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元首外交·心相近|习近平主席鼓励匈牙利学子做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2024-05-02 12:01: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布达佩斯/北京5月2日电 元首外交·心相近|习近平主席鼓励匈牙利学子做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新华社记者陈浩 张远 陈文仙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有一所匈中双语学校。

  用中文说“你好”,是孩子们的第一堂课;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名句的中译文,不少人能熟练背诵;老师会给孩子们介绍中国文学家鲁迅……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在这里系统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09年10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匈牙利期间到这所学校考察。现任匈中双语学校校长埃尔代伊·苏珊娜作为亲历者,对这番寄语深感共鸣。

  2023年,习近平主席复信该校学生,鼓励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国,“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习近平主席一直关心我们学校的发展。”埃尔代伊说,在习近平主席的鼓励下,学校已培养出一批“匈中友谊的建设者”。

  双语学校变化巨大

  探访匈中双语学校,仿佛踏入一片中国文化的小天地。校门口一对石狮还有中文名字——雄狮“多多”,雌狮“丽丽”。校园内,伫立着一座孔子铜像。教室用中国结、红灯笼、中国书法作为装饰。记者采访时,看到有些学生正在学习勾画京剧脸谱,还有人在学习太极拳、剪纸等。

  这所学校是中东欧地区首个使用中文和母语双语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今年正逢建校20周年。起初,学生大多来自在匈牙利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家庭。

  “习伯伯,您好!”2009年10月,学生们在黑板上用中文写下欢迎语。时任校长郭家明感慨地说,那次访问中,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在这个学校的孩子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匈两国的友谊事业后继有人。离开时,习近平主席特意叮嘱,天气寒冷,不要让孩子们到户外送别。

  如今,学校已扩大到12个年级、20个班,在校学生500余人,大部分是以匈牙利语为母语的学生。学生不仅有汉语课,绘画、音乐、计算机课也用中文教授。2017年,该校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建立了孔子课堂。

  埃尔代伊校长说,习近平主席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很坚定”,“一以贯之”,“非常鼓舞人心”。学校发展长期得到匈中各界广泛支持,学生们有机会到访中国、与中国青少年交流。

  做“有温度的”友好使者

  “祝您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天天开心!”这段写在田字格里的汉字整齐秀气,是匈中双语学校学生胡灵月、宋智孝写下的祝福。

  2023年春节前夕,她们代表全校学生致信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教授,按照中国风俗拜年,讲述在校学习中文12年的感受,表达将来到中国上大学、为匈中友好作贡献的愿望。

  匈中双语学校中方负责人、中文教师王悦说,两名学生当时用不同纸张试写,争取最好的书写效果,信里没有华丽辞藻,质朴而真诚。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亲切而温暖。在信中,习近平主席谈起2009年在匈中双语学校同师生们交流的情景,为学生们长期坚持学习中文、立志为中匈友好作贡献“点赞”。他欢迎学生们高中毕业后到中国读大学,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匈牙利青少年喜欢上中文、学习中文,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当今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努力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长久努力,梦想成真,胡灵月和宋智孝2023年被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录取。

  她们在北京的大学生活“有意思”、也“有挑战”,每天都有“跨文化的体验”。“中国吃米饭多,匈牙利吃土豆、面包多”,“匈牙利习惯用刀叉,这里用筷子”,两国也有一道搭配相似的家常菜“土豆炖牛肉”。胡灵月在学校国际文化节上结识了好朋友,平时经常聊天,在对方的帮助下更好地适应在北京的生活。

  她们就读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梦想是学成后当老师,“给匈牙利学生们讲中国的故事和文化”,“做有温度的匈中友好事业的使者”。

  “到中国去”

  王悦告诉记者,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极大鼓舞了匈中双语学校学生。以优秀学长为榜样,很多学生现在学习中文的热情更高了,争取今后有机会到中国学习深造。

  中文名为伍上的学生杜龙德·埃内斯特·山多尔到过广州、深圳、北京等多座中国城市,切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在他看来,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12年级学生英厄斯·多丽娜对中国文化很着迷,尤其热爱古筝和中国民族舞。“我好想到中国去,想结交更多中国朋友。”她说。

  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对新华社记者说,匈中双语学校为两国人民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双方可以学习和认识彼此的文化和文明,鼓励人们保持开放和客观的态度。

  匈中双语学校自2016年起增设中学部。近年来,不少高中毕业生考入匈牙利知名高等学府罗兰大学。除了继续学习中文,很多学生选择经济、数学、教育等专业深造。王悦告诉记者,又有十几名学生已被中国高校录取,今年9月就要来华学习。

  目前,匈牙利已开设5所孔子学院。匈牙利人对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高涨,中文已被纳入匈牙利国民教育体系,并成为高考科目。双方互设的文化中心也是展开文化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记者探访校园快结束时,听到教室内传出的中文歌,歌声嘹亮,激情飞扬。(参与记者:孙鑫晶、赵旭、宿亮)

  • 相关阅读
  • 图解|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三国

      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领...

    时间:05-03
  • 新型多孔材料可用于储存温室气体

      新华社伦敦5月3日电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可用于储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自然·合成》杂志上。  据研究...

    时间:05-03
  • 联合国秘书长与智利总统敦促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停火

      新华社圣地亚哥5月2日电(记者朱雨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与智利总统博里奇2日在智利共同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呼吁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古特雷斯...

    时间:05-03
  • 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邹多为)2024年金砖国家拓展到10个成员国。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对其他9个金砖国家共计进出口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7%。  具体来看,巴西是我国在拉美...

    时间:05-03
  • 文化中国行|一条瀑布跨两国

      在中越界河归春河上游,德天跨国瀑布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形成亚洲最大跨国瀑布,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自然山水风光相得益彰,是中越边境线上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2023年9月15日,中越德天(板约)瀑...

    时间:05-03
  • 新华社消息|联合国报告:战事将导致加沙发展水平倒退数十年

      编辑:徐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5-03
  • 专访|中匈是友好互信的知己、互利共赢的伙伴、同心互鉴的挚友——访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

      新华社布达佩斯5月3日电 专访|中匈是友好互信的知己、互利共赢的伙伴、同心互鉴的挚友——访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  新华社记者陈浩 康逸 李超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日前在匈牙...

    时间:05-03
  • 通讯|大熊猫故乡的中法情缘

      新华社成都/巴黎5月3日电 通讯|大熊猫故乡的中法情缘  新华社记者张超群 崔可欣  “没想到在中国大山深处,还保留着如此原汁原味的建筑。”新华社法籍记者哲瀚面前的这栋中西合璧...

    时间:05-03
  • 中葡高校签署教育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

      新华社葡萄牙科英布拉5月2日电(记者赵丹亮)中国人民大学、澳门大学、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三校教育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2日在科英布拉大学举行。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在致辞中表示,中葡建交45年来,...

    时间:05-03
  • 百闻不如一见|中法国礼 甲子情缘

    蕴藏奥秘的“月球珍品”互鉴智慧的“文化范本”圈粉无数的“友谊大使”震撼人心的“文学巨匠”……建交60周年以来中法两国互赠的诸多国礼生动记录着双边外交历程在促进国与国之间、领导人之间的友好情谊方面扮演着重...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