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国际观察|以色列突袭拉法 加剧地区局势紧张

2024-02-12 16:31:2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12日电 题:以色列突袭拉法 加剧地区局势紧张

  新华社记者吕迎旭 张天朗

  以色列军队12日凌晨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及周边地区发动打击。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打击行动目前已造成超过100人死亡,另有数百人受伤,伤者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拉法是加沙地带最南端城市,与埃及接壤。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大量难民涌入这里,目前有上百万人在此避难。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将拉法视为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决战”之地,以军军事行动势必引发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而且将进一步冲击以色列与其他中东国家关系,令地区局势更加紧张。

  人道灾难再加剧

  巴勒斯坦通讯社12日报道说,以军当天对拉法市中心发动了至少40次猛烈打击,目标主要包括住宅和清真寺。袭击发生时,这些地方居住着大量从加沙地带北部逃难而来的无家可归者。一些受伤人员已被送往该城的科威特医院。科威特医院院长苏海卜·哈姆斯说:“医院里挤满了伤员,没有足够的药品,情况非常危险。”

  连日来,以色列方面多次宣称将在拉法开展地面行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日要求以国防军和安全部门制定在拉法开展地面行动的计划。10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表示,如果以色列不进入拉法开展地面行动,那就意味着“战败”。

  根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1日发布的数据,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81万人死亡、逾6.7万人受伤,大量居民流离失所。以军不断要求加沙北部居民南撤。拉法此前只有30万居民,如今根据哈马斯方面的数据,有140万人在此避难,大多住在简易帐篷里。

  内外反对声浪高

  以军在拉法开展的打击行动遭到广泛批评。在以色列国内,反对继续在加沙地带开展军事行动的声浪越来越高。以色列政治分析人士吉德翁·利维11日在以《国土报》撰文说,虽然以方军事计划包括撤离拉法居民,但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转移难以实现,而且其中一些人已多次流离失所,以军对拉法发动进攻将“犯下严重战争罪”。近期,以色列居民不断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政府下台,重新举行议会选举。

  国际上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的声音也非常强烈。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此前警告:“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对人口稠密地区进行狂轰滥炸可能构成战争罪。”

  中东多国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对拉法展开地面行动的计划。埃及外交部长萨迈赫·舒凯里说,以军对拉法开展地面行动将造成“灾难性后果”。沙特阿拉伯表示,以色列进攻拉法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欧美国家此前也对以色列进攻拉法可能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表示担忧。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在社交媒体上说,对拉法开展地面行动将造成“人道主义灾难”,“加沙民众不可能凭空消失”。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与国防部长米歇尔·马丁发表声明,警告以色列进攻拉法的行为将“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所有国家,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必须要求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不能再有任何含糊之处了”。

  有分析说,以色列顶着内外压力、冒着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的风险进攻拉法,是为了在与哈马斯的谈判中占据优势。近段时间,卡塔尔和埃及等方面积极斡旋加沙地带停火和交换被扣押人员等事务。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伊亚德·阿布·扎尼特告诉新华社记者,以政府高调宣布地面进攻拉法是一种“政治伎俩”,目的是向哈马斯施压,逼迫其在谈判中做出让步。然而,以方这一做法很可能适得其反。哈马斯11日表示,对拉法发动地面进攻意味着“任何有关交换被扣押人员协议的谈判都将破裂”。

  地区局势恐恶化

  以色列大举攻打拉法,势必影响与埃及的关系。军事行动可能造成大量巴勒斯坦难民逃往埃及西奈半岛。埃及此前多次警告以色列,不要将加沙居民强制驱至西奈半岛。此外,以军在拉法的地面行动很可能扩展至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军事缓冲区费城走廊。扎尼特指出,以军行动会引发埃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据媒体报道,埃及近期已向西奈半岛东北部派遣了约40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以维护边境安全。美联社文章指出,以色列政府的一些强硬派此前就曾呼吁将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地带驱逐到西奈半岛,这不仅将破坏埃及的稳定,更将冲击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受到巴以冲突外溢效应影响,近期中东局势持续紧张。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在边境地区冲突不断,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频频袭击与以色列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关联的船只,美国随后开展报复性行动。美国对叙利亚和伊拉克展开空袭,以报复驻约旦美军事基地遭到袭击。以色列大举进攻拉法,恐将进一步激化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令地区安全局势陷入更大动荡。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海湾研究中心研究员伊勒姆·法赫鲁撰文说:“中东正进一步陷入深渊,不知未来通向何方。”尽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中东地区的长期稳定,但停火是将该地区从崩溃边缘拉回来的最直接选择。(参与记者:柳伟建、王昊、付一鸣)

  • 相关阅读
  • 阿利耶夫宣誓就任阿塞拜疆总统

      新华社莫斯科2月15日电(记者李铭)巴库消息:阿塞拜疆当选总统阿利耶夫14日在首都巴库宣誓就职。  阿利耶夫当天在宣誓仪式上承诺,将继续为促进国家全面发展、为保卫领土完整付出一切努力。他...

    时间:02-15
  • 龙年新春 中东旅游业热盼中国游客

      龙年新春,全球旅游市场热盼中国游客,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中东国家也不例外,不少国家张开双臂,向中国游客展现出热烈的期盼和热情的欢迎。  免签、落地签、电子签,伊朗、埃及等国为中国游客...

    时间:02-15
  • 斐济总理:相信斐中关系将继续巩固和深化

      新华社苏瓦2月15日电(记者郭鑫惠)斐济总理兰布卡日前在《斐济时报》上发表致斐济华人和中国人民的新春贺词。他表示,斐中友谊强劲持久,斐济政府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两国建交以来的政治基础,相信未来两...

    时间:02-15
  • 记者手记|鲜活中国传统文化助燃美国春节热 

      新华社纽约2月14日电 记者手记|鲜活中国传统文化助燃美国春节热  新华社记者杨士龙  捏米塑,写春联,观宋代点茶,赏苏州评弹……因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家们的到来,美国纽约、费城、洛杉矶和旧金山等...

    时间:02-15
  • 王毅将出席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访问西班牙、法国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5日宣布:应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2月16日至21日出席第60届慕尼黑安全...

    时间:02-15
  • 外交部发言人就王毅将出席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访问西班牙、法国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应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2月16日至21日出席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中国专场”活动上...

    时间:02-15
  • 日本2023年名义GDP降至世界第四

      新华社东京2月15日电(记者欧阳迪娜 刘春燕)据日本共同社15日报道,2023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2106万亿美元,降至世界第四位。多年位于日本之后的德国去年名义GDP约为4.4万亿美元,排名超过...

    时间:02-15
  • 新华社快讯:乌克兰多个城市传出爆炸声

      新华社快讯:据乌克兰媒体和军方报道,首都基辅、第聂伯罗、扎波罗热等多个城市15日早上传出爆炸声,乌防空火力正在拦截俄军导弹。 ...

    时间:02-15
  • 新华社快讯:乌克兰首都基辅传出爆炸声

      新华社快讯:15日早上6时15分许,乌克兰首都基辅传出爆炸声。基辅市市长克利奇科称,乌防空火力在作业。 ...

    时间:02-15
  • 新华社消息|日本名义GDP被德国反超

      编辑:陈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