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元首外交·心相近丨中塞“铁杆”友谊之路越走越宽

2024-05-07 10:55: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7日电  元首外交·心相近|中塞“铁杆”友谊之路越走越宽

  新华社记者宿亮 蒋国鹏 石中玉

  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五星红旗和塞尔维亚国旗在城市主要道路上沿街排列,被称为“贝尔格莱德西大门”的建筑格内克斯塔上悬挂起巨幅五星红旗,“习主席,欢迎您”“热烈欢迎尊敬的中国朋友”等标语格外醒目……

  近年来,中塞关系持续高位运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日益丰富,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纽带越来越紧密。作为历经风雨、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中塞友谊之路越走越宽广。

  快速通达之路

  在中塞两国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双边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无论是已经通车运营的高铁线路,还是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和大桥,两国务实合作为塞尔维亚打造更快速、更便捷的交通网络持续作出贡献。

  2022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指出,双方要加强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匈塞铁路、诺维萨德—鲁马快速路等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持续发挥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紫金博尔铜矿等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将中塞传统友好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春末夏初,在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诺苏段)的铺轨现场,工作人员正把五段铁轨焊接成一根总长250米的铁轨。面积不大的焊接房里,火花四溅,几分钟就完成了两段铁轨的焊接。随后,工作人员用相关设备进行仔细打磨,确保连接处平整光滑、无缝对接。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大型铁路焊轨作业在塞尔维亚并不多见。不少当地企业专程赶到匈塞铁路施工营地参观学习,非常钦佩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对中国的大型专业铺轨机、接触网悬挂系统等设备和技术,当地企业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项目方说,在匈塞铁路建设过程中,技术和装备的“中国元素”经受住了复杂运行环境的考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出行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从首都贝尔格莱德至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的铁路(贝诺段)2022年开始正式运营,全程通行时间30多分钟,推动塞尔维亚进入“高铁时代”。两年多来,这段铁路让不少当地民众过上了幸福的“双城生活”。

  匈塞铁路塞方总工程师米兰·巴诺维奇见证了贝诺段从项目启动到部分通行运营的全过程。巴诺维奇说,此前,由于铁路设施老化,列车不仅速度慢,晚点延误也是常事。如今,匈塞铁路贝诺段把时速从以前最高的每小时40至50公里提升到每小时200公里,实现了质的跨越。

  不只是铁路,中国企业还在塞尔维亚参与建设了E763高速公路路段、泽蒙—博尔察跨多瑙河大桥。它们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和第一座桥梁。“中国建造”助力塞尔维亚建起一条条快速通达之路。

  鲜花盛开之路

  “这不是修图!”——在塞尔维亚紫金博尔铜业有限公司(简称“塞紫铜”)冶炼厂,塞籍员工克里斯蒂安回忆说,几年前,前来投资的紫金矿业集团曾向他们展示中国矿山运营图片。当地人对图片中的鲜花和绿树将信将疑,有人甚至认为图片是用软件“修”出来的。

  十几年前,拥有上百年采矿历史的城市博尔陷入困境。当地矿山企业因技术滞后、管理缺位而濒临破产。作为老旧重工业基地,这里空气中甚至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和粉尘。

  2018年,中国企业收购铜矿,引入新技术和管理方式改变当地矿山的面貌,通过引入光伏、风电,恢复生态植被,打造“绿色矿山”。克里斯蒂安和工友们终于明白,原来现代化的矿区的确充满绿色和希望。

  冶炼厂旁,一片绽放的郁金香田,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艳丽。

  一家当地媒体走访冶炼厂后这样报道:冶炼厂核心区域的花田象征着博尔的“再工业化”, 中国企业给博尔带来了世界级标准和现代冶金技术,兑现了建设更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博尔的承诺。在当地人眼中,这些郁金香就是“改变世界的花”。

  今天的博尔,天蓝水清,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来自塞尔维亚其他地区甚至周边国家的大学生、工程师、产业工人也来了。这座城市又恢复了活力。

  在塞紫铜环保与生态部工作的伊瓦纳是博尔的“矿三代”,一家人都在矿区工作。“这里曾经到处是垃圾,但现在一切都变了。中国企业让我们梦想成真。”伊瓦纳感慨道。

  在视察博尔铜矿项目后,武契奇总统表示,紫金在塞尔维亚投资以来,矿产资源纳税增加三倍。紫金已成为塞尔维亚最大出口商之一,为塞尔维亚经济和就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被改变的不仅是博尔,在斯梅戴雷沃,拥有百年历史的钢厂也因为中国河钢集团的到来发生变化。随着改造现有设施和建设新设施,曾经空气污染严重的钢厂区域如今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欧盟标准更低。钢厂里常常可以看到盛开的南欧紫荆花,这座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基地有了新的模样。

  从博尔的郁金香,到斯梅戴雷沃的南欧紫荆花,中塞务实合作走出一条鲜花盛开的绿色之路,不断为双边关系增添新的色彩。

  心心相印之路

  5月初正值塞尔维亚劳动节和复活节小长假。假日期间,在贝尔格莱德附近的小镇泽蒙,拉扎尔·萨瓦蒂奇小学五年级学生莱娜和小伙伴来到集市摆摊,完成她们的社会实践课作业。两个女孩子销售的产品是毛线手工编织的小动物,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只大熊猫。

  莱娜说,她非常喜欢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如果有机会去中国旅游,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大熊猫。她说,在学校里,老师多次讲到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历史,这让她和同学们对遥远的中国充满好感和好奇。

  “欢迎中国领导人来塞尔维亚,也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这里旅游!”莱娜得知习近平主席即将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后激动地说。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正如这句塞尔维亚谚语所说,近年来,中塞两国民众经贸、文化往来密切,不断丰富充实着传统友谊的内涵,大家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米哈伊洛大公街和小镇泽蒙的广场周边,路牌上有中文标识;在历史悠久的贝尔格莱德动物园外墙上,由马赛克拼出的动物图形中也有大熊猫的身影。

  常年在米哈伊洛大公街上卖画的艺术家萨利奇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会选择来贝尔格莱德及周边地区度假。让他惊讶的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对塞尔维亚的文化历史并不陌生,还会与他讨论在中国足球俱乐部工作的塞尔维亚教练和球员。

  “塞尔维亚人和中国人有共同的经历和传统友谊,我们心连心、在一起!”萨利奇说。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地区研究主任卡塔琳娜·扎基奇说,她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年轻人开始使用来自中国的社交媒体软件、喜欢吃中国菜、买中国货、想要学习中文。塞尔维亚和中国互免签证、互通直航,更是让两国民众间的交流更便捷、了解更深入、成效更显著。

  谈及塞中两国关系的未来,扎基奇充满信心。她说,塞中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两国务实合作将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等新领域不断拓展,塞中关系必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参与记者:郑开君、张远、林浩)

  • 相关阅读
  • 红利、潜力、磁力:中国消费机遇持续放大

      5月1日,中国游客在老挝首都万象著名地标景点凯旋门前拍照。新华社发(凯乔摄)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题:红利、潜力、磁力:中国消费机遇持续放大  新华社记者  内地居民...

    时间:05-07
  • 新闻背景|塞尔维亚共和国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7日电 新闻背景|塞尔维亚共和国  新华社记者  塞尔维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首都贝尔格莱德,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  一战后,塞尔维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塞尔维亚成...

    时间:05-07
  • 厦钨新能源:加强与法国伙伴合作 共同助力欧洲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新华网巴黎5月7日电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金洪近日在法国巴黎参加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时表示,企业发展离不开全球化,愿加强与法国伙伴合作共同助力欧洲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拉动中法...

    时间:05-07
  • 普京表示俄一定能实现其发展目标

      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表就职演说。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新华社莫斯科5月7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联邦新一届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7日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职。他在就职演说...

    时间:05-07
  • 跨山越海 法国青年与贵州“村超”“双向奔赴”

      新华社贵阳5月7日电(记者罗羽)尽管回到法国已有两个多月,但22岁的法国青年皮埃尔·艾克斯白赫依然难以忘记他与法国青年代表一行于今年2月开展的榕江之旅。  2023年盛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

    时间:05-07
  • 近距离|习近平主席抵达法国塔布 马克龙夫妇到机场迎接

      当地时间7日,法国南部城市塔布,总统马克龙夫妇到机场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来,民众在沿途热烈欢迎。  策划:倪四义 赖向东 班玮 李拯宇  监制:魏建华 韩墨  统筹...

    时间:05-07
  • 高清大图|习近平主席抵达法国塔布

      当地时间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从法国巴黎飞抵塔布,继续对法国的国事访问。  策划:倪四义 赖向东 李拯宇  监制:郑卫 王建华 韩墨  记者:刘华 燕雁  编辑:侯...

    时间:05-07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澳大利亚炒作所谓中国军机“拦截”其舰载直升机事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李晓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7日就澳大利亚炒作所谓中国军机“拦截”其舰载直升机事答记者问时指出,澳方所言颠倒黑白,倒打一耙,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有记者问,澳大利亚国防部称...

    时间:05-07
  • 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为32008亿美元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8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448亿美元,降幅为1.38%。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摄&em...

    时间:05-07
  •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飞抵塔布 马克龙总统夫妇在机场迎接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从法国巴黎飞抵塔布,马克龙总统夫妇在机场迎接。 ...

    时间:05-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