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太平洋岛国需要的是“守护天使”而非“霸道警察”

2024-03-15 14:37:37

来源:新华网

  国际问题观察员 章思远

  最近笔者注意到关于南太平洋的两则新闻:

  一则新闻是中国渔船在南太平洋救助巴布亚新几内亚遇险人员。根据中国驻巴新使馆消息,2月26日,中国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一艘渔船在所罗门群岛海域救起6名巴新籍遇险人员,包括5名成人和1名儿童。他们因所乘小艇失去动力,已在海上漂流了37天。中方人员为他们提供了食品、药品、饮用水、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进行了体检等医疗救助和心理疏导。经过中方的悉心照料,他们恢复了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已经平安回国。

  太平洋岛国人民多以出海捕鱼为生。由于岛国经济发展滞后,捕鱼设备设施较差,很多渔民仅仅乘坐破旧简易的小艇出海捕鱼,一旦遇到大风大浪,往往会因小艇失去动力而遇险。危难时刻,中国渔船多次出手、仗义相救。2022年2月,“亿翔8号”在所罗门群岛海域救助9名巴布亚新几内亚籍人员。3月,“金盛8号”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附近海域救助3名基里巴斯渔民。8月,“太平洋01号”在基里巴斯海域救助3名基渔民。2023年7月,“新懋丰轮”在密联邦海域救助2名密联邦渔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中国渔船经南太有关国家允许在相关海域捕鱼,是中国与有关国家互利双赢,特别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合作举措。作为非专业救援船只,渔船在海上进行救援会影响自身正常作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面临一定救援危险。然而,中国渔船却多次毫不犹豫地对受困渔民及时施救,让受困人员化险为夷、倍受感动,也赢得了岛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赏,一些人亲切地称中方为“守护天使”。

  一位“金盛8号”渔船上曾参与救助基里巴斯渔民的中国渔民说:“我们(中国)渔民只要遇到这种情况,不分地域、不分国籍、不分种族,都会援手相救。中华民族与邻为善,这是骨子里的东西。”中国渔船的善举不仅闪耀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光芒,更是中方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另一则新闻是美国海警千里迢迢跑到南太平洋“刷存在感”,频频骚扰中国渔船。据路透社报道,近期美国海警先后会同基里巴斯、瓦努阿图海警对在上述两国海域正常作业的共8艘中国渔船进行所谓打击“非法捕捞”的联合执法检查。由于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他们只能吹毛求疵,在鸡蛋里挑骨头。

  当中国渔船在太平洋上暂停正常作业、热心救助岛国渔民的时候,美国海岸警卫队却没事找事、千里迢迢跑到岛国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登船检查。笔者不禁要问,美国有这闲工夫,干点正事儿不行吗?那么多太平洋岛国,需要帮助的人和事那么多,身为世界头号强国,就不能多伸伸援手吗?美国高高在上、对岛国的帮助需求不以为然也罢,干嘛要去干扰那些愿意帮忙、默默付出的人呢?

  虽然美国跟12个太平洋岛国签署了“随船观察员协议”,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岛国的管辖海域就成了美国的自家后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对于专属经济区渔业事项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专属于沿海国。所谓“随船观察员协议”系双边协议,不能赋予美国在其它沿海国管辖海域对第三国船只的执法权。美国向来以“民主和自由的灯塔”自居,却总是做出这种肆意攫取他国管辖权、公然践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破坏海洋秩序的勾当。以打击“非法捕捞”为名针对中国渔船进行选择性、歧视性执法,充分暴露出美国搞政治化操弄、挑拨离间国家关系的险恶意图。美国一面以执法合作为名侵害岛国主权权利,一面却对中国与岛国开展正常的警务执法合作说三道四,再次展露了其“国际驰名双标”的丑恶嘴脸。

  对于寻求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太平洋岛国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美国海警这样肆意妄为的“霸道警察”,而是中国渔船这样守望相助的“守护天使”;需要的不是美国这样颐指气使的“教师爷”,而是中国这样真实亲诚的好伙伴。

  • 相关阅读
  • 新华时评丨搞二元对立没有出路——起底美国政治“思想赤字”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题:搞二元对立没有出路——起底美国政治“思想赤字”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三十多年前,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著名学者福山抛出“历史终结...

    时间:03-17
  •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让孩子坚持“读纸”?——2024武汉(国际)童书展观察

      新华社武汉3月17日电 题:“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让孩子坚持“读纸”?——2024武汉(国际)童书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喻佩、邓楠  2024武汉(国际)童书展3月15日至17日在武汉国际会展...

    时间:03-17
  • 美国华盛顿发生枪击事件2死5伤

      新华社华盛顿3月17日电 美国华盛顿特区17日凌晨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  当地警方消息说,警方在当天凌晨3时左右接到枪击报案。7人在同一地点被枪击,伤者已被送往医院。 ...

    时间:03-17
  • 中国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在文莱试种成功

      新华社斯里巴加湾市3月17日电(记者李萌)文莱初级资源与旅游部16日举行中国杂交水稻试验田收割仪式,庆祝来自中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在文莱试种成功。  据介绍,水稻试验田位于文莱东部的...

    时间:03-17
  • 新华社拍《福尔摩斯》:名侦探“发现”中国电动汽车“致命缺陷”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屡屡成为西方贸易政策的“靶子”: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而在近期,美国政府又表示将对中国制造联网汽车开...

    时间:03-17
  • 以色列重回谈判桌 联合国机构警告加沙饥饿现象加剧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以色列总理府日前表示,将派代表团前往卡塔尔继续推进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间接谈判。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16日警告,加沙地带北部地区面临严重营养不良...

    时间:03-17
  • 阿富汗南部严重交通事故致21人死亡

      新华社喀布尔3月17日电(记者邹学冕)阿富汗官员17日说,阿南部赫尔曼德省当天发生大客车与摩托车、油罐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造成至少21人死亡、11人受伤。  赫尔曼德省政府发言人穆罕默德·卡西姆·里亚兹在...

    时间:03-17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首个海陆一体化超大型石油储运工程投入商业运营

      新华社达卡3月17日电(记者孙楠)随着经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单点系泊及双线管道工程输送的首批柴油和原油16日全部抵达孟加拉国炼厂,该国首个海陆一体化超大型石油储运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单点系泊及双线管...

    时间:03-17
  • 通讯丨“万村通”为非洲偏远农村打开看世界的一扇窗

      新华社内罗毕3月17日电 通讯|“万村通”为非洲偏远农村打开看世界的一扇窗  新华社记者周楚昀 杨喆 侯鸣  “在那之前,我们的生活局限在眼前。‘万村通’项目让我们看到了村落之...

    时间:03-17
  • 新华社快讯:阿富汗南部一客车与油罐车相撞致21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据当地媒体报道,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17日一辆客车与油罐车相撞,造成至少21人死亡、38人受伤。(记者邹学冕) ...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