间:12-11
  • 中国驻加大使馆举行“中加学者交换项目”50周年招待会

    新华网渥太华12月11日电(记者林威)中国驻加拿大使馆近日在渥太华举办“中加学者交换项目”50周年招待会。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出席活动并致辞。 丛培武说,50年前,中加两国政府共同设立“中加学者交换项目”...

    时间:12-11
  • 中国工商银行哈萨克斯坦人民币清算行在阿拉木图举办开业庆典

    人民网阿斯塔纳12月11日电 (记者李强)12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哈萨克斯坦人民币清算行在阿拉木图举办开业庆典。此举标志着工商银行推动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实走深,是提升双边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的重要...

    时间:12-11
  • 我驻菲律宾大使就菲方在南海侵权挑衅提出严正交涉

      新华社马尼拉12月11日电(记者张怡晟 王晓薇)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11日会见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就菲方近日在黄岩岛和仁爱礁附近海域侵权挑衅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黄溪连强调,黄岩岛和仁...

    时间:12-11
  • 专访:中越加强合作增益两国和地区人民福祉——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宋清润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专访:中越加强合作增益两国和地区人民福祉——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宋清润 新华社记者刘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宋清润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