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记者手记丨在“千丘之国”探索绿色出行

2024-04-02 11:36:4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基加利4月1日电 记者手记|在“千丘之国”探索绿色出行

  新华社记者吉莉

  在常驻“千丘之国”卢旺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每当记者在马路上看到摩托车和传统燃油公交车费力穿梭于山丘之间,不时还冒出刺鼻的滚滚黑烟,心里总会有一丝无奈。

  最近,身边的人们开始议论起一件新鲜事——首都基加利引入了几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听到这个消息,记者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祖国带来的绿色出行!

  尼亚布戈戈客运总站内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几十辆市内公交车和长途客车停在其中,其中一辆崭新的绿白相间电动公交车让人眼前一亮。

  趁排队等车时,记者主动与身旁的一个名叫弗兰克·恩科塔尼的年轻人交流起来。他的笑容如东非的艳阳,并告诉我:“与传统冒着黑烟的燃油公交车相比,电动公交车保护了环境。”

  上车先刷公交卡,找到位置后,他取出手机充电线,轻松地将其插入车上的充电座,感叹道:“这辆车内部设计精良,配备了手机充电座和移动互联网,非常方便。”

  车上的乘客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有的低头专注于手机屏幕,有的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内的电视屏幕,上面播放着非洲音乐MTV。多样的体验让他们的旅程不再枯燥。

  约3个月前,肯尼亚的新能源汽车公司BasiGo从中国进口了四辆电动公交车,与卢旺达3个公共交通运营商合作,在4条路线上试点运营。BasiGo与中国电动公交车制造商的合作为肯尼亚国内业务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如今这种成功模式也开始在卢旺达复制。

  美丽的卢旺达山脉蜿蜒起伏。然而,油气资源贫乏,燃油依赖进口;地处内陆运输成本高昂,以及山地路况导致车辆高油耗等问题,都给卢旺达人造成困扰。

  2021年8月记者刚到卢旺达时,当地汽油价格约每升1050卢旺达法郎(约合7.5元人民币),受俄乌冲突长期化和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影响,油价几次上涨,最高甚至超过1800卢旺达法郎(约合12元人民币)。政府迫切希望减少对进口燃油的依赖,加速本地电力应用。

  同时,作为一个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卢旺达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旅游环境、改善旅游体验,以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显然,推广新能源汽车不仅符合环保需求,也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来自乌干达的多琳·奥里沙巴去年底被BasiGo肯尼亚总部派驻卢旺达,负责当地市场。她热情友好,对未来电动公交在该地区的发展充满信心。“电动公交有很多优势,在环境保护、运行成本以及乘客体验等方面,无不彰显其卓越之处。”

  “在卢旺达每投放一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就能减少多达3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奥里沙巴说。

  为积极推广新能源车的使用,卢旺达政府也推行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例如,对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免税,并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优惠电价。

  “火山”交通运输公司的司机因诺森特·乌穆霍扎在烈日下驾驶着电动公交,到站停靠间隙,记者的卢旺达同事向他打听车的运营成本。他介绍:“这辆车在充电上的花费要远远少于加油。跑同样的路程,一辆燃油公交车加油费用超过100美元,而(电动车的)电力费用只需约30美元。”

  奥里沙巴表示,“3个月的试验非常成功,许多公交运营商已意识到绿色环保的优势,他们已向我们订购了132辆电动公交车。”她坚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据了解,每辆电动公交车可承载70名乘客,充满电可连续行驶约300公里,充满电最多只需一个半小时。

  “我们选择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公司合作,因为他们在电池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电池技术是我们业务的核心。”奥里沙巴解释道,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不仅价格合理,而且性能可靠。

  卢旺达工业基础薄弱,人口密度大。引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满足卢旺达多元需求。“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技术”已经深入卢旺达人心中。中国的电动公交车在遥远的东非取得成功,部分要归功于当地与中国创新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的创新和开放给世界带来的无限机遇和红利。

  • 相关阅读
  • 芬兰一学校发生枪击致1死2伤

      新华社奥斯陆4月2日电(记者张玉亮)赫尔辛基消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附近一所学校2日上午发生一起枪击事件,导致1名学生死亡、2名学生受伤。  警方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事发时,一名12岁学生向其他学生...

    时间:04-02
  • 国际观察|“筹款大战”硝烟起 美国大选钱味浓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题:“筹款大战”硝烟起 美国大选钱味浓  新华社记者孙丁 熊茂伶 刘晨  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拜登同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之间的“筹款大战”进入白热化。拜...

    时间:04-02
  • 澳研究: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补偿项目未达预期

      新华社伦敦4月2日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澳大利亚碳补偿计划下的“人为诱导再生项目”在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减碳等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

    时间:04-02
  • 以军空袭加沙中部致7名慈善组织工作人员死亡

      新华社加沙4月2日电(记者柳伟建)巴勒斯坦红新月会2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1日晚空袭加沙地带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造成慈善组织“世界中央厨房”7名工作人员死亡。  “世界中央厨房”同日发...

    时间:04-02
  • 外交部:外国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也必将赢在中国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成欣、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日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的良好开局,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大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大机遇,外国企业投资中国...

    时间:04-02
  • 特稿|凡尔赛宫“遇见”紫禁城——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交融盛举

      新华社北京/巴黎4月2日电 特稿|凡尔赛宫“遇见”紫禁城——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交融盛举  新华社记者彭梦瑶 崔可欣 张百慧  东风送暖,春回京城。古老的故宫文华殿内,一件件瓷器...

    时间:04-02
  • 李强会见印度尼西亚当选总统普拉博沃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印度尼西亚当选总统普拉博沃。  李强表示,近年来,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中印尼关系快速发展,开启了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

    时间:04-02
  •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多地遭无人机袭击

      新华社莫斯科4月2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西部鞑靼斯坦共和国多地2日遭到无人机袭击,造成7人受伤。  鞑靼斯坦共和国行政长官明尼哈诺夫在社交媒体账号发文说,当天早上,无人机袭击了共和国的...

    时间:04-02
  • 巴基斯坦总理赴达苏项目营地看望慰问中方员工

      新华社伊斯兰堡4月2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1日前往巴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达苏水电站项目营地,看望慰问项目中方员工。  夏巴兹对达苏项目恐袭事件遇难者表达沉痛哀悼,对遇难者亲属和项目中方员...

    时间:04-02
  • 日本小林制药“问题原料”恐波及3.3万家企业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问题红曲原料最多恐波及日本国内3.3万家企业,其中包括超过5000家食品和饮料零售商。  3月29日,小林制药公司社长小...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