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解局 | 频爆“雷语” 马克龙从“鸽”转“鹰”?

2024-03-19 20:34:34

来源:新华网

  2023年10月5日,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前来参加第三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阿尔罕布拉宫。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新华社巴黎3月19日电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频爆“雷语”,多次公开谈论出兵乌克兰,并表示已“深思熟虑”,未来可能“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对抗俄军”,其外交政策骤变引发舆论哗然。

  目前俄乌冲突已耗入第三年,西方援乌疲态渐显。马克龙却从最初调解冲突的“鸽派”到现在豪言派兵挺乌反俄的“鹰派”,前后立场大相径庭为哪般?来看解局——

法国急了?

  本月17日发行的《巴黎人报》刊发对马克龙的独家采访。他说,也许在未来某个时刻,法国将“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来对抗俄罗斯军队”。他同时表示,“法国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这样做”。

  在此之前,马克龙2月26日首次公开谈论出兵乌克兰。当天,巴黎举行“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西方多国参加。在随后的记者会上,马克龙说,各国在是否对乌派兵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但他认为“不排除”未来派兵支援的可能性。

  多年来,马克龙一直被定位为俄乌之间的“高级别调解人”。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前,他还前往莫斯科,试图劝和。同年5月,马克龙公开呼吁不要“羞辱”俄罗斯。因此,他的“派兵论”一出,立即引发各界关注和质疑,法国媒体惊呼马克龙从“鸽派”变成了“鹰派”。马克龙2月29日回应说自己已经过“深思熟虑”。3月5日,他到访捷克时强调这一“战略跃进”有必要;3月7日,他在会见国内各党领导人时明确表示对乌援助不设限。

  2024年3月18日,普京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竞选总部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对马克龙的做法,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解释是法国“急了”。在13日播发的一段电视采访中,普京说,“马克龙反应激烈,非常情绪化”,是出于“怨恨”在乌克兰问题上向俄罗斯发难,因为法国的非洲盟友转向俄罗斯。

  过去十几年间,俄罗斯一直在非洲各地稳定扩大其影响力。西方媒体报道称,俄私营军事承包商瓦格纳集团在西非地区十分活跃。与此同时,非洲多地掀起反殖民宗主势力的浪潮,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不断衰退。过去一年,法国驻军黯然撤出尼日尔。法国依赖核能,需要的铀大量来自尼日尔。

  除此之外,法俄关系也在过去几年发生变化。前法国驻俄罗斯大使让·德格利尼亚斯蒂说,马克龙相信“任何一方的压倒性胜利”都无助于冲突持久解决。战事初期,乌克兰似乎占上风,马克龙大力劝和;眼下,俄罗斯逐渐扭转被动,他就转而呼吁大力挺乌。有舆论分析认为,马克龙认定俄罗斯方面的一些做法已直接损害法国利益。

战略转向?

  马克龙高调发声要挑头出兵乌克兰,目的也仍是提升法国的地位与价值。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副主席布鲁诺·泰尔特雷认为,马克龙对欧洲一体化深信不疑,挑头援乌是想借此团结对乌克兰问题更敏感的国家。波兰、捷克、立陶宛等国陆续对马克龙强硬姿态“点赞”。

  彭博社说,法国的硬实力正在复苏,而马克龙想促进战略自主和更多本土防务解决方案。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俄乌冲突正改变全球军火市场格局。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期发布的报告说,由于俄罗斯出口减弱,其长期占据的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国地位已被法国顶替。这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1950年开始记录国际武器交易量以来,法国首次达到这一排名。

  马克龙高调发声恰逢美国大选党派政治角力让美方对乌军援陷入停滞之时。从去年年底开始,美国对以色列军援明显上升,乌克兰则“无人关心”。美国五角大楼12日宣布,通过在其他军购合同中节省资金,凑出一笔价值3亿美元的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这是美国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军援乌克兰。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近日道出真相:“当民主党希望拨款进行战争时,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会阻挠。”欧尔班透露,特朗普告诉他,如果重新当选总统,他一分钱也不会拨给乌克兰。特朗普近期也发表了不支持援乌的言论。

真会出兵?

  向乌派兵很大程度停留在口头上。马克龙发表“派兵论”后,美德等国第一时间就“撇清关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明确指出,“北约并无向乌派兵的计划,无论北约还是其盟友,都不是冲突的参与方”。

  对此,法国外长、防长则反复解释,马克龙的意思并非当下就要在乌克兰部署西方作战部队,而是“致俄落败,但不与俄交战”。

  从马克龙言论看,法国已由俄乌冲突初期的谨慎援乌,转变为更加大胆的支持,他以不排除派兵可能性的“模糊战略”加强对俄威慑。

  “派兵论”已极大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俄总统普京警告说,欧洲派兵不会改变战场局面,只会为乌克兰招致严重后果。就马克龙关于援乌不设限的说法,普京说,俄罗斯对待如此行事的国家也不再设限。(记者:乔本孝、陈绍华、杨骏、梁霓霓;编辑:陈丹、王丰丰、鲁豫、沈浩洋)

  • 相关阅读
  • 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20日在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200余名嘉宾围绕“民主与...

    时间:03-20
  • 报告显示全球空气质量最差的100个城市有83个在印度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一份对全球7800多个城市2023年空气质量的分析报告显示,空气质量最差的100个城市中有83个在印度。  这份报告由瑞士空气净化器厂商艾可爱尔(IQAir)公司新近发布。报告收...

    时间:03-20
  • 外交部介绍多米尼克总理访华安排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曹嘉玥)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多米尼克总理罗斯福·斯凯里特将于3月23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斯凯里特总理此访有关安排...

    时间:03-20
  •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毒化两国关系的民意环境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曹嘉玥、刘杨)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0日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毒化两国关系的民意环境,纠正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国公民的错误做法。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

    时间:03-20
  • 津巴布韦民盟主席、总统姆南加古瓦会见姜信治

      新华社哈拉雷3月19日电(记者张保平)3月19日,津巴布韦民盟主席、总统姆南加古瓦在哈拉雷会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组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姜信治。  姜信治向姆南加古瓦转达习近平主席的亲切...

    时间:03-20
  • 高端访谈|“中国是多米尼克的全天候朋友”——访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

      新华社罗索3月20日电 高端访谈|“中国是多米尼克的全天候朋友”——访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  新华社记者赵凯 吴昊 王朝  “中国不仅是多米尼克真正的朋友,而且是全天候朋友。”...

    时间:03-20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通讯:中国水稻专家助力斐济大米自给计划

      新华社苏瓦3月20日电 通讯:中国水稻专家助力斐济大米自给计划  新华社记者 郭鑫惠  三月的斐济正值雨季。连续数日的暴雨过后,中国专家陈华早急切地赶到田里查看水稻情况。 ...

    时间:03-20
  • 新华时评|美式“民主输出”的中东之殇

      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 题:美式“民主输出”的中东之殇  新华社记者李军  美国张罗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3月18日至20日在韩国举行,而21年前的3月20日,正是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日子,伊拉克人民至今还在承...

    时间:03-20
  • 美国,请收起你的傲慢!

      国际问题观察员 章思远  近期,美国政客发表了很多“大实话”。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抛出“餐桌菜单论”。商务部部长雷蒙多称,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防止中国获得更尖端技术,进一...

    时间:03-20
  • 一韩国籍运输船在日本西部海域倾覆

      新华社东京3月20日电(记者姜俏梅 杨智翔)据日本媒体报道,一艘韩国籍化学品运输船20日上午在日本西部山口县下关市附近海域倾覆,9名船员获救,2人下落不明。  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报道,当地时间20日上午7时...

    时间:03-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